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徐復觀藝術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3 10:07

  本文關鍵詞:徐復觀藝術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徐復觀(1903—1982),現(xiàn)代新儒家的重要一員,在哲學、軍事、文學、思想史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也引起中國學人的特殊興趣,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從各自角度出發(fā)對徐復觀思想的研究可謂層出不窮。徐復觀對藝術的研究,作為其新儒學體系的一部分,發(fā)端于中國藝術在現(xiàn)代藝術沖擊下所面對的挑戰(zhàn),在中國藝術最危急的時刻,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直至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正名。自其《中國藝術精神》在中國大陸出版以來,徐復觀對藝術的研究引起學人的濃厚興趣,產生很多自哲學、美學、文藝學角度出發(fā)的研究成果,但從藝術學的角度,來闡釋徐復觀對藝術本體的認知,尚未出現(xiàn),這在藝術學已經成為一個獨立門類的當下,更顯遺憾。圍繞藝術來研究徐復觀的思想,首先需要明確其思想的產生語境,另外需關注其研究藝術的方法和對藝術現(xiàn)象的認識,最終還要回到其藝術研究之于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本論文就圍繞這幾個問題展開。徐復觀對藝術的思考開始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古今、中外思想的碰撞格外激烈,如何對待傳統(tǒng)的問題成為中國人探討文化問題的共同語境,順理成章的,藝術領域如何對待傳統(tǒng)就被提上日程。徐復觀始終堅持立足傳統(tǒng)發(fā)展中國現(xiàn)代文化,所以傳統(tǒng)之于中國藝術的發(fā)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的藝術思想自然也是植根于傳統(tǒng),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所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徐復觀藝術思想的源泉。另外,徐復觀又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置于世界范圍內,以世界文化作為參照來研究中國文化的特質,這種研究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很好的輔助說明作用,當然在藝術領域,徐復觀主要通過和托爾斯泰、弗洛伊德和康德的對話來彰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審美特色。不得不說,中外傳統(tǒng)之于徐復觀的藝術思想只起到背景作用,真正促使徐復觀研究中國藝術的是時代因素,是與現(xiàn)代藝術家劉國松的現(xiàn)代藝術論戰(zhàn)。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精神”不同于徐復觀對真正藝術所具有“中國藝術精神”的要求,中國藝術也在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影響下在世界上逐漸走向邊緣,中國藝術最終走到什么地方去,徐復觀主張圍繞著“中國藝術精神”做積極的探索而非對西方先鋒藝術的模仿,其作為“守舊派”與劉國松“先求異,再求好”的創(chuàng)作觀念發(fā)生激烈碰撞,正是藝術領域內的這種“敵我矛盾”促成了他對“中國藝術精神”的探索!爸袊囆g精神”的命題并非徐復觀所創(chuàng),其開始于唐君毅,也由此可見,新儒家其他大儒之于徐復觀藝術思想的影響。徐復觀的學術研究非常注重方法,在藝術研究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徐復觀研究中國藝術,首先他把中國藝術和中國文化看成一個整體,把藝術放到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大背景中去研究,這種整體論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藝術研究的完整性。另外,運用跨文化比較的方法,通過中西對話來確定中國藝術的特色,再通過跨學科比較,通過藝術與科學、道德等的關系來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定位,然后通過“中國解釋學”,實現(xiàn)古與今的貫通。所以徐復觀研究藝術的方法相當全面,這也就決定了他研究藝術結論的普適性。最難能可貴的,徐復觀通過對繪畫的研究來研究整個中國藝術,這種“以點帶面”的研究方法,對當今“一般藝術學”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藝術原理研究是藝術學視域的核心,徐復觀對藝術原理的研究主要著眼于藝術作品、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欣賞和藝術功能四個方面,通過他的專著和相關的藝術雜文、藝術批評等,徐復觀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藝術認知,這體現(xiàn)出徐復觀一個藝術研究者的廣度和深度!爸袊囆g精神”作為徐復觀研究中國藝術的核心,嚴格來說,其并不是指“中國藝術”的精神,而是指“中國(人或事)”的“藝術精神”,“藝術精神”作為無功利的、自由的精神狀態(tài)為真正自由的人所共有,并不是藝術家的專利,所以對“中國藝術精神”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對徐復觀藝術思想的誤讀。在藝術領域,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精神”主要通過“意境”范疇來體現(xiàn),其中還涉及很多關系,比如師古與創(chuàng)新、抽象與具象等等。