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治療喉源性咳嗽的文獻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02:04
目的評價中藥治療喉源性咳嗽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計算機檢索相關期刊論文(CNKI)、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VIP)、萬方數據庫、PubMed,時間限定為從建庫至2017年12月31日,全面收集中藥治療喉源性咳嗽的隨機對照試驗(RCTs),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將納入文獻進行治療方案的內容分析,提取相關信息,總結目前中醫(yī)治療喉源性咳嗽的方法規(guī)律,并采用RevMan 5.2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評價中藥治療喉源性咳嗽的臨床療效。結果共納入55篇符合標準的文獻。其中自擬方劑28篇,中藥種類以止咳藥、祛痰藥、利咽藥等為主,中藥使用頻率以桔梗使用頻率最高,有25次,其次為蟬蛻22次、杏仁21次;成方的選擇以止嗽散、六味湯、杏蘇散較多,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相比,止嗽散、六味湯、杏蘇散治療喉源性咳嗽有效率顯著升高,其效應值分別為:[OR=5.18,95%CI=(3.81,7.04)]、[OR=4.97,95%CI=(3.20,7.71)]、[OR=5.79,95%CI=(3.01,11.16)]。有24項研究報道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其中治療組有53例患者出現不良...
【文章來源】:光明中醫(yī). 2020年09期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臨床療效的倒漏斗分析
納入的8篇[19-26]文獻中,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配的文獻有3篇,提到隨機但未提及具體隨機方法的有5篇;所有研究均未交待盲法和隱藏;有5篇文獻對不良反應進行了報道,所有文獻均未提及脫失或隨訪;研究結局指標采用總有效率表示。8項研究共有866例患者,其中治療組493例,對照組373例,meta檢驗結果顯示:8項研究之間同質性良好(χ2=4.16,P=0.76>0.1,I2=0%),所以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合并效應量有統(tǒng)計學意義, Z=7.16,P=<0.01, [OR=4.97,95%CI = (3.20,7.71)],表明六味湯對于喉源性咳嗽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見圖3。從漏斗圖的分布來看, 大部分研究處于“ 倒漏斗”的中下部,且左右數量不對稱,提示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見圖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六君子湯加減治療脾虛痰濁型喉源性咳嗽療效觀察[J]. 莫紹毅,張勉.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7(02)
[2]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Meta分析[J]. 王優(yōu),張慧琪.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7(02)
[3]三拗湯合止嗽散治療風寒閉肺型喉源性咳嗽30例[J]. 趙玉柱.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6(03)
[4]加味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30例療效觀察[J]. 楊紅明. 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2015(06)
[5]六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80例分析[J]. 李媛.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5)
[6]六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50例臨床療效觀察[J]. 梁傳思.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5(02)
[7]六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70例[J]. 王國鋒.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4(17)
[8]杏蘇散化裁治療喉源性咳嗽40例[J]. 張澤梁.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11)
[9]止嗽散加減對喉源性咳嗽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J]. 楊振宇.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30)
[10]三拗湯合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52例的臨床療效探討[J]. 周仁金.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24)
本文編號:2926994
【文章來源】:光明中醫(yī). 2020年09期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臨床療效的倒漏斗分析
納入的8篇[19-26]文獻中,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配的文獻有3篇,提到隨機但未提及具體隨機方法的有5篇;所有研究均未交待盲法和隱藏;有5篇文獻對不良反應進行了報道,所有文獻均未提及脫失或隨訪;研究結局指標采用總有效率表示。8項研究共有866例患者,其中治療組493例,對照組373例,meta檢驗結果顯示:8項研究之間同質性良好(χ2=4.16,P=0.76>0.1,I2=0%),所以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合并效應量有統(tǒng)計學意義, Z=7.16,P=<0.01, [OR=4.97,95%CI = (3.20,7.71)],表明六味湯對于喉源性咳嗽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見圖3。從漏斗圖的分布來看, 大部分研究處于“ 倒漏斗”的中下部,且左右數量不對稱,提示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見圖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六君子湯加減治療脾虛痰濁型喉源性咳嗽療效觀察[J]. 莫紹毅,張勉.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7(02)
[2]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Meta分析[J]. 王優(yōu),張慧琪.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7(02)
[3]三拗湯合止嗽散治療風寒閉肺型喉源性咳嗽30例[J]. 趙玉柱.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6(03)
[4]加味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30例療效觀察[J]. 楊紅明. 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2015(06)
[5]六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80例分析[J]. 李媛.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5)
[6]六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50例臨床療效觀察[J]. 梁傳思.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5(02)
[7]六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70例[J]. 王國鋒.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4(17)
[8]杏蘇散化裁治療喉源性咳嗽40例[J]. 張澤梁.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11)
[9]止嗽散加減對喉源性咳嗽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J]. 楊振宇.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30)
[10]三拗湯合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52例的臨床療效探討[J]. 周仁金.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24)
本文編號:29269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92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