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數(shù)字圖像技術的陸相頁巖微觀結構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3 13:27
頁巖儲層作為頁巖油氣生成、聚集和儲存的容器,有著與常規(guī)油氣儲層所不同的儲層特性;并且頁巖儲層屬于致密低滲儲層,大部分都需要經(jīng)過壓裂才能形成具有開發(fā)價值的高效滲流通道;在長期的地質環(huán)境中,儲層是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形、破壞,再變形、再破壞的復雜過程,根據(jù)前人研究表明,控制儲層巖體的變形、破壞機制與其組成的礦物類型,及其在長期地質作用中形成的巖石微觀和宏觀結構單元有關,因此,本文利用數(shù)字圖像技術主要探究我國頁巖儲層的微觀特征和其宏觀特性,并建立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為頁巖儲層壓裂提供相應的基礎理論依據(jù)。本文通過充分調研,利用以掃描電鏡為主的數(shù)字圖像技術、X射線衍射儀、核磁共振和單軸壓縮實驗對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長7陸相儲層頁巖基質孔隙發(fā)育因素、礦物組分、儲集空間類型、孔徑分布和巖石力學等特征進行了描述;結果顯示,此次頁巖礦物組分含量以黏土礦物為主,含量約在在40%,黃鐵礦含量約在20%,斜長石含量約在9%,鉀長石含量約在13%,石英含量約在19%,主要發(fā)育粒內孔、粒間孔、有機孔及微裂縫,其中主要以40nm有機孔為主,而對于水平取芯和垂直取芯微裂縫和粒間溶孔則顯示明顯的差異性變化;通過核磁共振實驗得出...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2.1 頁巖微觀結構研究現(xiàn)狀
1.2.2 分形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技術路線
第二章 頁巖微觀結構研究技術及方法
2.1 掃描電子顯微鏡及核磁共振技術
2.1.1 掃描電鏡
2.1.2 核磁共振技術
2.2 數(shù)字圖像應用
2.2.1 數(shù)字圖像概述
2.2.2 數(shù)字圖像類型簡述
2.2.3 巖石學研究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頁巖巖石掃描電鏡及核磁共振實驗
3.1 頁巖礦物組成
3.2掃描電鏡實驗
3.2.1 實驗條件
3.2.2 實驗步驟
3.2.3 實驗結果分析
3.3頁巖巖石核磁共振實驗
3.3.1 實驗條件
3.3.2 實驗步驟
3.3.3 核磁共振實驗結果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結合頁巖力學性質的細宏觀特性研究
4.1頁巖單軸壓縮實驗
4.1.1 實驗條件
4.1.2 實驗步驟
4.1.3 單軸數(shù)據(jù)分析
4.2 細觀-宏觀參數(shù)相關性研究
4.2.1 礦物組分與孔縫分形維數(shù)的關系
4.2.2 孔隙度與彈性模量關系
4.2.3 孔隙度與泊松比的關系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科研情況及獲得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數(shù)字圖像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綜述[J]. 李凱,何志鵬,謝建文. 地質與資源. 2020(01)
[2]單軸壓縮聲發(fā)射試驗的頁巖損傷演化規(guī)律[J]. 姚歡迎,陳軍斌,聶向榮,黃瑞,王佳部,李育.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04)
[3]頁巖油氣革命及影響[J]. 鄒才能,潘松圻,荊振華,高金亮,楊智,吳松濤,趙群. 石油學報. 2020(01)
[4]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進展及發(fā)展展望[J]. 趙文智,賈愛林,位云生,王軍磊,朱漢卿. 中國石油勘探. 2020(01)
[5]考慮水敏性的頁巖黏土多相耦合甲烷吸附模型[J]. 黃瑞,陳軍斌,王佳部,姚歡迎. 特種油氣藏. 2019(05)
[6]基于細觀處理的礦物含量和分布對頁巖脆性的影響——以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7段頁巖為例[J]. 黃瑞,陳軍斌,王漢青.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26)
[7]聚焦離子束掃描電鏡在石油地質研究中的綜合應用[J]. 王曉琦,金旭,李建明,焦航,吳松濤,劉曉丹. 電子顯微學報. 2019(03)
[8]花崗巖電鏡掃描圖像二值化閾值對分形維數(shù)影響的研究[J]. 申科,付厚利,秦哲,王強,張立博. 地質與勘探. 2019(01)
[9]基于灰度關聯(lián)法的陸相頁巖脆性評價新方法[J]. 李帥,陳軍斌,劉京,李育,曹毅,聶向榮.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6)
[10]基于孔徑分布和T2譜的低孔滲儲層滲透率確定方法[J]. 李志愿,崔云江,關葉欽,王淼.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博士論文
[1]分形幾何的早期歷史研究[D]. 江南.西北大學 2018
[2]“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沿線國家能源合作問題研究[D]. 朱雄關.云南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砂巖微觀孔隙分形特征與滲透率的相關性研究[D]. 姜濤.華北科技學院 2019
[2]基于CT數(shù)字圖像的三維巖石細觀孔隙模型與數(shù)值試驗[D]. 郎穎嫻.大連理工大學 2018
[3]低場核磁共振凍融法在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巖石孔徑表征中的應用研究[D]. 劉標.南京大學 2018
[4]基于核磁共振流態(tài)分析的頁巖微納米孔隙類型劃分方法[D]. 劉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8
