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無立
發(fā)布時間:2020-07-12 16:23
【摘要】: 在事實層面上,任何時代的社會生活都是在多元價值沖突與平衡的狀況中存在的,任何時代的個人成長與發(fā)展過程都要經(jīng)歷多元價值的內(nèi)在沖突與相對平衡。本文從“無立場”的角度,引出自由的必要性,探討了道德自由以及由此引起的相應的道德選擇與道德責任問題。 首先,從“無立場”的角度看,任何一種立場都可以懷疑,那么我們惟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事實,我們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道德判斷。面對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有著復雜的背景,所以,雖然有著已定的“答案”,卻不能讓所有人滿意而不容置疑。我們是在一種多元的生活中成長的,這就直接導致雖然有權(quán)利所支持和認可的主流價值觀,但也仍舊存在著每個個體自己所認同的道德標準。那么在一個特定的社會,我們都有自己經(jīng)過選擇的“道德”,也有存在著的類似可供選擇的“可能道德”。得要正視和實現(xiàn)這種“可能道德”,在道德教育中就必須重視自由、道德自由。 其次,由于自由相應的就有了道德選擇問題。在多元的背景下,“多元”是個社會事實,但“多元論”并不能因此成為無可懷疑的價值觀。混淆“多元事實”和“多元論”是混淆事實和價值觀點的一個典型事例。不同共同體或不同的社會有著不同的生活事實,但顯然并不因此存在著這樣的合法過度:由人們各有各的規(guī)矩推論出各種各樣的規(guī)矩都同樣好。因此要讓學生具有一種質(zhì)疑的精神,即以事實為基礎(chǔ),站在各種觀點的背后,通過“無立場”的思考才能真正的證明某種觀點是錯的或壞的。只有經(jīng)過學生質(zhì)疑而自由選擇的觀點,才真正具有道德的意義。 最后,引出由道德選擇而帶來的道德責任問題。對其基本內(nèi)涵及承擔道德責任行為的條件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培養(yǎng)道德責任的原則及策略以供參考。另外,本文對“事實”、“價值判斷的標準”等進行了反思。本文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力圖對道德教育的相關(guān)問題,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648
本文編號:2752210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648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祝輝;大學生道德責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522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izhenglunwen/275221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