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的歷史敘事與政治詩學
發(fā)布時間:2017-03-21 01:03
本文關鍵詞:修昔底德的歷史敘事與政治詩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修昔底德是西方經(jīng)典史學的奠基者,也是西方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以及政治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哲學家。他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不僅為后世了解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生活提供了珍貴的材料,而且還可以視為觀照和理解政治生活的一面鏡子,指引我們處理人與政治之間的良好關系。面對二十世紀以來有關修昔底德身份的論爭,本文試圖從歷史觀念、敘事藝術與政治思想三層面展開對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的研究;主張以敘事為中介進行文本闡釋,還原其特定時代的歷史觀念和政治哲學思想,進而建構一種古典政治詩學的闡釋范式。修昔底德的歷史敘事包含了真實客觀的原則,同時也呈現(xiàn)出歷史/文學敘事所具有的廣闊的政治思想內(nèi)涵。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是雅典民主制逐步崩塌、希臘文明走向衰落的標志性事件。修昔底德稱其為“偉大時代的偉大戰(zhàn)爭”,因為這場戰(zhàn)爭既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最高程度,也造就了人類生活的最大苦難。在寫作方法上,本文通過對演講辭和敘事技巧的分析,深入和系統(tǒng)地考察了修昔底德歷史寫作的特點,并揭示他在歷史寫作與文學創(chuàng)作兩方面的融合與分裂;內(nèi)容方面,正義、民主、政治領袖等問題構成了修昔底德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展現(xiàn)了他對傳統(tǒng)習俗與自然律法之沖突的思考。本文認為,修昔底德筆下的修辭與敘事不僅具有文學修飾功效,同時也是他表達其政治思想、展現(xiàn)人類政治生活基本面貌和生存困境的重要手段。全文五章,分別從歷史觀念、演講辭、文本敘事、政治思想探討了修昔底德著作及其思想的獨特價值,最后歸結(jié)為政治詩學建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古今史觀的差異指出歷史思想的歷史性特征、修昔底德的歷史理性建構范式的貢獻;其次,通過還原荷馬、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對“真實”的理解,揭示其各自思想的精神特質(zhì),進而指出修昔底德的“真實”觀蘊含著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第二章以修昔底德的文本結(jié)構與敘事藝術為主要內(nèi)容,從宏觀角度描述了修昔底德文本的悲劇式結(jié)構,并以“阿基達姆斯戰(zhàn)爭”敘事為例,挖掘其深層敘述結(jié)構特點;然后,文章具體分析了修昔底德文本中的敘事技巧:重點與盲點、突出數(shù)據(jù)、位移以及環(huán)狀特征。最后指出修昔底德的敘事與思想之間的張力。第三章詳細探討了修昔底德作品中出現(xiàn)的演講辭。從“政治的演講”和“演講的政治”兩個方面展開論證古希臘政治生活的獨特現(xiàn)象——演講與政治的合一,指出演講之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揭示了修昔底德筆下的演講辭意欲表達的政治思想。第四章重點列舉了修昔底德政治表達的三個方面:正義的脆弱、民主的缺點與雅典領袖的變化,通過文本的細讀,指出修昔底德對正義的擔憂,對民主的思慮與對美好領袖的想象。第五章提出建構“政治詩學”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通過梳理中西古典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詩學的政治維度,概括政治詩學的基本內(nèi)涵與意義所指,最后表明修昔底德的政治詩學所具有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修昔底德 歷史寫作 演講辭 敘事技巧 政治詩學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062
【目錄】:
- 致謝5-7
- 摘要7-9
- Abstract9-14
- 1 導論修昔底德與《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14-28
- 1.1 修昔底德與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14-21
- 1.1.1 修昔底德及其時代思想背景14-18
- 1.1.2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與修昔底德的作品18-21
