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專利的中國阻燃劑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
本文選題:阻燃劑 + 專利。 參考:《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17年03期
【摘要】:阻燃劑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助劑之一,被廣泛運用于電子、化工、航天等領域。本文基于中國科學院專利在線分析系統(tǒng),以中國阻燃劑專利為研究對象,從計量學的角度分析在中國申請的阻燃劑相關專利情況,包括總體狀況、申請趨勢、專利區(qū)域分布、申請人狀況、發(fā)明人情況等方面,以揭示我國阻燃劑領域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態(tài)勢。結(jié)果顯示,中國阻燃劑技術起步較早,21世紀后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截至2016年,在中國進行專利申請的申請人中,中國申請人所占比例已經(jīng)達到89%,其中江蘇擁有3353件專利,占中國專利總數(shù)的23%。而相關阻燃劑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料的研發(fā)上,如使用有機配料、使用無機配料及使用其他大組中的配料混合物的研究。
[Abstract]:Flame retarda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uxiliaries in the synthesis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electronics, chemical industry and spaceflight. Based on the online patent analysis syste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flame retardant patents applied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rology, inclu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pplication trends, and distribution of patents, taking the Chinese flame retardants pat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lame retardants in China, the status of applicants and inventors are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of flame retardant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 ~ (st) century. By 2016,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patent applicants in China had reached 89, of which Jiangsu had 3353 patents, accounting for 23.3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hinese patents.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elated flame retardants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gredients, such as the 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the use of inorganic ingredients and the use of other large groups of batching mixtures.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湖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廳中青年人才項目(Q20161011)資助
【分類號】:TQ314.2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國權;阻燃劑聯(lián)合研究協(xié)議[J];金山油化纖;2000年01期
2 章庚柱,劉茂春,安秋娥,李宏年;我國阻燃劑的種類及應用概況[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0年20期
3 QHH;再生性好的硅系阻燃劑[J];現(xiàn)代塑料加工應用;2000年01期
4 徐曉楠;我國阻燃劑發(fā)展現(xiàn)狀、存在問題分析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0年04期
5 茅惠萍;塑料用阻燃劑技術發(fā)展方向[J];中國氯堿;2000年10期
6 秦華軍,張立新;阻燃劑的現(xiàn)狀與展望[J];華北工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7 梁誠;我國阻燃劑生產(chǎn)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化工新型材料;2001年08期
8 孫培現(xiàn);阻燃劑的現(xiàn)狀及應用前景[J];海湖鹽與化工;2001年02期
9 李宗瑞;阻燃劑利弊分析[J];消防技術與產(chǎn)品信息;2001年05期
10 ;毫微復合物——新的環(huán)保型阻燃劑[J];消防技術與產(chǎn)品信息;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政懋;;國內(nèi)外阻燃劑現(xiàn)狀及進展[A];銅牛杯第九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榮圻;;現(xiàn)用阻燃劑的安全評估和綠色阻燃劑的最新開發(fā)[A];第一屆廣東紡織助劑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清輝;鄒勇;鄭水林;李楊;;阻燃劑加工技術及研究現(xiàn)狀[A];第八屆全國非金屬礦加工利用技術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4年
4 楊勤;張健;張淑英;;幾類阻燃劑的應用現(xiàn)狀與趨勢[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5 李英;;我國阻燃劑的應用技術及發(fā)展動向[A];2006全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曾能;陳玉坤;楊第倫;李宗葆;徐松林;;國內(nèi)外阻燃劑應用情況概述以及氫氧化鎂阻燃劑[A];2008年中國鎂鹽行業(yè)年會暨節(jié)能減排新技術推介會專輯[C];2008年
7 趙發(fā)祥;羅月琴;蘇克曼;潘鐵英;;溴類阻燃劑單體的結(jié)構分析[A];第七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1992年
8 張云剛;權玉棟;;磷酸酯阻燃劑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展望[A];2013年全國阻燃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韓頌青;;阻燃劑相關監(jiān)管法規(guī)進展及阻燃劑環(huán)境友好的科學評估[A];2014年全國阻燃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4年
10 周政懋;;世界阻燃劑發(fā)展趨勢探討及國內(nèi)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分析[A];2009年中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曉;阻燃劑能否邁過無鹵這道坎[N];中國環(huán)境報;2006年
2 記者 張釵;雅保南京阻燃劑廠第二季度投產(chǎn)[N];中國化工報;2008年
3 龐曉華;亞太引領全球阻燃劑需求快增[N];中國化工報;2008年
4 徐小` 邵藝 劉海濤;上下游聯(lián)手推廣綠色阻燃劑[N];中國環(huán)境報;2008年
5 王雄偉;溴阻燃劑安全環(huán)保再起爭議[N];中國化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李聞芝;災問:溴阻燃劑到底該不該用[N];中國化工報;2010年
7 李聞芝 整理;阻燃劑品種面面觀[N];中國化工報;2010年
8 記者 孔凡濤;非鹵阻燃劑研發(fā)實現(xiàn)新突破[N];中國化工報;2010年
9 陳建兵;阻燃劑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N];中華建筑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李聞芝;中外合作推動溴阻燃劑科學發(fā)展[N];中國化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展召順;次磷酸鋁阻燃協(xié)效體系對PA66性能及機理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喻國敏;含磷阻燃劑的合成及其熱物理性質(zhì)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余彬;基于磷氮體系阻燃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4 陳勇軍;環(huán)保無鹵阻燃硬質(zhì)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結(jié)構與阻燃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5 閆莉;聚合磷酸酯阻燃劑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6 王新龍;有機磷阻燃劑的合成、表征及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7 孫才英;螺環(huán)磷酸芳酯阻燃劑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聚烯烴中的應用[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8 胡爽;磷硅雜化與含磷殼聚糖阻燃劑的制備及其阻燃聚合物的性能和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9 肖娜;復合阻燃劑抑制紙張纖維熱衰變機理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10 王學利;磷系阻燃劑的研制及在高聚物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俊杰;新型含氮氧雜膦菲阻燃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09年
2 李麗;反應型P系列阻燃劑的合成及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龍衡;三嗪阻燃劑的合成及其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4 紀孝熹;新型有機次膦阻燃劑的合成及應用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1年
5 陳叢妍;基于P-H鍵的反應性合成有機磷、氮阻燃劑及對聚氨酯阻燃改性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6 武翠翠;長鏈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PP和EVA中的阻燃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7 賴偉斌;阻燃天然橡膠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8 趙s,
本文編號:21013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10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