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劉宋詩風演變研究—從文學交往活動的視角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3-11-21 20:02
劉宋文學處于魏晉南北朝文學的中間階段,起著承前啟后的關(guān)鍵作用。長期以來,學者較多的是關(guān)注其中的元嘉詩歌以及謝靈運、鮑照等重點作家,或?qū)⑵浞旁谀铣、魏晉南北朝或中古文學中進行研究。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指出,劉宋詩歌的發(fā)展是由于“在上者之提倡”。此論切中劉宋詩歌發(fā)展的要害。但劉師培對劉宋詩歌只作了概括的描述,對“在上者”引領(lǐng)詩風的具體情況未作展開論述。交往會詩是劉宋詩歌的一大特色,而古今學界對此重視不足,還有很大的可探討空間。本文擬從文人交往的角度對劉宋詩歌作一全面的研究,展現(xiàn)詩歌在交往活動推動下不斷豐富的發(fā)展脈絡(luò)。本文有三個思路:一是緊承劉師培“在上者之提倡”的觀點,以主要的帝王文人的文學活動為綱,梳理“在上者”是如何引導(dǎo)和推動詩風的發(fā)展,重點圍繞緣由、方式及手段等方面展開,力求體現(xiàn)劉宋詩歌流變的客觀情況;二是將劉宋詩風的演變放在動態(tài)的交往活動中進行分析,折射發(fā)起、組織交往,形成文學群體對統(tǒng)一詩學觀念、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和轉(zhuǎn)變詩風的重要作用;三是探析劉裕、劉義隆、劉駿、劉或等帝王和謝氏家族在詩風演變中的活動和作品,發(fā)掘他們在會詩活動中的思想引領(lǐng)和風格導(dǎo)向作用。第一章主要從兩方面剖析劉宋...
【文章頁數(shù)】:23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劉宋詩歌及文學交往活動研究綜述
一、1949年以前研究歷史
二、1949年以后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劉宋詩歌及文學交往活動的研究意義
一、本研究領(lǐng)域現(xiàn)存問題
二、本論題研究價值
三、本論題研究范圍
四、本論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劉宋交往詩歌的產(chǎn)生背景
第一節(jié) 劉宋交往詩歌的發(fā)生機制
一、秉承賦詩言志的傳統(tǒng)
二、源于興觀群怨的觀念
第二節(jié) 劉宋交往詩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政治統(tǒng)治的演變制約文人生活
二、庶族寒士獲得仕進機會激勵文學創(chuàng)作
三、富庶的經(jīng)濟生活是交往的物質(zhì)保障
四、儒道釋文化交流激蕩豐富文人的思想世界
第二章 謝氏烏衣之游扭轉(zhuǎn)玄言詩風
第一節(jié) 玄言詩的困境及脫困嘗試
一、玄學與玄言詩
二、玄言詩的困境與脫困嘗試
第二節(jié) 烏衣之游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一、烏衣之游的演變始末
二、烏衣詩歌的主旨追求和風格特色
第三節(jié) 烏衣之游為玄言詩風轉(zhuǎn)變的開始
一、烏衣之游扭轉(zhuǎn)玄言詩風
二、烏衣之游轉(zhuǎn)變玄言詩風的原因
第三章 宋公戲馬臺會詩引領(lǐng)雅頌詩風
第一節(jié) 宋公劉裕的崛起與進取
一、力革士風的奮進之路
二、重視文學的思想觀念
第二節(jié) 彭城戲馬臺會詩概況
一、時代士風掃描
二、戲馬臺會詩的前后經(jīng)過
第三節(jié) 劉裕交往會詩的載道意識
一、劉裕會詩的儒學內(nèi)核
二、劉裕會詩的雅頌風格
第四章 元嘉時期多元化的雅正詩風
第一節(jié) 文帝劉義隆宴游會詩的家國情懷
一、劉義隆儒道融合的文化觀
二、劉義隆宴游會詩情結(jié)
三、劉義隆交往詩歌的雅正特征
第二節(jié) 謝靈運與“四友”的靈秀山水詩
一、謝靈運的個性人生與儒道釋圓融的思想
二、謝靈運與“四友”交往情況及山水詩創(chuàng)作
三、謝靈運游集會詩的情景理與靈秀風格
第三節(jié) 臨川王劉義慶文學團體的清雅詩歌
一、劉義慶的文藝人生
二、劉義慶文學團體會詩概況
三、劉義慶文學團體會詩的特征
第五章 大明時期的綺麗詩風
第一節(jié) 孝武帝劉駿的文學認知
一、漂泊難歸的心靈歷程