- 1.2 國內(nèi)外的研究狀況21-26
- 1.2.1 方修昔底德研究的盛況21-25
- 1.2.2 修昔底德的中譯本與國內(nèi)的研究25-26
- 1.3 研究方法的確立與價值26-28
- 2 古今史觀與修昔底德的身份之辯28-61
- 2.1 現(xiàn)代人的歷史觀念28-38
- 2.1.1 蘭克的“歷史科學”28-32
- 2.1.2 海登·海特的“詩性歷史”32-34
- 2.1.3 現(xiàn)代人對“歷史”的建構與解構34-38
- 2.2 古希臘人的歷史思想38-48
- 2.2.1 希羅多德的“探究”38-41
- 2.2.2 修昔底德的歷史思想41-45
- 2.2.3 對亞里士多德“史—詩”論的再分析45-48
- 2.3 “真實”語境下的修昔底德48-61
- 2.3.1 荷馬和希羅多德的“真實”探析49-54
- 2.3.2 修昔底德的“真實”及其“真實敘事”54-58
- 2.3.3 “真實”的轉(zhuǎn)向與意味58-61
- 3 修昔底德的文本與敘事技巧61-82
- 3.1 文本結(jié)構的系統(tǒng)分析61-68
- 3.1.1 修昔底德的文本結(jié)構61-63
- 3.1.2 “兩個序言”及其用意63-65
- 3.1.3 “阿基達姆斯戰(zhàn)爭”的敘事結(jié)構65-68
- 3.2 修昔底德的敘事藝術68-76
- 3.2.1 數(shù)據(jù)的敘事效果68-71
- 3.2.2 戰(zhàn)爭敘事的重點71-74
- 3.2.3 敘事位移及其效果74-76
- 3.3 環(huán)狀結(jié)構的敘事技巧76-82
- 3.3.1 環(huán)狀結(jié)構與口述故事76-78
- 3.3.2 環(huán)狀結(jié)構分析78-80
- 3.3.3 環(huán)狀敘事與修昔底德的歷史觀念80-82
- 4 政治的演講與演講的政治82-112
- 4.1 城邦生活中的演講82-89
- 4.1.1 演講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82-84
- 4.1.2 演講與城邦生活的相互影響84-86
- 4.1.3 演講的使用與濫用86-89
- 4.2 修昔底德筆下的演講辭89-99
- 4.2.1 修昔底德撰寫演講辭的原則89-91
- 4.2.2 修昔底德筆下演講辭的類型與分布91-95
- 4.2.3 演講的德性——以阿基達姆斯的演講為例95-99
- 4.3 修昔底德演講辭的政治意味99-112
- 4.3.1 相似演講與雅典的帝國邏輯100-104
- 4.3.2 密提林事件的言行相悖104-108
- 4.3.3 戰(zhàn)爭中的言辭108-112
- 5 修昔底德的敘事與政治表達112-140
- 5.1 修昔底德對“正義”的擔憂112-120
- 5.1.1 愛皮丹努斯事件:正義與利益的較量112-115
- 5.1.2 米洛斯對話:正義與現(xiàn)實的對抗115-117
- 5.1.3 正義的脆弱性117-120
- 5.2 修昔底德筆下的雅典領袖120-130
- 5.2.1 “第一公民”——伯里克利120-124
- 5.2.2 “最有影響力的人”——克里昂124-127
- 5.2.3 “審慎的老者”——尼基厄斯127-130
- 5.3 修昔底德對“民主”的思慮130-140
- 5.3.1 民主的高尚與丑陋130-133
- 5.3.2 赫爾墨斯事件133-136
- 5.3.3 “最好的政體”136-140
- 6 政治詩學與修昔底德的啟示140-154
- 6.1 “政治”的必要與重要140-144
- 6.1.1 “政治”的自然起源140-141
- 6.1.2 “政治”與“好生活”141-144
- 6.2 政治詩學及其價值144-151
- 6.2.1 何為政治詩學144-146
- 6.2.2 中國古典政治詩學的展開146-148
- 6.2.3 西方古典政治詩學的展開148-151
- 6.3 修昔底德政治詩學的啟示151-154
- 6.3.1 敘事的價值——政治觀照151-152
- 6.3.2 修昔底德政治詩學的意圖152-154
- 參考文獻154-1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新;江睿杰;;真與用:關于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的問答[J];江海學刊;2011年05期
2 陳中梅;“投竿也未遲”——論秘索思[J];外國文學評論;199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志雄;亞里士多德的古典敘事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白春曉;苦難與偉大:修昔底德視野中的人類處境[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修昔底德的歷史敘事與政治詩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87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25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