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考驗:“百分之百美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本文關(guān)鍵詞:自由的考驗:“百分之百美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百分之百美國主義 自由 一戰(zhàn) 美國 移民同化
【摘要】:歷史研究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地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并發(fā)現(xiàn)事件所蘊含的意義,提供新的知識和新看法。本文在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礎(chǔ)上,以美國一戰(zhàn)前后“百分之百美國主義”同化理念為載體,通過對德裔、意大利裔、華人的實證研究,來透視實踐中美國“自由”范圍的伸縮,以及美國憲法所賦予的“自由”權(quán)利在實踐中的限度。 第一章中,筆者主要分析“百分之百美國主義”同化理念產(chǎn)生的歷史語境,認為,在美國歷史上的同化理論始終帶有盎格魯-撒克遜中心主義的色彩,但同化的進程并不具有強制性,而美國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以及美利堅民族的基本成型與“他者”意識的覺醒,促使美國社會對移民的同化模式由“自然同化”向“強制同化”轉(zhuǎn)變。 在第二章,筆者先介紹了此前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移民同化理論:“盎格魯歸同論”和“熔爐論”,認為“盎格魯歸同論”是一種明顯的帶有歧視性、具有種族中心主義色彩的理論,,而“熔爐論”則是一種各族裔在相互尊重的平等基礎(chǔ)之上,融合為一種新型“美國人”的移民族裔同化理論!鞍俜种倜绹髁x”事實上是“盎格魯歸同論”的一種極端形式,即要求移民斬斷母國文化之根,徹底的融入到以盎格魯-薩克遜文化為主的美國主流社會之中。而作為這一里理念的實踐則是一戰(zhàn)期間的“百分之百美國化”。 第三章通過解讀“百分之百美國主義”實踐前非官方組織,企業(yè)和政府對移民同化的努力,認為以赫爾會所為代表的民間組織,所采取的同化策略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然同化過程,移民參與相對積極,同化的效果也較好。而以夜校教育為例的政府同化努力具有自己的特性,從表面上看,它屬于一種自然同化,參與自愿,來去自由。但是,從教學內(nèi)容上看卻往往具有強制性,試圖將美國主流文化強加給移民。其對移民的同化效果不佳。 第四章到第六章筆者以個案研究來透視不同移民群體,如德裔、意大利移民和華人在“百分之百美國主義”實踐下的體驗。在這三個群體中,彼此間經(jīng)歷存在巨大的差異。德裔移民一向被認為是同化的典范,其文化和語言都受到美國主流社會的尊重,但是歐洲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德裔移民對德國的支持,使得這一認識打上問號!鞍俜种倜绹髁x”正是針對德裔移民對母國的支持與情感而提出的移民族裔同化理論,德裔移民所受的沖擊和影響也就越大。吊詭的是,這一時期的歐洲其他移民,尤其是受到歧視的東歐和南歐移民,如意大利移民,反而受到美國主流的接納,并在一戰(zhàn)的進程中迅速實現(xiàn)美國化。但是,通過對意大利移民群體的個案分析,發(fā)現(xiàn)這種一戰(zhàn)特殊情況下美國主流社會對意大利移民的寬容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華人的經(jīng)歷又是另一番圖景。自19世紀中期始,美國社會通過排華話語建構(gòu),于1882年通過《排華法》。自此,華人被排斥在可歸化的移民之外,盡管一戰(zhàn)期間也有極少數(shù)華人歸化為美國公民,但總體而言,此時的華人已不在“美國化”運動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因而“百分之百美國主義”并沒有對其產(chǎn)生實質(zhì)影響。如此看來,似乎不應該將華人納入本研究的考慮范圍。事實上,沒有關(guān)系也是一種關(guān)系,他恰恰反映了美國華人移民后裔所應該享有的美國“自由”缺失,以及美國主流對華人存在的忽視!鞍俜种倜绹髁x”不將華人考慮在內(nèi),并不表明華人已經(jīng)融入美國文化,而是暗示美國社會試圖通過禁止華人歸化和入境而達到將華人逐出美國之目的。 本文的最后是整篇文章的總結(jié)。本文拋棄了以往的那種前言后語不相對等的寫作模式,而是將文章的最后結(jié)論部分上升到幾乎與前面每一章對等的篇幅,并進一步分析“同化”、“美國化”與“美國人”的內(nèi)涵及彼此關(guān)系。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71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茂信;1860~1920年外來移民對美國城市化的影響[J];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05期
2 王恩銘;也談美國多元文化主義[J];國際觀察;2005年04期
3 余志森;試論美國文化多元性的成因與特征[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王立新;試論美國人中國觀的演變(18世紀—1950)[J];世界歷史;1998年01期
5 王立新;試論美國對中國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的反應和政策[J];世界歷史;1999年04期
6 吳金平;美國華僑與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0年01期
7 潮龍起;胡曉攀;;試析早期美國華僑社會的鴉片問題(1848-1943)[J];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8 王立新;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抵制美貨運動[J];歷史研究;2000年01期
9 王立新;美國國家認同的形成及其對美國外交的影響[J];歷史研究;2003年04期
10 彭小瑜;羅馬天主教語境中的美國歷史和民族——奧雷斯蒂斯·布朗森論移民的美國化[J];歷史研究;200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歐陽貞誠;1965年以來美國的外來移民及其經(jīng)濟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863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118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