[5]頁巖氣儲層粘土礦物及水敏性測井評價[D]. 鄭祥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8
[6]頁巖氣藏水平井高能氣體壓裂可壓性評價研究[D]. 王漢青.西安石油大學 2016
[7]低滲透油層微觀孔隙結構研究[D]. 車榮華.東北石油大學 2016
[8]基于壓汞法的油頁巖孔隙特征的研究[D]. 上官禾林.太原理工大學 2014
[9]石油儲層巖石微觀孔隙結構分析研究[D]. 朱志寶.東北石油大學 2013
[10]核磁共振在儲層物性測定中的研究及應用[D]. 趙蕾.中國石油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60123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2.1 頁巖微觀結構研究現(xiàn)狀
1.2.2 分形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技術路線
第二章 頁巖微觀結構研究技術及方法
2.1 掃描電子顯微鏡及核磁共振技術
2.1.1 掃描電鏡
2.1.2 核磁共振技術
2.2 數(shù)字圖像應用
2.2.1 數(shù)字圖像概述
2.2.2 數(shù)字圖像類型簡述
2.2.3 巖石學研究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頁巖巖石掃描電鏡及核磁共振實驗
3.1 頁巖礦物組成
3.2掃描電鏡實驗
3.2.1 實驗條件
3.2.2 實驗步驟
3.2.3 實驗結果分析
3.3頁巖巖石核磁共振實驗
3.3.1 實驗條件
3.3.2 實驗步驟
3.3.3 核磁共振實驗結果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結合頁巖力學性質的細宏觀特性研究
4.1頁巖單軸壓縮實驗
4.1.1 實驗條件
4.1.2 實驗步驟
4.1.3 單軸數(shù)據(jù)分析
4.2 細觀-宏觀參數(shù)相關性研究
4.2.1 礦物組分與孔縫分形維數(shù)的關系
4.2.2 孔隙度與彈性模量關系
4.2.3 孔隙度與泊松比的關系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科研情況及獲得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數(shù)字圖像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綜述[J]. 李凱,何志鵬,謝建文. 地質與資源. 2020(01)
[2]單軸壓縮聲發(fā)射試驗的頁巖損傷演化規(guī)律[J]. 姚歡迎,陳軍斌,聶向榮,黃瑞,王佳部,李育.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04)
[3]頁巖油氣革命及影響[J]. 鄒才能,潘松圻,荊振華,高金亮,楊智,吳松濤,趙群. 石油學報. 2020(01)
[4]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進展及發(fā)展展望[J]. 趙文智,賈愛林,位云生,王軍磊,朱漢卿. 中國石油勘探. 2020(01)
[5]考慮水敏性的頁巖黏土多相耦合甲烷吸附模型[J]. 黃瑞,陳軍斌,王佳部,姚歡迎. 特種油氣藏. 2019(05)
[6]基于細觀處理的礦物含量和分布對頁巖脆性的影響——以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7段頁巖為例[J]. 黃瑞,陳軍斌,王漢青.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26)
[7]聚焦離子束掃描電鏡在石油地質研究中的綜合應用[J]. 王曉琦,金旭,李建明,焦航,吳松濤,劉曉丹. 電子顯微學報. 2019(03)
[8]花崗巖電鏡掃描圖像二值化閾值對分形維數(shù)影響的研究[J]. 申科,付厚利,秦哲,王強,張立博. 地質與勘探. 2019(01)
[9]基于灰度關聯(lián)法的陸相頁巖脆性評價新方法[J]. 李帥,陳軍斌,劉京,李育,曹毅,聶向榮.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6)
[10]基于孔徑分布和T2譜的低孔滲儲層滲透率確定方法[J]. 李志愿,崔云江,關葉欽,王淼.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博士論文
[1]分形幾何的早期歷史研究[D]. 江南.西北大學 2018
[2]“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沿線國家能源合作問題研究[D]. 朱雄關.云南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砂巖微觀孔隙分形特征與滲透率的相關性研究[D]. 姜濤.華北科技學院 2019
[2]基于CT數(shù)字圖像的三維巖石細觀孔隙模型與數(shù)值試驗[D]. 郎穎嫻.大連理工大學 2018
[3]低場核磁共振凍融法在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巖石孔徑表征中的應用研究[D]. 劉標.南京大學 2018
[4]基于核磁共振流態(tài)分析的頁巖微納米孔隙類型劃分方法[D]. 劉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8
[5]頁巖氣儲層粘土礦物及水敏性測井評價[D]. 鄭祥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8
[6]頁巖氣藏水平井高能氣體壓裂可壓性評價研究[D]. 王漢青.西安石油大學 2016
[7]低滲透油層微觀孔隙結構研究[D]. 車榮華.東北石油大學 2016
[8]基于壓汞法的油頁巖孔隙特征的研究[D]. 上官禾林.太原理工大學 2014
[9]石油儲層巖石微觀孔隙結構分析研究[D]. 朱志寶.東北石油大學 2013
[10]核磁共振在儲層物性測定中的研究及應用[D]. 趙蕾.中國石油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601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3660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