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旅游研究前沿進展——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02:39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得到旅游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旅游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領域,表現(xiàn)出了強勁的增長態(tài)勢。文章分別以"‘一帶一路’+旅游""絲綢之路+旅游"為主題進行檢索,共得到352篇核心文獻樣本。運用CiteSpace進行知識圖譜分析發(fā)現(xiàn),該領域研究呈增長趨勢,但是從突現(xiàn)關鍵詞持續(xù)時間分析,持續(xù)時間普遍較短。這說明研究者正在從不同角度探索,還未形成主流流派。文章通過系統(tǒng)梳理國內"一帶一路"與旅游研究,揭示該領域研究現(xiàn)狀和特征,以期為未來研究方向和重點提供參照。
【文章來源】:改革與開放. 2020年15期 第35-39頁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一帶一路”與旅游研究的發(fā)文量年代分布(1998—2020年)
2015年發(fā)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五通”合作重點,即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全方位推進合作,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涉及面很廣。旅游學科自身具有跨學科、多維度屬性。因此,從旅游學科看“一帶一路”也具有跨學科、多維度特性。在對“一帶一路”與旅游研究期刊進行匯總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該領域基本形成了以旅游學、地理學、社會學為主的研究態(tài)勢(見圖2)。其中,《旅游學刊》發(fā)文量最多,有18篇文獻,是該主題研究的主要陣地。以“一帶一路”倡議為背景,探究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產品開發(fā)、出境旅游安全、全球旅游治理新秩序、旅游合作、旅游教育等問題!渡鐣茖W家》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從社會學角度出發(fā),研究絲路價值與文化旅游、旅游目的地發(fā)展。《經濟地理》主要從地理學角度出發(fā),關注區(qū)位、交通、網(wǎng)絡、時空等地理特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qū)旅游發(fā)展提出相關建議。三、研究熱點與前沿分析
表1列舉352篇檢索文獻中,頻次大于或等于10的高頻關鍵詞,共11個。其中,中介中心度大于或等于0.1的關鍵詞有: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旅游合作、旅游產業(yè)、旅游、文化產業(yè),以上8個關鍵詞在共現(xiàn)網(wǎng)絡中連接著不同聚類,具有較強的中介作用,如圖3所示。2. 研究前沿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8—2015:中國廣告學研究熱點、趨勢及網(wǎng)絡[J]. 王東林,耿敬杰. 科研管理. 2019(08)
[2]“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我國沿線地區(qū)入境旅游的發(fā)展嗎?——基于雙重差分的實證[J]. 唐睿,馮斐,馮學鋼.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6)
[3]旅游企業(yè)對入境旅游市場投入產出效率的影響——以“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北六省(區(qū))為例[J]. 唐睿,馮學鋼.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4)
[4]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遺產旅游合作研究——以中國和中亞五國為例[J]. 閆靜.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16(04)
[5]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背景下中國—東盟旅游合作探析[J]. 鄧穎穎. 廣西社會科學. 2015(12)
[6]知識圖譜的技術實現(xiàn)流程及相關應用[J]. 曹倩,趙一鳴.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5(12)
[7]廣西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的優(yōu)勢、問題和建議[J]. 黃耀東,黃尚坤. 學術論壇. 2015(10)
[8]絲綢之路中國段文化旅游展示與體驗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探討[J]. 吳健,俞天秀. 敦煌研究. 2015(05)
[9]“絲綢之路經濟帶”入境旅游經濟增長研究[J]. 丁緒輝,田澤.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5(09)
[10]“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lián)互通的區(qū)域合作模式與路徑——以陜西省為例[J]. 尹麗英,趙捧未,魏明. 中國流通經濟. 2015(08)
本文編號:2900561
【文章來源】:改革與開放. 2020年15期 第35-39頁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一帶一路”與旅游研究的發(fā)文量年代分布(1998—2020年)
2015年發(fā)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五通”合作重點,即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全方位推進合作,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涉及面很廣。旅游學科自身具有跨學科、多維度屬性。因此,從旅游學科看“一帶一路”也具有跨學科、多維度特性。在對“一帶一路”與旅游研究期刊進行匯總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該領域基本形成了以旅游學、地理學、社會學為主的研究態(tài)勢(見圖2)。其中,《旅游學刊》發(fā)文量最多,有18篇文獻,是該主題研究的主要陣地。以“一帶一路”倡議為背景,探究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產品開發(fā)、出境旅游安全、全球旅游治理新秩序、旅游合作、旅游教育等問題!渡鐣茖W家》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從社會學角度出發(fā),研究絲路價值與文化旅游、旅游目的地發(fā)展。《經濟地理》主要從地理學角度出發(fā),關注區(qū)位、交通、網(wǎng)絡、時空等地理特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qū)旅游發(fā)展提出相關建議。三、研究熱點與前沿分析
表1列舉352篇檢索文獻中,頻次大于或等于10的高頻關鍵詞,共11個。其中,中介中心度大于或等于0.1的關鍵詞有: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旅游合作、旅游產業(yè)、旅游、文化產業(yè),以上8個關鍵詞在共現(xiàn)網(wǎng)絡中連接著不同聚類,具有較強的中介作用,如圖3所示。2. 研究前沿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8—2015:中國廣告學研究熱點、趨勢及網(wǎng)絡[J]. 王東林,耿敬杰. 科研管理. 2019(08)
[2]“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我國沿線地區(qū)入境旅游的發(fā)展嗎?——基于雙重差分的實證[J]. 唐睿,馮斐,馮學鋼.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6)
[3]旅游企業(yè)對入境旅游市場投入產出效率的影響——以“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北六省(區(qū))為例[J]. 唐睿,馮學鋼.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4)
[4]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遺產旅游合作研究——以中國和中亞五國為例[J]. 閆靜.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16(04)
[5]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背景下中國—東盟旅游合作探析[J]. 鄧穎穎. 廣西社會科學. 2015(12)
[6]知識圖譜的技術實現(xiàn)流程及相關應用[J]. 曹倩,趙一鳴.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5(12)
[7]廣西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的優(yōu)勢、問題和建議[J]. 黃耀東,黃尚坤. 學術論壇. 2015(10)
[8]絲綢之路中國段文化旅游展示與體驗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探討[J]. 吳健,俞天秀. 敦煌研究. 2015(05)
[9]“絲綢之路經濟帶”入境旅游經濟增長研究[J]. 丁緒輝,田澤.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5(09)
[10]“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lián)互通的區(qū)域合作模式與路徑——以陜西省為例[J]. 尹麗英,趙捧未,魏明. 中國流通經濟. 2015(08)
本文編號:29005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90056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