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波器組多載波關鍵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濾波器組多載波關鍵技術研究 出處:《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正交頻分復用(OFDM)是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多載波傳輸技術,其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理想狀況下無載波和符號間干擾及與多天線技術完美結(jié)合等優(yōu)點。然而,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的發(fā)展,OFDM所具有的旁瓣泄漏大導致在由于頻率時間同步有偏差時正交性丟失,以及由于添加循環(huán)前綴(CP)導致頻譜效率低下等缺點就凸顯出來了,限制了其在第五代移動通信中的應用,因此,人們一種新的技術,濾波器組多載波(FBMC)。與OFDM相比,FBMC頻率聚焦性強,頻譜效率高,然而,FBMC在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上比OFDM復雜很多,在一些關鍵技術上需要更加復雜的算法。本文首先對FBMC系統(tǒng)進行了詳細研究,并與OFDM系統(tǒng)進行了對比,指出與OFDM的區(qū)別和特性。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系統(tǒng)的固有載波間和符號間干擾問題。由于固有干擾的存在,在FBMC信道估計中不能使用傳統(tǒng)OFDM中的導頻方法,第三章針對FBMC中的信道估計問題進行了研究,對現(xiàn)有的導頻對(POP)和干擾近似方法(IAM)進行了研究和仿真,指出了其缺陷,并在IAM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用于消除系統(tǒng)固有干擾而進行準確信道估計的輔助導頻方法(AP),仿真結(jié)果表明了采用輔助導頻可以有效消除干擾,并達到比OFDM更優(yōu)的性能。接下來,本文提出了一種自適應均衡算法,用于FBMC接收機,用以改善基于導言的信道估計的性能低下問題。另外,由于固有干擾的存在,也會導致FBMC與MIMO技術結(jié)合中的一些方面與OFDM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FBMC-MIMO中的最大似然(ML)檢測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MMSE-ML方案用于最大似然檢測,并進行了仿真。
[Abstract]: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ulti carri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for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no carrier and 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and perfect and multi antenna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ideal condition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OFDM has a large sidelobe leakage caused loss of orthogonality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is due to frequency deviation, and the cyclic prefix (CP) cause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is highlighted, limiting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o that people with a new technology, multi carrier filter group (FBMC). Compared with OFDM, FBMC frequency focusing strong, high spectrum efficiency, however, the FBMC system structure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OFDM, the need for more sophisticated algorithms in some key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FBMC system, and compared with the OFDM system,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FDM and the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he intrinsic carrier system. Due to the inherent 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channel estimation in FBMC cannot be used in pilot method in traditional OFDM, the third chapter stud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annel estimation in FBMC was carried out, the pilot of the the current (POP) and interference approximation method (IAM) is studied and simulated, and points out its defects, and put forward to eliminate the inherent interference system is an innovative and auxiliary pilot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IAM (AP),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xiliary pilot can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interference, and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FDM. Next,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daptive equalization algorithm for FBMC receiver, to improve the problem of low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annel estimation. In addition, due to the inherent interference It also leads to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FBMC and MIMO technology. OFDM is different from OFDM. First of all, the problems of maximum likelihood (ML) detection in FBMC-MIMO are analyzed. Then an innovative MMSE-ML scheme is proposed for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 and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713;TN929.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育人,李元香,閔華清;基于提升方法的濾波器組因子分解[J];電子學報;2003年10期
2 ;美空軍尋求以超導技術為基礎制造的濾波器組[J];航天電子對抗;1993年01期
3 劉宏兵,楊萬海,彭進業(yè),王大凱;利用完全重構(gòu)濾波器組進行圖像的多尺度邊緣提取[J];信號處理;2000年S1期
4 郭福成,皇甫堪;基于濾波器組的改進型Wigner-Ville分布[J];信號處理;2001年01期
5 王嘉梅;調(diào)制型數(shù)字濾波器組的設計及實現(xiàn)方法[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6 石光明,劉芳,謝雪梅,焦李成;低復雜度結(jié)構(gòu)化完全重構(gòu)的兩通道濾波器組[J];自然科學進展;2002年05期
7 石光明,焦李成;基于多項式分解理論的低時延完全重構(gòu)兩通道濾波器組的設計[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2年07期
8 潘興德,郭軍;余弦調(diào)制濾波器組的時頻分析的等價性及其應用[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3年05期
9 章國安,包志華,張小東,畢光國;復數(shù)濾波器組的優(yōu)化及其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南通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毛家發(fā),張文龍;關于雙正交濾波器組構(gòu)造的修正[J];福建電腦;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雪虹;畢厚杰;;一種臨界采樣余弦調(diào)制濾波器組的設計[A];第九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99)論文集[C];1999年
2 王玲;周朝華;;開關-濾波器組件[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劉郁林;彭啟琮;;幾種濾波器組聯(lián)合均衡方法的性能比較[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蘇飛;王兆華;;嚴格子帶互補的正交鏡像濾波器組設計[A];現(xiàn)代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進展——2003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范薇;金明錄;趙冠男;;一種用于連續(xù)相位調(diào)制系統(tǒng)的簡易濾波器組[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陳年潑;莊彥瑛;俞加偉;華驚宇;;廣義多載波調(diào)制解調(diào)濾波器組干擾頻域分析[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孫天亮;陳偉元;王豪才;;綜合子帶濾波器組的設計與實現(xiàn)[A];第十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1)論文集[C];2001年
8 李建雷;王永超;;基于升余弦濾波器組的高精度延遲方法[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6 北斗/GNSS測試評估技術[C];2013年
9 張保軒;關衛(wèi)華;;語音濾波器組硬件的參數(shù)優(yōu)化[A];第二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10 周鵬;王欣;趙福令;;FIR雙通道正交鏡像濾波器組的實現(xiàn)[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1)[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金光;快速濾波器組理論及在多載波調(diào)制中的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2 石光明;子帶濾波器組的設計方法和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3 盛玉霞;綜合濾波器組優(yōu)化設計及其在圖像處理中的應用[D];武漢科技大學;2014年
4 王建衛(wèi);濾波器組設計與細分算法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梁莉莉;任意方向選擇性濾波器組及其對圖像表示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6 吳華;濾波器組多載波系統(tǒng)快速實現(xiàn)及同步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7 王瑋;模擬/數(shù)字混合濾波器組設計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彭安金;PRQMF濾波器組理論及其在數(shù)字化技術中的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9 王小龍;DFT和交替DFT調(diào)制濾波器組設計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10 蔣俊正;DFT調(diào)制濾波器組的設計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麗;非均勻濾波器組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2 黃紹廣;高效數(shù)字FIR濾波器及濾波器組的設計[D];山東大學;2015年
3 李旭光;基于多分辨算法的小波框架構(gòu)造[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4 鄧山勤;基于多相濾波器組的光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譚富春;基于混合濾波器組的雙通道并行數(shù)據(jù)采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楊松濤;完全重構(gòu)濾波器組優(yōu)化及其在寬帶信道化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靳應祥;一種組合型開關濾波器組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何信旺;基于濾波器組的UMTS窄帶多載波聚合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9 張立碧;基于濾波器組的調(diào)制解調(diào)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10 羅瀟景;基于濾波器組的多載波(FBMC)調(diào)制系統(tǒng)的研究及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774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137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