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日語論文 >

多義動詞“切る”的詞義范疇體系與習得

發(fā)布時間:2017-11-25 18:08

  本文關鍵詞:多義動詞“切る”的詞義范疇體系與習得


  更多相關文章: 多義詞 詞義范疇體系 原型 習得


【摘要】:當前日語學習者在學習日語多義詞時幾乎還是靠使用詞典。但是字典中的多義詞解釋都為單純的用法羅列,對于學習者來說如果不理解各用法間的關聯,就很難系統(tǒng)的掌握多義詞的各用法。另外,學習者的母語潛意識對于第二語言習得的各個方面都有影響。由此可以推測,與學習者母語中相對應詞語間存在差異的多義詞對學習者來說更難習得。因此,在教授多義詞的過程中,掌握該詞語的詞義范疇體系和學習者對該詞語的習得狀況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引用認知語言學的一個方法——詞義擴展模型,來分析“切る”的圖式和原型,通過進一步地分析各用法和原型以及各用法間的關系,來明確“切る”的詞義范疇體系!扒肖搿钡膱D式是將連續(xù)的事物分離開來。原型是使用刃具等工具將連續(xù)的事物分開。周邊詞義都是通過隱喻和換喻從原型擴展得來的。其次又采用概念形成理論,從詞語的概念形成的三個認知過程(“典型化”“一般化”“差異化”)針對“切る”的習得狀況進行了兩個問卷調查。一是通過句子產出測試來考察學習者所掌握的“切る”的原型是什么,二是通過判斷正誤測試來考察學習者對周邊用法的掌握和能否區(qū)分使用“切る”和其近義詞(割る)。其結果是學習者所掌握的“切る”的原型和母語者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別。學習者的習得停留在原型階段,沒有掌握周邊用法。對與近義詞“割る”的區(qū)分掌握的也不是很好。然后從漢語的轉移和教科書的影響兩個方面對以上結果進行了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學習者的習得受到了母語的影響,并且,教科書也是影響習得的因素之一。最后,基于考察結論,為今后的詞匯教學特別是多義詞教學方面提出一己之見。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芳杰,馮雪梅;語義結構與歧義分解[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年06期

2 李娓;詩、《易》同趣——多義與超越[J];西安聯合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3 蔣澄生;試論英語中的歧義、模糊與多義[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陳啟程;張洪敏;;舞蹈世家(小話劇)[J];劇作家;2007年02期

5 刁會秋;;從傳統(tǒng)訓詁學的角度看歧義現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1期

6 ;一詞多意[J];文學與人生;2006年10期

7 劉振宇;;英語一詞多義和漢語的一意多譯[J];英語知識;2009年05期

8 何蔚;;淺談現代漢語歧義現象[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9 白世俊;論英語情態(tài)助動詞意義假說及其單義回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11期

10 馬惠玲;“老”語義探微[J];殷都學刊;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朱海峰;;水墨詩詞——從中國詩的“模糊”特征看古典詩詞的鑒賞[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2 黃偉紅;;類典型論,范疇化和詞義擴展[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汪堂家;多義的“創(chuàng)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周繼圣 中國海洋大學中文系教授;委婉的修辭 多義的“尋找”[N];中國電影報;2009年

3 汪來超;從事家務勞動較多 離婚時可否要求補償[N];法制日報;2001年

4 王洋;從事家務勞動較多離婚時可否要求補償[N];山西經濟日報;2001年

5 河北大學中文系 劉玉凱;朱自清的姓、名、號[N];中華讀書報;2001年

6 王迅;讓后人的想象更復雜多義[N];文藝報;2010年

7 ;什么是專利和專利權[N];山西科技報;2001年

8 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 王會新;從事家務勞動較多離婚時能要求補償嗎?[N];河北經濟日報;2002年

9 陶鑫良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山寨”的流行及其模仿之質辯(上)[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9年

10 李利宏;固本與求新[N];中國文化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利貞;現代漢語情態(tài)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2 張洪芹;動態(tài)詞義識解論[D];河南大學;2007年

3 趙紅梅;漢語方言詞匯語義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黃月華;漢語趨向動詞的多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晦;英漢植物詞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段穎玲;《十二樓》的動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王欣;英漢借詞范疇化認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蘇義拉;圖瓦語中蒙古語借詞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9 阮氏黎心;漢越人體名詞隱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冀芳;濟寧方言義位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沙明鑫;多義動詞“切る”的詞義范疇體系與習得[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于鵬;對多義動詞“とる”的認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3 閆璐璐;多義動詞的認知語義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勝男;“ぃく/くる”和“去/來”多義構造的對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5 王蓮;英語介詞in多義網絡的認知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常亮;詞義引申的認知機制及其對英語詞典編纂的啟示[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7 陳非;第二語言習得者使用多義動詞“打”的偏誤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8 張建芳;多義擬聲擬態(tài)詞語義擴展機制分析[D];河南科技大學;2009年

9 柴杰;意象圖式理論下的英語多義介詞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黎婷婷;語義演化的典型理論分析[D];西南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2269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12269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6d8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