徐復觀的藝術思想雖然誕生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但對于當下藝術發(fā)展依然具有很好的啟發(fā),這種啟發(fā)也就是研究徐復觀藝術思想的最大價值所在。在“藝術是否走向終結”討論漸趨熱烈的當下,藝術標準問題這一本來的“隱學”逐漸被推到“顯學”的地位,藝術教育也因為對藝術認識的不明確而面臨困境。徐復觀藝術思想對當下這些問題的解決無疑在理論上給予了很好的支持,所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徐復觀藝術思想研究的價值所在,這也由徐復觀“形而中學”的思想體系所決定。作為文化學者而非藝術家的徐復觀,其藝術思想的研究固然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和對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方向的認識上,這些不足有先生自身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其生活的時代所使然。
【關鍵詞】:徐復觀 藝術思想 中國藝術精神 傳統(tǒng) 現(xiàn)代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0
【目錄】:
  • 內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緒論10-23
  • 一、研究對象及意義10-13
  • 二、研究現(xiàn)狀13-18
  • 三、需解決的問題及主要創(chuàng)新18-21
  • 四、學術定位與研究方法21-23
  • 第一章 徐復觀藝術思想的形成背景23-79
  • 第一節(jié) 徐復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23-36
  • 一、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根源24-27
  • 二、徐復觀與儒家思想:充實個性以達共性27-32
  • 三、徐復觀與道家哲學:澄汰個性以達共性32-34
  • 四、徐復觀的文人追求34-36
  • 第二節(jié) 徐復觀與西方哲學36-53
  • 一、了解西方的窗口:日本文化38-41
  • 二、徐復觀與托爾斯泰41-45
  • 三、徐復觀與弗洛伊德45-48
  • 四、徐復觀與康德48-53
  • 第三節(jié) 徐復觀與他所處的時代53-69
  • 一、徐復觀與現(xiàn)代藝術56-60
  • 二、徐復觀與劉國松為代表的“五月畫會”60-64
  • 三、徐復觀與進步論64-69
  • 第四節(jié) 徐復觀與新儒家69-79
  • 一、徐復觀與新儒家之基本思想69-74
  • 二、徐復觀與唐君毅之藝術精神74-79
  • 第二章 徐復觀研究藝術的方法79-116
  • 第一節(jié) 整體論研究方法80-89
  • 一、縱的整體性研究81-85
  • 二、橫的整體性研究85-89
  • 第二節(jié) 比較的研究方法89-101
  • 一、跨文化比較89-96
  • 二、跨學科比較96-101
  • 第三節(jié) 中國解釋學的研究方法101-110
  • 一、中國解釋學何為?101-104
  • 二、徐復觀的中國解釋學方法嘗試104-110
  • 第四節(jié) 一般藝術學研究方法110-116
  • 第三章 徐復觀藝術原理研究116-145
  • 第一節(jié) 藝術作品論116-125
  • 一、人的藝術116-121
  • 二、時代的藝術121-123
  • 三、個性的藝術123-125
  • 第二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論125-134
  • 一、藝術沖動的培養(yǎng)126-130
  • 二、藝術想象130-133
  • 三、物化傳達133-134
  • 第三節(jié) 藝術鑒賞論134-139
  • 第四節(jié) 藝術功能論139-145
  • 第四章 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精神”145-172
  • 第一節(jié)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的闡釋145-156
  • 一、藝術與藝術精神145-149
  • 二、“藝術精神”與莊子之“道”149-152
  • 三、藝術精神之于中國傳統(tǒng)藝術范疇152-156
  • 第二節(jié) 徐復觀藝術研究的兩點缺失156-163
  • 一、對現(xiàn)代藝術的批評157-161
  • 二、“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161-163
  • 第三節(jié) 與“藝術精神”相關的幾個具體問題163-172
  • 一、意境163-167
  • 二、師古與創(chuàng)新167-169
  • 三、抽象與具象169-172
  • 第五章 徐復觀藝術思想的當代意義172-199
  • 第一節(jié) 徐復觀藝術思想與藝術的終結172-181
  • 一、“藝術終結”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172-179
  • 二、中國藝術的特殊性179-181
  • 第二節(jié) 徐復觀與當今中國藝術教育181-187
  • 一、徐復觀藝術思想與專業(yè)藝術教育182-184
  • 二、徐復觀藝術思想與藝術通識教育184-187
  • 第三節(jié) 徐復觀與中國當代藝術標準問題187-199
  • 一、技術191-192
  • 二、修養(yǎng)192-194
  • 三、體驗194-196
  • 四、自由196-197
  • 五、可讀性197-199
  • 結語199-201
  • 致謝201-202
  • 參考文獻202-20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清單207

  本文關鍵詞:徐復觀藝術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75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875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dcc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