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圖書館的媒介形態(tài)變化及傳播策略
本文選題:手機圖書館 + 媒介形態(tài); 參考:《山西檔案》2017年02期
【摘要】:隨著移動媒體的普及,手機圖書館迎來了發(fā)展良機。它的媒介形態(tài)日益多樣化,包括自行開發(fā)的移動APP,第三方自媒體微信、微博、QQ等。手機圖書館應樹立數字閱讀新理念,建立起快速反應機制,不斷豐富服務形式,以適應媒介形態(tài)變化帶來的新要求,促進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media, mobile libraries ushered in a goo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Its media forms are increasingly diverse, including self-developed mobile app, third-party self-media WeChat, Weibo QQ and so on. The mobile phone library should set up a new concept of digital reading, establish a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enrich the service form,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brought by the change of media form, and promote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圖文信息中心;
【分類號】:G206;G250.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磊;;關于媒介形態(tài)的思考[J];科技風;2011年18期
2 谷月娟;媒介形態(tài)視角的網絡空間探討[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谷月娟;媒介形態(tài)視角的網絡空間探討[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路憲民;;社會歷史視野中的媒介形態(tài)和功能[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程靜薇;張增光;;視頻博客媒介形態(tài)分析[J];青年記者;2007年11期
6 張立勤;;20年后媒介形態(tài)變化斷想[J];青年記者;2007年17期
7 魏錦文;;從媒介形態(tài)看媒體移動化趨勢[J];軍事記者;2008年06期
8 左康華;;媒介形態(tài)理論是“技術決定論”嗎?——對媒介技術本質的再思考[J];東南傳播;2012年08期
9 王靜;;簡論觀點市場的三種媒介形態(tài)[J];職大學報;2013年03期
10 馬麗霞;;城市數字化戶外廣告媒介形態(tài)特征[J];藝術設計研究;201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杜蘭;孫東川;;媒介形態(tài)變化的復雜性思考[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2 周巖;;媒介形態(tài)發(fā)展與媒介認識思想之變遷[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劉潔;;1978-2008:中國新聞傳播媒介形態(tài)及制度體系演變[A];新聞學論集(第21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高石;全新的答案[N];人民日報;2009年
2 記者曹亞寧;國內平媒廣告今年增長13.2%[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3 趙振濤;甘肅報業(yè)如何面對挑戰(zhàn)[N];甘肅日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朱慧;有“融”乃大[N];山西日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顧鑫 實習記者 羅克;中南傳媒 借力大數據轉型全媒體[N];中國證券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明偉;媒介形態(tài)理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a\;媒介形態(tài)理論視角下的新媒介演變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2 賀勇;互聯(lián)網的使用與媒介形態(tài)變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黃德宗;數字音樂媒介形態(tài)變化及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范爽;媒介形態(tài)的嬗變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D];吉林大學;2009年
5 李運麗;空間展示的媒介形態(tài)與接受心理研究[D];天津美術學院;2014年
6 白雪;廣告媒介形態(tài)的現(xiàn)代化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7 郎玉坤;生態(tài)學視野中的Blog(博客)媒介形態(tài)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8 段莉;B2B媒介形態(tài)及經營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9 陳翎;“播客”媒介形態(tài)中的品牌傳播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董U,
本文編號:17783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177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