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同性婚姻合法化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20:11
同性伴侶現(xiàn)象在中國的歷史上存在數(shù)千年,延續(xù)至今,同時也是國際上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甚至曾在某個歷史階段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但是立法的道路不會是很平坦,首先關于立法的理論就存在爭議。其次,就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種種障礙,包括婚姻的本質、婚姻的屬性以及同性婚姻的建立會對現(xiàn)存的婚姻法的制度價值產生的沖突等。當然,無論是基于人權、婚姻自由還是出于對少數(shù)人的保護,同性伴侶關系都有必要進行調整。在此問題上,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立法模式,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規(guī)范。本篇論文共四章,三萬一千字左右,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緒論。主要闡述當前我國同性伴侶所處時代背景及研究意義。第二章闡述我國同性婚姻立法的理論爭議與評析。第一節(jié)陳述關于同性婚姻立法的理論所存在的爭議,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傳統(tǒng)的異性結合才是傳統(tǒng)社會制度和法律制度確認的夫妻關系,同性之間的結合,是違反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法則的;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在法律面前,人和人之間的平等,這個平等包括的是不僅是性別的平等,還包括性取向上的平等。第二節(jié)西方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對我國現(xiàn)有婚姻觀念的影響,我國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宗族觀念使得同性伴侶的心理和生理上承受了很多苦痛,再加上西方有十幾個國家相繼確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沖擊,對我國傳統(tǒng)的婚姻倫理觀念及價值產生很大震動。第三節(jié)我國傳統(tǒng)婚姻未得立法確認的矛盾,這些矛盾包括假性婚姻引起的家庭矛盾、同性伴侶同居期間的財產得不到保障和未成年子女的權益受損等方面。第三章闡述同性婚姻的正當性。第一節(jié)同性婚姻與人權保護,人權是現(xiàn)代法最基本的價值之一。人權是人存在的基點,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人類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體現(xiàn)在法律上就是不斷完善立法,真正做到人之為人的尊嚴。第二節(jié)同性婚姻與婚姻自由選擇,同性婚姻訴求是伴隨著自由話語而提出的,婚姻權體現(xiàn)著個人選擇婚姻生活方式的自由,同性伴侶同樣有追求美好家庭生活的自由。第三節(jié)同性婚姻與少數(shù)人權利保護,同性伴侶作為一種新興人群,有其專屬的亞文化,因此可以將同性婚姻納入法律規(guī)范。第四章闡述我國同性婚姻的立法政策選擇。目前為止,實現(xiàn)同性婚姻與傳統(tǒng)婚姻的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過渡階段,我們可以參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模式,對婚姻制度也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來保障同性伴侶的權益。第一節(jié)同性婚姻的立法例及其啟示,英、法、澳大利亞等國家相繼通過立法來保障同性伴侶的權益,對我國同性婚姻的構建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筆者認為法國的民事契約互助模式對我國同性婚姻的構建的參考意義會更大,兩種模式規(guī)范,兩條腿走路。第二節(jié)同性婚姻納入我國婚姻法調整的可行性論證,主要從我國對同性戀的態(tài)度正向寬容和理解轉變,以及醫(yī)學界對同性戀看法的嬗變,同性戀不再是精神病,這使得同性婚姻的構建有了很好的社會基礎。這無論對同性戀者還是對社會都是具有積極的意義。第三節(jié)同性伴侶關系法律保護的范圍,從人身關系、財產關系、外部效力和親子關系進行立法規(guī)范。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二、我國同性婚姻立法的理論爭議與評析
(一)關于我國同性婚姻立法的理論爭議
1.學術界贊成同性婚姻的理由
2.學術界反對同性婚姻的理由
(二)我國婚姻觀念轉變
1.傳統(tǒng)的婚姻理念
2.變化的婚姻理念
(三)我國同性婚姻未得立法確認產生的矛盾
1.同性戀引發(fā)婚姻法適用不當,成為釀成家庭悲劇的隱患
2.同性伴侶同居期間的財產權得不到保護
3.同性戀性行為引發(fā)艾滋病的交叉感染
4.不能保護未成年子女利益
三、我國同性婚姻的正當性
(一)同性婚姻與人權保護
(二)同性婚姻與婚姻自由
(三)同性婚姻與少數(shù)人權利保護
1.少數(shù)人群體概念界定與權利保障理論
2.保護少數(shù)人群體的依據(jù)
3.同性戀群體與亞文化
四、我國同性婚姻的立法政策選擇
(一)西方國家同性伴侶關系保護的立法例及其啟示
1.澳大利亞的事實伴侶模式
2.英國的民事伴侶模式
3.法國的民事互助契約模式
4.荷蘭的同性婚姻模式
5.對我國的啟示
(二)同性伴侶關系納入我國婚姻法調整的可行性論證
1.中國對同性戀正向寬容和理解轉變
2.中國醫(yī)學界對同性戀看法的嬗變
3.同性婚姻的積極意義
(三)同性婚姻法律保護范圍
1.人身關系
2.財產關系
3.對第三人效力
4.親子關系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期刊論文
[1]美國加州同性婚姻立法風波透析[J]. 王森波. 東方法學. 2010(01)
[2]法國民事互助契約制度[J]. 邵廷娟. 環(huán)球法律評論. 2007(03)
[3]歐洲國家同性婚姻立法的發(fā)展趨勢[J]. Kees Waldijk,莊素娟. 金陵法律評論. 2006(01)
[4]民事伴侶的權利與義務——英國《民事伴侶關系法》述評[J]. 熊金才. 太平洋學報. 2006(05)
[5]芻議中國同性戀的立法[J]. 黨永輝,張繼霆,鄢榮. 中國性科學. 2005(09)
[6]論婚姻立法與民事契約理論[J]. 潘建明. 行政與法. 2002(08)
[7]對人權的普遍性與人權文化之解析[J]. 徐顯明. 法學評論. 1999(06)
[8]論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J]. 范進學. 法學評論. 1998(02)
碩士論文
[1]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初探[D]. 梁瑋.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31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31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