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和LL37在IgG4相關性疾病中的研究
本文選題:IgG4-相關性疾病 切入點: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 出處:《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IgG4相關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中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和 LL37 的表達及功能。方法:收集初治IgG4-RD患者的外周血,同時收集性別、年齡相匹配的健康人作為對照,運用流式染色技術研究IgG4-RD患者外周血和組織中pDCs細胞的比例;運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pDCs在IgG4-RD患者受累組織中的表達和分布,并與對照進行對比;運用ELISA技術對比患者及健康對照血漿中I型干擾素(IFN)的含量;運用RT-PCR、ELISA技術比較IgG4-RD患者和健康對照組中與pDCs激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因子LL37在中性粒細胞中表達情況及其在血漿中的含量。結(jié)果:pDCs(CD123+CD303+)細胞群在IgG4-R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達較正常人顯著降低,但在IgG4-RD患者受累組織中表達升高,呈散在分布;IgG4-RD患者血漿中的IFN-α濃度高于健康對照;此外,IgG4-RD患者外周血中LL37的濃度水平及其在中性粒細胞中的mRNA轉(zhuǎn)錄水平均低于正常對照組。結(jié)論:pDCs在IgG4-RD患者外周血被激活,分泌I型干擾素,并趨化至受累部位,參與發(fā)病。在IgG4-RD,LL37可能并非pDCs激活的主要因素,其在本病中可能其保護作用,而其減低的原因仍待進一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pDCsand LL37 in IgG4-related disease (IgG4-RD) of patients with IgG4.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study the proportion of pDCs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IgG4-RD,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DCs in the involved tissues of IgG4-RD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ELISA technique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plasma levels of interferon type I (IFNs) in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RT-PCR Elisa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 of LL37, an important factor closely related to pDCs activation, in neutrophils and its content in plasma in IgG4-R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the number of CD123 CD303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IgG4-RD patient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IgG4-RD patie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IFN- 偽 i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IgG4-R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controls. In addition, the levels of LL37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IgG4-RD and their mRNA transcription level in neutrophi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s.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LL37 in peripheral blood of IgG4-RD patients is activated, type I interferon is secreted and chemotaxis to the involved site. It is possible that IgG4-RDL37 may not be the main factor of pDCs activation, and it may 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this disease, and the cause of its decrease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9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文革,劉一兵,郭振,馬京民;固相微球法人IgG放射免疫分析試劑盒的研制[J];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2000年00期
2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ast agglutinant for red cell IgG[J];中國輸血雜志;2001年S1期
3 裴仁軍 ,崔小強 ,楊秀榮 ,汪爾康;Amplified Immunoassay of Human IgG Using Real-tim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BIA) Technology[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2年05期
4 李超雄,劉娃莎,周霞,周樹留;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尿IgG測定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5 朱永良 ,林潔 ,李達 ,杜勤 ,錢可大 ,吳勤動 ,鄭樹;Helicobacter pylori antigen and its IgG,IgA-type specific immunocomplexes in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03期
6 黃安斌,余立凱,沈凌汛;Effect of Technetium-99 Conjugated with Methylene Diphosphonate on IgM-RF,IgG-RF and IgA-RF[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英德文版);2003年03期
7 Sari Anthoni;Erkki Savilahti;Hilpi Rautelin;Kaija-Leena Kolho;;Milk protein IgG and IgA:The association with milk-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adul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39期
8 ;Determination of IgG, IgM and IgE values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Plasmodium vivax infection.[J];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83年S1期
9 王夕林;;血小板相關IgG測定診斷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前瞻性研究[J];國外醫(yī)學(內(nèi)科學分冊);1983年10期
10 陳俊玲;趙承彥;周夢強;;鼠IgG簡易提取法[J];河南腫瘤學雜志;199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Enzyme-Linked Immunoelectrotransfer Blot Assay(EITB)For Detecting IgG and IgG_4 Antibody in Serum of Human Neurocysticercosis[A];中國動物學會第六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2 陳華;沈敏;李菁;吳慶軍;費貴軍;王玉;鄭可;張文;曾學軍;趙巖;曾小峰;張奉春;董怡;;IgG4相關疾病臨床分析[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尹建平;;人IgG抗-A(B)血清簡易制備方法[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4 孫改河;;腦脊液鞘內(nèi)IgG合成的檢測結(jié)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鄭金甌;梁志堅;莫雪安;;腦室內(nèi)注射乙酰膽堿受體抗體IgG對大鼠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神經(jīng)病學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唐杰;周潔瑩;;超聲檢查在IgG4相關性疾病中的應用[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7 謝作聽;吳文鶴;王春香;周湘靜;郭瑞德;陳碧樂;;O型孕婦血清IgG抗AB效價測定的臨床意義初探[A];2004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王艷玲;楊國宇;李宏基;;FcRn的研究進展[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The prevalence and levels of anti-HEV IgG in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A];2011中國生物制品年會暨第十一次全國生物制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姜英濤;張淑琴;侯林浦;高英;馬旭;;風疹IgG抗體親和指數(shù)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A];第五屆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曾平安;接種IgG有可能不會得非典[N];科技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勾宏娜;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IgG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2 湯金;巨細胞病毒逃逸體液免疫新機制—通過UL16介導將轉(zhuǎn)運和保護IgG的受體FcRn在胞內(nèi)滯留[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3 邵媛媛;免疫相關性血細胞減少癥患者IgG亞型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吳飛;妊娠后期飼糧添加共軛亞油酸影響母豬初乳IgG的作用機理[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5 朱亞男;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和LL37在IgG4相關性疾病中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
6 陳雨;濾泡輔助性T細胞及其亞型在IgG4相關性疾病中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
7 衣常紅;異常糖基化修飾IgG的實驗診斷價值和病理意義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8 胡朝軍;應用高通量蛋白芯片技術篩選白塞病和IgG4相關性疾病血清標志物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9 許海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IgG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6年
10 楊靜;青霉素過敏病人特異性IgE、IgG及嗜堿性粒細胞CD63、CD203c水平的變化[D];鄭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麗群;橋本甲狀腺炎病理組織中IgG亞類表達及其臨床、組織學特征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黃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食物特異性IgG檢測的臨床意義[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張麗;IgG相關性皰病免疫球蛋白亞型分布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梁倩妮;EB病毒衣殼抗原(VCA)IgA及核抗原1(NA1)IgG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定量檢測試劑的研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段盛蕾;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研究進展附個案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6 楊瑾;人源抗TLR4抗體IgG的制備及其中和作用機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杜雨;超聲波輔助鹽析法提取及雙水相法提取純化牦牛血IgG的工藝條件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8 王珍妮;碳點標記IgG的熒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蛋白A和蛋白G[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9 董毅;血清HP-IgG抗體分析對不同年齡HP感染者的診斷價值以及與根除治療的關系[D];吉林大學;2016年
10 劉麗華;一例表現(xiàn)為孤立性中間帆腔腫塊的IgG4相關性疾病病例報告并文獻復習[D];山東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740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157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