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學習模式下信息檢索教材建設
本文關鍵詞:混合學習模式下信息檢索教材建設?,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章對不同學習模式下教材建設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指出目前混合學習背景下存在教材不配套問題。以《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為例,分析混合學習模式配套傳統(tǒng)信息檢索教材的弊端。提出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習模式特點,從教材設計理念和內容,教材與教學模式相結合等方面進行教材的科學設計,并在教材中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可操作性描述,以達到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 石河子大學圖書館;兵團知識產權信息中心;
【關鍵詞】: 混合學習 信息檢索 教材
【基金】: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全國農學文獻信息中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6043)
【分類號】:G434;G252.7
【正文快照】: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和心理學理論(如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及信息加工理論等)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改變了教育界的教學思路,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的教育實踐研究逐漸興起。中國學者何克抗(2005)結合國際教育界賦予混合學習的新含義,對其進行了定義:把傳統(tǒng)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第三屆混合學習國際會議將于8月在北京召開[J];開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賈健;;混合學習在教學中的作用初探[J];價值工程;2011年28期
3 曾茂林;;主體攝入視野中有機混合學習理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年08期
4 白穎;趙紅順;;混合學習理論在“電力電子與變頻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3年11期
5 陳小娜;;淺析混合學習理論[J];青春歲月;2012年24期
6 漢書;混合學習[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張豪鋒,卜彩麗;混合學習的優(yōu)勢與運用探討[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8 楊彩菊;;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習的有效方式——混合學習[J];教學與管理;2006年33期
9 張志禎;齊文鑫;;提高混合學習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4期
10 玉淑美;陸美玉;;混合學習的概念、層次及其應用[J];軟件導刊;2007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熊珍珍;鄒琳琳;;基于多Agent技術的混合學習探討[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2 高卓;王少梅;;基于混合學習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新模式[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3 浦麗華;;《數字資源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突破點——混合學習法的實踐與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韓冽;李泰峰;;通過混合學習實現信息技術與本科課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延靈;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混合學習模式的設計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徐宏敏;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混合學習接受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方中玉;在線學習與混合學習對比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權緯;混合學習模式下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5 劉文東;基于Moodle的混合學習的設計與實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6 陳秋利;大學生混合學習的現狀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7 張明潔;基于微信的混合學習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8 蔣清玲;網絡教學微視頻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9 張藍尹;混合學習背景下的中學語文微課設計與使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10 陳騰;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混合學習模式的設計與實現[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混合學習模式下信息檢索教材建設?,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58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48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