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M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2 04:51
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祖國統(tǒng)一、促進民族團結是我國開展各項民族工作、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問題,民族團結教育成為我國民族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十九大以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成為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最強音。2008年,教育部、國家民委聯(lián)合印發(fā)了《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培養(yǎng)各族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毒V要》實施以來,在全國中小學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一定問題。東部地區(qū)少數民族人口較少,民族團結教育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踐層面和研究層面都較為欠缺。本文以北京市M小學為研究對象,對其民族團結教育實踐進行細致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促進該校更好地實施民族團結教育,同時為東部地區(qū)其他學校提供經驗和參考。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首先介紹了論文的選題緣由、研究意義、核心概念、理論基礎、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對民族團結教育的相關理論和文獻作了梳理。本文第一章運用文本分析法,介紹了北京市M小學民族團結教育的概況,分別從北京市社會文化概況、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概況和北京市M小學民族團結教...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教學樓走廊??
穿沉身上的立化??讓_??圖2-2教學樓民族服飾文化展示(一)?圖2-3教學樓民族服飾文化展示(二)??'?;,BBL??蟲軸??圖2-4學校吉祥物?圖2-5教室板報?圖2-6民族苑一角??二、課程滋養(yǎng)??《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學校是對各民族學生進行K族團結教??育的重要場所。要通過課堂教學、專題教育活動和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到小學至高中教育階段的教學、育人全過程中,特別要發(fā)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確保教學時間和教學質量。m??在學校多元文化育人課程體系建設中,M小學以大教育觀著力教育資源的??整合與盤活,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著眼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在交流與互動中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多種文化和而不同的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并肩負起—個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合格公民的責任。??m顧明遠總主編.中國教育大系:21世紀初中國教育[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237.??37??
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與“五彩圈”代表的個人評價機制相比,“七彩班級”?一日常規(guī)管理評比是??M小學的日常集體評價機制。它負責對衛(wèi)生、文明禮貌、用餐、兩操、紅領巾??佩戴情況、課間活動情況的習慣養(yǎng)成評價落實到位。學校充分發(fā)揮值日生、班級??小干部的值日監(jiān)督和示范榜樣作用,在學生相互的正面帶動和積極影響下,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促進良好校風、校紀的傳承。??r???七辦w?n常行為規(guī)ft每w)?\??f?M?Piim?.??ur…m??i"__,.??圖2-7七彩班級日常行為規(guī)范統(tǒng)計表??此外,M小學充分發(fā)揮學生榜樣的模范示范作用,通過“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的發(fā)展模式,不斷加強共青團、少先隊活動的力度,依托“紅領巾H??旗護衛(wèi)隊”、“志愿服務隊”、“紅領巾先鋒崗”等各類紅領巾社團,積極宣傳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給學生以奮發(fā)向上的力量。進行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的綜??合素質評價,及時捕捉學生中的民族團結先進事跡,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二、“民族章”個體評價機制??M小學的“民族章”是由同學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是具有56個民族各個民族元??素的圖章。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和歷史足跡中,造就了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多種多樣的文字、燦爛輝煌的藝術、繽紛艷麗的服飾、多姿多彩的歌舞、??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等等,不僅為民族大家庭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情趣,也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制作民族章,同學們在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更多的了解不同民族的特點和代表性符號,包括建筑、服飾、器樂、吉祥物,??植物、動物等等,并把它們用簡單明了的線條表現出來。學校還邀請家長一起參??4
本文編號:2992589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教學樓走廊??
穿沉身上的立化??讓_??圖2-2教學樓民族服飾文化展示(一)?圖2-3教學樓民族服飾文化展示(二)??'?;,BBL??蟲軸??圖2-4學校吉祥物?圖2-5教室板報?圖2-6民族苑一角??二、課程滋養(yǎng)??《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學校是對各民族學生進行K族團結教??育的重要場所。要通過課堂教學、專題教育活動和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到小學至高中教育階段的教學、育人全過程中,特別要發(fā)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確保教學時間和教學質量。m??在學校多元文化育人課程體系建設中,M小學以大教育觀著力教育資源的??整合與盤活,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著眼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在交流與互動中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多種文化和而不同的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并肩負起—個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合格公民的責任。??m顧明遠總主編.中國教育大系:21世紀初中國教育[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237.??37??
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與“五彩圈”代表的個人評價機制相比,“七彩班級”?一日常規(guī)管理評比是??M小學的日常集體評價機制。它負責對衛(wèi)生、文明禮貌、用餐、兩操、紅領巾??佩戴情況、課間活動情況的習慣養(yǎng)成評價落實到位。學校充分發(fā)揮值日生、班級??小干部的值日監(jiān)督和示范榜樣作用,在學生相互的正面帶動和積極影響下,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促進良好校風、校紀的傳承。??r???七辦w?n常行為規(guī)ft每w)?\??f?M?Piim?.??ur…m??i"__,.??圖2-7七彩班級日常行為規(guī)范統(tǒng)計表??此外,M小學充分發(fā)揮學生榜樣的模范示范作用,通過“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的發(fā)展模式,不斷加強共青團、少先隊活動的力度,依托“紅領巾H??旗護衛(wèi)隊”、“志愿服務隊”、“紅領巾先鋒崗”等各類紅領巾社團,積極宣傳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給學生以奮發(fā)向上的力量。進行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的綜??合素質評價,及時捕捉學生中的民族團結先進事跡,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二、“民族章”個體評價機制??M小學的“民族章”是由同學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是具有56個民族各個民族元??素的圖章。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和歷史足跡中,造就了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多種多樣的文字、燦爛輝煌的藝術、繽紛艷麗的服飾、多姿多彩的歌舞、??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等等,不僅為民族大家庭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情趣,也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制作民族章,同學們在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更多的了解不同民族的特點和代表性符號,包括建筑、服飾、器樂、吉祥物,??植物、動物等等,并把它們用簡單明了的線條表現出來。學校還邀請家長一起參??4
本文編號:29925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9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