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模型的構建及其實施方案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3-12-02 10:07
信息共享空間(Infonnation Commons,IC)的建設已成為當前圖書館界信息服務模式研究的一個新熱點。國外高校圖書館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和實施該信息服務模式,現(xiàn)已經(jīng)處于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而我國現(xiàn)在的信息共享空間建設尚處于萌芽階段,僅僅在為數(shù)不多的圖書館中存在部分構成元素。信息共享空間是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高度整合的信息服務模式,用戶在信息共享空間內可以方便地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處理數(shù)據(jù)等等。在我國高校內建設信息共享空間可以較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和科研能力,因而建設信息共享空間現(xiàn)實意義重大。 本文對當前國外高校圖書館IC的建設現(xiàn)狀、建設經(jīng)驗以及當前存在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并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結合具體的IC實例,構建了一些對我國高校圖書館IC建設切實可行的標準模塊。這主要包括:資源建設模塊、功能服務模塊、質量測評模塊和管理模塊,同時對IC模型的構成模塊進行了詳細論述,具體對每一個實施環(huán)節(jié)和項目建設都有明確定義。各個涉及到的實施項目都附有流程圖,使建設者能夠清楚的參考執(zhí)行。另外還包括信息共享空間所需要的配套體制問題,文章主要涉及到了圖書館管理層次調整、...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課題的意義
2. 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2.1 研究的內容
2.2 研究方法
3. 內容框架
第一章 信息共享空間概論
1.1 信息共享空間的基本概念
1.1.1 知識管理說
1.1.2 層次說
1.1.3 技術說
1.1.4 民主說
1.1.5 整合說
1.2 信息共享空間的構成
1.2.1 服務部門
1.2.2 管理部門
1.3 信息共享空間的特點及其服務理念
1.3.1 信息共享空間的特點
1.3.2 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理念
第二章 信息服務模式研究和用戶需求分析
2.1 信息服務及信息服務模式
2.1.1 信息服務
2.1.2 信息服務模式
2.1.2.1 信息服務模式定義
2.1.2.2 信息服務模式類型
2.1.2.3 現(xiàn)階段信息服務模式的特點
2.2 信息共享空間是新時期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必然趨勢
2.3 用戶及用戶需求
2.3.1 用戶對信息需求的特點
2.3.1.1 用戶需求的廣泛性
2.3.1.2 用戶需求的獨特性
2.3.1.3 用戶需求的系統(tǒng)性
2.3.1.4 用戶需求的層次性
2.3.1.5 用戶需求的時效性
2.3.2 用戶對信息需求的規(guī)律
2.3.3 面向用戶是圖書館組建信息共享空間的指導思想
第三章 現(xiàn)階段信息共享空間研究狀況分析
3.1 國外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情況
3.2 國外信息共享空間部門設置和服務
3.3 國外典型IC分析
3.4 國外圖書館界所關注的IC問題
3.5 IC使用情況調研分析
3.5.1 用戶滿意度調查
3.5.2 用戶最常使用的IC服務和工具調查
3.5.3 用戶使用IC的原因調查
3.5.4 國內信息共享空間研究的現(xiàn)狀及主要成果
第四章 信息共享空間模型的構建與實施
4.1 信息共享空間模型模塊化機構圖
4.2 信息共享空間模型圖的解析
4.2.1 資源建設模塊
4.2.1.1 IC中的信息資源建設
4.2.1.2 IC中的人力資源建設
4.2.1.3 IC中的設備及其配套建設
4.2.2 功能服務模塊
4.2.2.1 信息咨詢臺的構建
4.2.2.2 數(shù)字視聽區(qū)的構建
4.2.2.3 多媒體工作站的構建
4.2.2.4 數(shù)字化教室的構建
4.2.2.5 協(xié)作學習室的構建
4.2.3 質量測評模塊
4.2.4 管理模塊
4.2.4.1 確定IC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4.2.4.2 監(jiān)控IC內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
4.2.4.3 建設IC良好的文化氛圍
第五章 信息共享空間在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5.1 管理體制改革及業(yè)務流程重組
5.1.1 在IC環(huán)境下應該采取的組織機構模式
5.1.2 機構職能的變化
5.1.2.1 信息收集的建設
5.1.2.2 對外形象的建設
5.2 信息共享空間下的館際合作問題
5.3 IC動態(tài)機制的建立
5.3.1 人員動態(tài)機制
5.3.2 服務動態(tài)機制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附錄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調查
致謝
本文編號:3869445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課題的意義
2. 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2.1 研究的內容
2.2 研究方法
3. 內容框架
第一章 信息共享空間概論
1.1 信息共享空間的基本概念
1.1.1 知識管理說
1.1.2 層次說
1.1.3 技術說
1.1.4 民主說
1.1.5 整合說
1.2 信息共享空間的構成
1.2.1 服務部門
1.2.2 管理部門
1.3 信息共享空間的特點及其服務理念
1.3.1 信息共享空間的特點
1.3.2 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理念
第二章 信息服務模式研究和用戶需求分析
2.1 信息服務及信息服務模式
2.1.1 信息服務
2.1.2 信息服務模式
2.1.2.1 信息服務模式定義
2.1.2.2 信息服務模式類型
2.1.2.3 現(xiàn)階段信息服務模式的特點
2.2 信息共享空間是新時期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必然趨勢
2.3 用戶及用戶需求
2.3.1 用戶對信息需求的特點
2.3.1.1 用戶需求的廣泛性
2.3.1.2 用戶需求的獨特性
2.3.1.3 用戶需求的系統(tǒng)性
2.3.1.4 用戶需求的層次性
2.3.1.5 用戶需求的時效性
2.3.2 用戶對信息需求的規(guī)律
2.3.3 面向用戶是圖書館組建信息共享空間的指導思想
第三章 現(xiàn)階段信息共享空間研究狀況分析
3.1 國外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情況
3.2 國外信息共享空間部門設置和服務
3.3 國外典型IC分析
3.4 國外圖書館界所關注的IC問題
3.5 IC使用情況調研分析
3.5.1 用戶滿意度調查
3.5.2 用戶最常使用的IC服務和工具調查
3.5.3 用戶使用IC的原因調查
3.5.4 國內信息共享空間研究的現(xiàn)狀及主要成果
第四章 信息共享空間模型的構建與實施
4.1 信息共享空間模型模塊化機構圖
4.2 信息共享空間模型圖的解析
4.2.1 資源建設模塊
4.2.1.1 IC中的信息資源建設
4.2.1.2 IC中的人力資源建設
4.2.1.3 IC中的設備及其配套建設
4.2.2 功能服務模塊
4.2.2.1 信息咨詢臺的構建
4.2.2.2 數(shù)字視聽區(qū)的構建
4.2.2.3 多媒體工作站的構建
4.2.2.4 數(shù)字化教室的構建
4.2.2.5 協(xié)作學習室的構建
4.2.3 質量測評模塊
4.2.4 管理模塊
4.2.4.1 確定IC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4.2.4.2 監(jiān)控IC內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
4.2.4.3 建設IC良好的文化氛圍
第五章 信息共享空間在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5.1 管理體制改革及業(yè)務流程重組
5.1.1 在IC環(huán)境下應該采取的組織機構模式
5.1.2 機構職能的變化
5.1.2.1 信息收集的建設
5.1.2.2 對外形象的建設
5.2 信息共享空間下的館際合作問題
5.3 IC動態(tài)機制的建立
5.3.1 人員動態(tài)機制
5.3.2 服務動態(tài)機制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附錄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調查
致謝
本文編號:38694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8694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