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切小說互文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8 15:22
J.M.庫切自200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以來,其小說作品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獲得了迅速的推進。具備多重混雜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庫切,其小說文本布滿開放、多元的后現(xiàn)代因素,為研究者提供了豐富而充沛的闡釋空間,目前研究者對其小說的研究已涉及文學批評的各個方面。庫切并非一位多產(chǎn)的作家,迄今共發(fā)表16部小說,皆呈現(xiàn)出典型的互文性,且互文形式一篇一創(chuàng)新,使其小說充滿蘊藉與張力。借助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庫切小說的創(chuàng)新性表現(xiàn)于三個層面:一是庫切小說中作為文本表意策略的互文性,二是庫切小說中的互文形式創(chuàng)新及價值,三是庫切小說中互文性生成的機制和造成的文本效果。在互文性視域中,論文運用文本細讀、影響研究、平行研究和闡發(fā)研究的方法,重新審視庫切小說文本中的各種互動指涉現(xiàn)象,可以發(fā)現(xiàn)指涉背后的驅(qū)動機制、深層動因以及指涉帶來的巨大張力。論文聚焦于庫切的16部小說文本,不包括其文學評論、訪談、書信等作品。全文包括五個部分的內(nèi)容。緒論部分概述了庫切小說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狀況,重點評述了近10年來庫切小說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特點,即豐富多元的主題研究,特色各具的形式研究,并指出了國內(nèi)研究與國外研究相比的缺漏與不足,由此確...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6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他”和“他的人”
第一節(jié) 庫切小說在國外的研究
第二節(jié) 庫切小說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文研究目標與思路
第一章 庫切小說中的互文性表征
第一節(jié) 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
第二節(jié) 互文性的形式與精神
第三節(jié) 互文性視域中的庫切小說
第二章 意義的凸顯與映襯:文本的自我指涉
第一節(jié) “內(nèi)文本性”的生成與效用
第二節(jié) 情節(jié)的呼應與重復
第三節(jié) 人物的再現(xiàn)與發(fā)展
第四節(jié) 結構的分立與黏連
第五節(jié) 自我的相似與相續(xù)
第三章 意義的增殖與綿延:文本的互涉
第一節(jié) “文本間性”的生成與效用
第二節(jié) 小說題目的副文本性
第三節(jié) 人物形象的增刪變異
第四節(jié) 人物話語的性別翻轉
第五節(jié) 故事情節(jié)的移植轉換
結語 文本空間的無限開放:內(nèi)文本性與文本間性的交融
參考文獻
附錄 庫切生平大事與創(chuàng)作年表
致謝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傳小說中的自我真實與小說外的作家真實——庫切的自傳三部曲與坎尼米耶的《庫切傳》[J]. 于冬云.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5)
[2]“與狗遭遇”:論庫切《恥》中的南非動物敘事[J]. 但漢松. 外國文學評論. 2018(03)
[3]庫切《恥》中的替罪羊及其功能[J]. 李忠敏. 基督教文化學刊. 2018(01)
[4]“雅努斯”家園情結——庫切與卡魯農(nóng)場[J]. 董亮. 外語研究. 2017(05)
[5]載道還是西化:中國應有怎樣的非洲文學研究?--從庫切《!返暮笾趁裱芯空f起[J]. 蔣暉. 山東社會科學. 2017(06)
[6]從蘇珊的“實體”問題看庫切的主體觀[J]. 史菊鴻. 外國文學評論. 2016(04)
[7]中西“互文性”理論的融通及其應用[J]. 李桂奎.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6(08)
[8]《彼得堡的大師》中的懺悔與反思——基于庫切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互文性的比較研究[J]. 蔡圣勤. 江漢論壇. 2016(01)
[9]中國古典小說“互文性”三維審視[J]. 李桂奎. 求索. 2015(11)
[10]“非主流”英語文學的源與流[J]. 朱振武. 英語研究. 2014(03)
博士論文
[1]話語、性別、身體:庫切的后殖民創(chuàng)作研究[D]. 張勇.山東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12163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6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他”和“他的人”
第一節(jié) 庫切小說在國外的研究
第二節(jié) 庫切小說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文研究目標與思路
第一章 庫切小說中的互文性表征
第一節(jié) 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
第二節(jié) 互文性的形式與精神
第三節(jié) 互文性視域中的庫切小說
第二章 意義的凸顯與映襯:文本的自我指涉
第一節(jié) “內(nèi)文本性”的生成與效用
第二節(jié) 情節(jié)的呼應與重復
第三節(jié) 人物的再現(xiàn)與發(fā)展
第四節(jié) 結構的分立與黏連
第五節(jié) 自我的相似與相續(xù)
第三章 意義的增殖與綿延:文本的互涉
第一節(jié) “文本間性”的生成與效用
第二節(jié) 小說題目的副文本性
第三節(jié) 人物形象的增刪變異
第四節(jié) 人物話語的性別翻轉
第五節(jié) 故事情節(jié)的移植轉換
結語 文本空間的無限開放:內(nèi)文本性與文本間性的交融
參考文獻
附錄 庫切生平大事與創(chuàng)作年表
致謝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傳小說中的自我真實與小說外的作家真實——庫切的自傳三部曲與坎尼米耶的《庫切傳》[J]. 于冬云.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5)
[2]“與狗遭遇”:論庫切《恥》中的南非動物敘事[J]. 但漢松. 外國文學評論. 2018(03)
[3]庫切《恥》中的替罪羊及其功能[J]. 李忠敏. 基督教文化學刊. 2018(01)
[4]“雅努斯”家園情結——庫切與卡魯農(nóng)場[J]. 董亮. 外語研究. 2017(05)
[5]載道還是西化:中國應有怎樣的非洲文學研究?--從庫切《!返暮笾趁裱芯空f起[J]. 蔣暉. 山東社會科學. 2017(06)
[6]從蘇珊的“實體”問題看庫切的主體觀[J]. 史菊鴻. 外國文學評論. 2016(04)
[7]中西“互文性”理論的融通及其應用[J]. 李桂奎.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6(08)
[8]《彼得堡的大師》中的懺悔與反思——基于庫切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互文性的比較研究[J]. 蔡圣勤. 江漢論壇. 2016(01)
[9]中國古典小說“互文性”三維審視[J]. 李桂奎. 求索. 2015(11)
[10]“非主流”英語文學的源與流[J]. 朱振武. 英語研究. 2014(03)
博士論文
[1]話語、性別、身體:庫切的后殖民創(chuàng)作研究[D]. 張勇.山東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121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41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