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阿貝格變奏曲》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23:23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所作《鋼琴變奏曲》用來評價浪漫主義時期變奏曲的發(fā)展現(xiàn)狀——繁盛時期的變奏曲已然快要結束,任何音樂體裁的創(chuàng)作都不像變奏曲方面存在許多庸俗陳腐的內容,曾經(jīng)一段時期至少還可以聽到一些雖簡單,卻相對完美的變奏作品,而現(xiàn)在聽到的全是一些像摻了水的溶液一樣稀薄的變奏,甚至還有那些“繆勒”或“梅葉爾”類音樂被運用其中,如此發(fā)展趨勢使舒曼難以忍受,他不僅用冷言冷語對當時德國變奏曲音樂中狹窄的保守思想和庸俗的美學傾向予以抨擊,而且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變奏曲體裁的音樂作品。除舒曼最初的二十三部鋼琴音樂中所包含的三部變奏曲體裁作品外,麥克科爾還從舒曼其他創(chuàng)作中整理出另外六部變奏曲,雖然它們或已遺失,或僅有片段留存,但可以得此結論:舒曼對變奏曲這一體裁極為在意,《阿貝格變奏曲》作為他的第一部鋼琴變奏體裁作品,定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本論文以《阿貝格變奏曲》為研究內容,將論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論文選題的起源和根據(jù)、文獻綜述及論文背景、目的以及研究重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等相關內容。第二部分則詳細闡述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簡...
【文章來源】:云南藝術學院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導論
選題起源及依據(jù)
文獻綜述及背景
研究內容及目的
研究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
二、舒曼及其變奏曲
(一)關于舒曼
1.舒曼生平簡介
2.舒曼創(chuàng)作簡介
(二)舒曼之變奏曲
1.變奏曲的衍變
2.“善變”的舒曼
三、《阿貝格變奏曲》文本分析
(一)關于《阿貝格變奏曲》
1.創(chuàng)作背景
2.變奏的繼承與發(fā)展
(二)《阿貝格變奏曲》的音樂文本
1.“物化”文本
2.“動態(tài)”文本
3.文本的“存在”意義
四、《阿貝格變奏曲》之“美”
(一)《阿貝格變奏曲》之批評標準
1.外在性標準
2.內在性標準
(二)《阿貝格變奏曲》之審美價值
1.審美意識及想象
2.審美感知及體驗
3.審美評價及感悟
結語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阿貝格變奏曲》透析舒曼鋼琴作品音樂語言[J]. 孫一達. 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 2013(09)
[2]變奏曲的藝術(四)——變奏曲的典范:《迪亞貝里變奏曲》[J]. 朱迪. 鋼琴藝術. 2011(01)
[3]舒曼鋼琴藝術的探索[J]. 李蕾. 長春大學學報. 2006(11)
[4]對舒曼《阿貝格變奏曲》創(chuàng)作特色的分析[J]. 于焱.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03(01)
[5]舒曼和他的鋼琴作品(二)[J]. 常樺. 鋼琴藝術. 2003(02)
[6]20世紀音樂名著巡禮——各類協(xié)奏曲補充(二十三)[J]. 高為杰. 視聽技術. 2001(11)
[7]海頓、莫扎特的變奏曲比較[J]. 卜莉. 人民音樂. 2001(08)
[8]20世紀音樂名著巡禮 各類協(xié)奏曲補充(十四)[J]. 高為杰. 視聽技術. 2001(01)
碩士論文
[1]中國與西方鋼琴變奏曲比較研究[D]. 張陽陽.四川師范大學 2017
[2]舒曼《阿貝格變奏曲》op.1芻議[D]. 丁榮榮.山西大學 2016
[3]西方鋼琴變奏曲藝術發(fā)展研究[D]. 鄭曉文.曲阜師范大學 2014
[4]Abegg-舒曼《阿貝格變奏曲》的作品特征與演奏技巧[D]. 龔羽霏.云南藝術學院 2013
[5]舒曼鋼琴曲《阿貝格變奏曲》分析與研究[D]. 呂品.山東師范大學 2012
[6]音色變奏在主題發(fā)展中的表現(xiàn)意義研究[D]. 張曉霞.吉林藝術學院 2012
[7]貝多芬《C小調主題及三十二首變奏曲》研究[D]. 雷蕾.山西大學 2009
[8]勃拉姆斯鋼琴變奏曲OP.24藝術特征初探[D]. 滕可心.西安音樂學院 2009
[9]舒曼鋼琴變奏曲研究[D]. 劉曉婷.中央音樂學院 2004
本文編號:3233984
【文章來源】:云南藝術學院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導論
選題起源及依據(jù)
文獻綜述及背景
研究內容及目的
研究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
二、舒曼及其變奏曲
(一)關于舒曼
1.舒曼生平簡介
2.舒曼創(chuàng)作簡介
(二)舒曼之變奏曲
1.變奏曲的衍變
2.“善變”的舒曼
三、《阿貝格變奏曲》文本分析
(一)關于《阿貝格變奏曲》
1.創(chuàng)作背景
2.變奏的繼承與發(fā)展
(二)《阿貝格變奏曲》的音樂文本
1.“物化”文本
2.“動態(tài)”文本
3.文本的“存在”意義
四、《阿貝格變奏曲》之“美”
(一)《阿貝格變奏曲》之批評標準
1.外在性標準
2.內在性標準
(二)《阿貝格變奏曲》之審美價值
1.審美意識及想象
2.審美感知及體驗
3.審美評價及感悟
結語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阿貝格變奏曲》透析舒曼鋼琴作品音樂語言[J]. 孫一達. 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 2013(09)
[2]變奏曲的藝術(四)——變奏曲的典范:《迪亞貝里變奏曲》[J]. 朱迪. 鋼琴藝術. 2011(01)
[3]舒曼鋼琴藝術的探索[J]. 李蕾. 長春大學學報. 2006(11)
[4]對舒曼《阿貝格變奏曲》創(chuàng)作特色的分析[J]. 于焱.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03(01)
[5]舒曼和他的鋼琴作品(二)[J]. 常樺. 鋼琴藝術. 2003(02)
[6]20世紀音樂名著巡禮——各類協(xié)奏曲補充(二十三)[J]. 高為杰. 視聽技術. 2001(11)
[7]海頓、莫扎特的變奏曲比較[J]. 卜莉. 人民音樂. 2001(08)
[8]20世紀音樂名著巡禮 各類協(xié)奏曲補充(十四)[J]. 高為杰. 視聽技術. 2001(01)
碩士論文
[1]中國與西方鋼琴變奏曲比較研究[D]. 張陽陽.四川師范大學 2017
[2]舒曼《阿貝格變奏曲》op.1芻議[D]. 丁榮榮.山西大學 2016
[3]西方鋼琴變奏曲藝術發(fā)展研究[D]. 鄭曉文.曲阜師范大學 2014
[4]Abegg-舒曼《阿貝格變奏曲》的作品特征與演奏技巧[D]. 龔羽霏.云南藝術學院 2013
[5]舒曼鋼琴曲《阿貝格變奏曲》分析與研究[D]. 呂品.山東師范大學 2012
[6]音色變奏在主題發(fā)展中的表現(xiàn)意義研究[D]. 張曉霞.吉林藝術學院 2012
[7]貝多芬《C小調主題及三十二首變奏曲》研究[D]. 雷蕾.山西大學 2009
[8]勃拉姆斯鋼琴變奏曲OP.24藝術特征初探[D]. 滕可心.西安音樂學院 2009
[9]舒曼鋼琴變奏曲研究[D]. 劉曉婷.中央音樂學院 2004
本文編號:32339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3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