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潤神珠”針刺法治療干眼的臨床觀察及作用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22:19
目的 通過臨床研究,觀察“濡潤神珠”針刺法治療干眼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為臨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通過實驗研究,觀察針刺對干眼兔淚腺中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表達的影響,探討針刺治療干眼的作用機制。方法 臨床研究:將60例干眼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行倍然滴眼液滴眼,每天3次,每次1滴,治療4周。試驗組患者采用“濡潤神珠”針刺法治療,選用雙側新明Ⅰ、太陽、睛明、攢竹、絲竹空、瞳子髎,隔日1次,每周3次,治療4周,共12次。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干眼癥狀積分、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淚液分泌量試驗(schirmer Ⅰ test,SIT)、淚膜破裂時間(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熒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以及臨床有效率的差異,并記錄不良反應。實驗研究:健康純種雄性新西蘭兔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氟米龍組...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獻研究
1 現代醫(yī)學對干眼的研究
1.1 干眼的概念及流行病學研究
1.2 干眼的診斷與分類
1.3 干眼病理生理學機制研究進展
1.4 干眼的治療進展
2 祖國醫(yī)學對干眼的研究
2.1 祖國醫(yī)學對干眼的認識
2.2 干眼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
3 針刺治療干眼的研究進展
3.1 針刺治療干眼的臨床研究
3.2 針刺治療干眼的機制研究
4 小結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脫落及剔除標準
1.6 終止標準
2 研究設計及試驗方法
2.1 治療方案
2.2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2.3 療效評價標準
2.4 安全性評價
2.5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3 試驗結果
3.1 一般資料
3.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3.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分值比較
3.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IT比較
3.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UT比較
3.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FS比較
3.7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療效比較
3.8 安全性評價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第三部分 實驗研究
1 實驗材料
1.1 動物與分組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2 實驗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干預方法
2.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2.4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3 實驗結果
3.1 各組兔不同時間SIT的比較
3.2 各組兔不同時間BUT的比較
3.3 各組兔角膜、淚腺形態(tài)學比較
3.4 各組兔淚腺中TGF-β1、IL-6蛋白表達的比較
3.5 各組兔淚腺中TGF-β1、IL-6 mRNA表達的比較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第四部分 小結
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1 存在的問題
1.1 本研究臨床試驗存在的問題
1.2 本研究動物實驗存在的問題
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68860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獻研究
1 現代醫(yī)學對干眼的研究
1.1 干眼的概念及流行病學研究
1.2 干眼的診斷與分類
1.3 干眼病理生理學機制研究進展
1.4 干眼的治療進展
2 祖國醫(yī)學對干眼的研究
2.1 祖國醫(yī)學對干眼的認識
2.2 干眼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
3 針刺治療干眼的研究進展
3.1 針刺治療干眼的臨床研究
3.2 針刺治療干眼的機制研究
4 小結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脫落及剔除標準
1.6 終止標準
2 研究設計及試驗方法
2.1 治療方案
2.2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2.3 療效評價標準
2.4 安全性評價
2.5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3 試驗結果
3.1 一般資料
3.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3.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分值比較
3.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IT比較
3.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UT比較
3.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FS比較
3.7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療效比較
3.8 安全性評價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第三部分 實驗研究
1 實驗材料
1.1 動物與分組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2 實驗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干預方法
2.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2.4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3 實驗結果
3.1 各組兔不同時間SIT的比較
3.2 各組兔不同時間BUT的比較
3.3 各組兔角膜、淚腺形態(tài)學比較
3.4 各組兔淚腺中TGF-β1、IL-6蛋白表達的比較
3.5 各組兔淚腺中TGF-β1、IL-6 mRNA表達的比較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第四部分 小結
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1 存在的問題
1.1 本研究臨床試驗存在的問題
1.2 本研究動物實驗存在的問題
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688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7688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