二、熱愛文義的情感訴求
第二節(jié) 大明時期文會活動考釋
一、大明文會活動總覽
二、大明文會活動的典型
第三節(jié) 大明時期會詩的綺麗特色
一、大明時期的綺麗詩風
二、大明詩風的生成原理
第六章 泰始時期的板滯詩風
第一節(jié) 明帝劉或的文化記憶
一、劉或人生的歷史沉淀
二、劉或多忌諱的文學創(chuàng)傷
第二節(jié) 泰始時期宴游會詩及詩風演變
一、劉或文會活動
二、鮑、休荊州會詩
三、劉景素文集活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劉宋時期交往詩歌統(tǒng)計表
附錄二 劉宋時期文學交往活動概覽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65884
【文章頁數(shù)】:23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劉宋詩歌及文學交往活動研究綜述
一、1949年以前研究歷史
二、1949年以后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劉宋詩歌及文學交往活動的研究意義
一、本研究領(lǐng)域現(xiàn)存問題
二、本論題研究價值
三、本論題研究范圍
四、本論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劉宋交往詩歌的產(chǎn)生背景
第一節(jié) 劉宋交往詩歌的發(fā)生機制
一、秉承賦詩言志的傳統(tǒng)
二、源于興觀群怨的觀念
第二節(jié) 劉宋交往詩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政治統(tǒng)治的演變制約文人生活
二、庶族寒士獲得仕進機會激勵文學創(chuàng)作
三、富庶的經(jīng)濟生活是交往的物質(zhì)保障
四、儒道釋文化交流激蕩豐富文人的思想世界
第二章 謝氏烏衣之游扭轉(zhuǎn)玄言詩風
第一節(jié) 玄言詩的困境及脫困嘗試
一、玄學與玄言詩
二、玄言詩的困境與脫困嘗試
第二節(jié) 烏衣之游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一、烏衣之游的演變始末
二、烏衣詩歌的主旨追求和風格特色
第三節(jié) 烏衣之游為玄言詩風轉(zhuǎn)變的開始
一、烏衣之游扭轉(zhuǎn)玄言詩風
二、烏衣之游轉(zhuǎn)變玄言詩風的原因
第三章 宋公戲馬臺會詩引領(lǐng)雅頌詩風
第一節(jié) 宋公劉裕的崛起與進取
一、力革士風的奮進之路
二、重視文學的思想觀念
第二節(jié) 彭城戲馬臺會詩概況
一、時代士風掃描
二、戲馬臺會詩的前后經(jīng)過
第三節(jié) 劉裕交往會詩的載道意識
一、劉裕會詩的儒學內(nèi)核
二、劉裕會詩的雅頌風格
第四章 元嘉時期多元化的雅正詩風
第一節(jié) 文帝劉義隆宴游會詩的家國情懷
一、劉義隆儒道融合的文化觀
二、劉義隆宴游會詩情結(jié)
三、劉義隆交往詩歌的雅正特征
第二節(jié) 謝靈運與“四友”的靈秀山水詩
一、謝靈運的個性人生與儒道釋圓融的思想
二、謝靈運與“四友”交往情況及山水詩創(chuàng)作
三、謝靈運游集會詩的情景理與靈秀風格
第三節(jié) 臨川王劉義慶文學團體的清雅詩歌
一、劉義慶的文藝人生
二、劉義慶文學團體會詩概況
三、劉義慶文學團體會詩的特征
第五章 大明時期的綺麗詩風
第一節(jié) 孝武帝劉駿的文學認知
一、漂泊難歸的心靈歷程
二、熱愛文義的情感訴求
第二節(jié) 大明時期文會活動考釋
一、大明文會活動總覽
二、大明文會活動的典型
第三節(jié) 大明時期會詩的綺麗特色
一、大明時期的綺麗詩風
二、大明詩風的生成原理
第六章 泰始時期的板滯詩風
第一節(jié) 明帝劉或的文化記憶
一、劉或人生的歷史沉淀
二、劉或多忌諱的文學創(chuàng)傷
第二節(jié) 泰始時期宴游會詩及詩風演變
一、劉或文會活動
二、鮑、休荊州會詩
三、劉景素文集活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劉宋時期交往詩歌統(tǒng)計表
附錄二 劉宋時期文學交往活動概覽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658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86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