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術的誤差分析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術的誤差分析應用研究 出處:《華東理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人們對外形復雜產品的更新速度的需求也大大超乎以往,需要一種快速且行之有效的新的設計方法,逆向工程技術便由此產生。它和近些年來越發(fā)收到關注的3D打印技術,可謂相輔相成,很多打印的模型數據就是靠逆向工程獲得,很多逆向的造型需要3D打印來驗證。與此同時,人們對產品的加工要求越來越高,切削金屬的數控刀具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例如幾何角度及槽型,傳統(tǒng)數控刀具的設計研發(fā)已越來越無法滿足快節(jié)奏的需求。本文應用這些新技術,探究了一種基于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術在三維數控銑削刀片成型制造的研究。通過誤差分析實驗檢測,驗證了這種應用的可行性。論文首先闡述了逆向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對造型數據的誤差做了分析;隨后闡述了3D打印的相關技術,尤其對FDM技術分析打印中的誤差來源及解決方法。接下來以典型的復雜曲面——可轉位三維銑削刀片,為例,對其通過Creaform手持式掃描儀進行數據獲取、Geomagic Studio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CATIA軟件進行曲面重構,最后應用Dimension設備進行3D打印,完成從逆向到3D打印的整套實驗過程,并對比分析最終的打印件尺寸與銑削刀片樣件的尺寸之間的誤差。最后得出結論:這種基于逆向工程及3D打印的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設計制造復雜具有曲面的產品的效率,在精度方面基本能達到要求,在轉角處等地方出現較大誤差。針對這些問題,論文也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參考。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the demand for the renewal speed of complex products is much higher than before, which requires a fast and effective new design method. As a result,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can be sai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Many of the printed model data are obtained by reverse engineering. Many reverse modeling needs to be verified by 3D prin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achining requirements of products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NC cutting tools for cutting metal are changing quietly, such as geometric angles and groov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C tool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fast rhythm. This paper applies these new technologies. Based on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f 3D NC milling blade molding and manufacturing is studied. The error analysis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pplication is verified. Firstly, the key technology of reverse engineering is described, and the error of modeling data is analyzed. Then the related technology of 3D printing is described, especially the error source and solution of FDM technology. Then the typical complex curved surface-indexable 3D milling blad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data acquisition software Geomagic Studio is processed by Creaform handheld scanner, and th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by CATIA software. Finally, 3D printing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Dimension equipment, and the whole experiment process from reverse to 3D printing is completed. The error between the final print size and the size of the milling blade sample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is technology based on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3D print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lex products with curved surfaces. In terms of accuracy, there is a big error in the corner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G71;TP391.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玉俊,齊鐵力,王敏杰,蒙麗;基于逆向工程的快速模具制造的研究[J];鍛壓裝備與制造技術;2003年02期
2 胡國軍,錢榮芳,馮方,潘慧,蔣偉江;基于逆向工程的數字化技術研究[J];機床與液壓;2004年05期
3 王玉英;陳平;方海燕;許人民;;軟件逆向工程的研究與發(fā)展[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袁超;;逆向工程及其在化工裝備開發(fā)上的應用[J];中氮肥;2007年01期
5 湯紅江;馬淑梅;;集成逆向工程關鍵技術研究[J];林業(yè)機械與木工設備;2008年08期
6 余心宏,吳向陽,董秋月;模具CAD/CAM逆向工程中數據處理方法研究[J];塑性工程學報;2003年02期
7 嚴慶光,李明哲,隋振;逆向工程在板類件多點成形中的應用研究[J];塑性工程學報;2003年05期
8 田竹友,簡斌;逆向工程中數據的處理[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張海;付偉;;基于逆向工程的防護罩快速模具設計[J];煤礦機械;2007年11期
10 李彬;;逆向工程在模具工藝中的應用研究[J];煤礦機械;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渝;張旭;;逆向工程在汽車沖壓產品開發(fā)中的應用[A];重慶汽車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張丘;;逆向工程相關技術及應用[A];第二屆全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術交流會暨第十三屆四川省電子學會曙光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孫忠良;洪軍;田世昌;;逆向工程成本計算方法的技術研究[A];晉冀魯豫鄂蒙云貴川滬甘湘渝十三省(市區(qū))機械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機電工程類技術應用論文集[C];2008年
4 吳棟華;;面向快速成型的逆向工程[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5 臧加倫;;逆向工程概述及其在柴油機零件上的應用[A];2010年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0年
6 張瑞;李建華;;逆向工程的關鍵技術及其最新發(fā)展[A];先進制造技術高層論壇暨第六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金濤;陳建良;童水光;;集成逆向工程系統(tǒng)及相關技術研究[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鄭文榮;王樹宗;劉剛;;軟件逆向工程應用研究[A];全國第19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吳小晴;馮蘭芳;李豐;田華仁;惠延波;;面向數字文物的逆向工程技術應用研究[A];晉冀魯豫鄂蒙云貴川滬甘湘渝十三。ㄊ袇^(qū))機械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機電工程類技術應用論文集[C];2008年
10 龔友平;陳國金;陳立平;;逆向工程約束識別及歸約處理[A];中國計算機圖形學進展2008--第七屆中國計算機圖形學大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本報駐加拿大記者 杜華斌;“開膛破肚”電子產品為了啥[N];科技日報;2011年
2 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委員會秘書長 陳光祖;逆向工程:高效開發(fā)方式[N];中國汽車報;2002年
3 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委員會陳光祖;逆向工程:汽車開發(fā)的高效形式[N];中國商報;2003年
4 萬平國;隱匿并不保證安全[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5 記者 馮競;重慶啟動制造業(yè)信息化工程[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武;面向需求及設計的逆向工程關鍵技術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2 吳堯鋒;逆向工程中基于語義的復雜零件描述與建模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嚴慶光;面向多點成形的逆向工程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鞠華;逆向工程中自由曲面的數據處理與誤差補償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平雪良;灰色系統(tǒng)理論及其在逆向工程數據測量與處理中的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6 張鵬;一種基于液面的產品截面輪廓逆向工程系統(tǒng)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7 馬淑梅;面向產品快速開發(fā)的集成逆向工程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8 潘洋宇;面向逆向工程的小波技術研究與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9 周天祥;逆向工程中數據分片及模型重建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龔友平;逆向工程中基于特征約束模型重建理論與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蔓;逆向工程及CAM技術在工藝品開發(fā)中的研究與應用[D];貴州大學;2015年
2 景乙桐;某型軍車車身逆向建模與車門抗彈性能仿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李寧;基于逆向工程的石材藝術制品數控加工與檢測[D];沈陽建筑大學;2015年
4 顧小進;逆向工程輔助的廢舊零部件再制造方法及關鍵技術[D];重慶大學;2015年
5 馬平平;基于逆向工程的BSG電機的數值仿真技術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張晨;基于逆向工程的C級車覆蓋件復雜模具模面補償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2016年
7 張錦;基于逆向工程的無人機螺旋槳葉片模型重構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8 豐文燕;基于逆向工程的機械裝備運動仿真系統(tǒng)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鐘元元;基于逆向工程的破損零件修復方法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6年
10 李麗;閉式整體葉盤五軸數控加工技術的研究[D];西京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4217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142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