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J亞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較病理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29 23:42
本文關鍵詞: ALV-J 腫瘤相關基因 致病性 比較病理學 出處:《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我國早期流行的ALV-J主要致肉雞髓樣細胞瘤,其靶細胞主要為骨髓細胞。而后來流行的致蛋雞血管瘤型ALV-J則對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多種組織細胞有親嗜致瘤特性,引起多種組織腫瘤,常發(fā)生混合型腫瘤。致蛋雞血管瘤型ALV-J與早期致肉雞髓樣細胞瘤型ALV-J感染肉雞時是否表現(xiàn)相同的致病特性及致瘤機制?在感染肉雞雞胚成纖維細胞(R-CEF)時,病毒增殖及細胞分子病理學反應上有無明顯差異?有待于試驗驗證。本研究將分離于不同年代、不同品種、不同致瘤表型及基因結構存在一定差異的兩株ALV-J(NX0101、HN10PY01)分別接種R-CEF建立細胞感染模型,比較研究病毒增殖及細胞腫瘤相關基因表達的異同。再將兩株ALV-J分別人工接種AA父母代肉雞雞胚,建立動物感染模型,定期剖殺試驗雞,比較研究試驗雞的病毒感染狀態(tài)、致病性及腫瘤相關基因表達情況。體外實驗結果表明,兩毒株分別感染R-CEF后,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ALV群特異性抗原p27均呈陽性,且HN10PY01感染組顯著高于NX0101感染組(P0.05)。HN10PY01感染組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病毒TCID50顯著高于NX0101感染組(P0.05)。熒光定量結果表明,兩毒株感染R-CEF后,抑癌基因p53、p16 mRNA轉錄水平顯著升高,原癌基因c-myc、c-myb的表達均顯著升高,感染后期凋亡基因Bcl-2顯著高表達。兩毒株相比,感染后在第1、2、7d,NX0101感染組p53 mRNA轉錄水平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P0.05);感染前期,NX0101感染組p16 mRNA轉錄水平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P0.05),感染后期,HN10PY01感染組顯著高于NX0101感染組(P0.05);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兩感染組c-myc、c-myb和Bcl-2基因mRNA轉錄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體內實驗結果表明,兩感染組泄殖腔拭子p27陽性率均為100%,NX0101感染組p27數(shù)值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P0.05);兩感染組病毒血癥均為陽性,5W后,NX0101感染組病毒血癥數(shù)值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P0.05)。兩感染組血清ALV-J抗體陰性,感染雞免疫耐受。NX0101感染組死亡率30%,致瘤率45%,誘發(fā)髓樣細胞瘤4例,淋巴細胞瘤1例,髓樣細胞瘤與纖維肉瘤混合型腫瘤3例,髓樣細胞瘤、血管瘤和纖維肉瘤混合型腫瘤1例;HN10PY01感染組死亡率20%,致瘤率35%,誘發(fā)血管瘤3例,髓樣細胞瘤1例、髓樣細胞瘤和纖維肉瘤混合瘤、淋巴肉瘤和纖維肉瘤混合型腫瘤各1例。兩感染組ND和AIV-H9抗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感染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感染雞平均體重、胸腺、法氏囊發(fā)育指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感染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組顯著低于HN10PY01感染組(P0.05)。熒光定量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兩感染組雞只各器官組織中p53基因mRNA轉錄水平顯著升高(P0.05),兩感染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組骨髓、肝臟、肺臟組織中p53 mRNA轉錄水平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P0.05),經測序證實高表達的p53基因主要為突變型,多為點突變,感染后期血清p53蛋白及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感染組差異不顯著(P0.05);兩感染組雞只心臟p16基因低表達(P0.05),感染前期肝臟低表達后期失表達,其他各器官組織失表達;原癌基因c-myc顯著高表達(P0.05),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組肝臟c-myc mRNA轉錄水平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在其他各器官組織中差異不顯著(P0.05);原癌基因c-myb未見明顯變化(P0.05);凋亡基因Bcl-2 mRNA轉錄水平顯著升高(P0.05),兩感染組差異不顯著(P0.05);兩感染組VEGF及其受體基因mRNA轉錄水平顯著高表達(P0.05),兩感染組差異不顯著(P0.05);兩感染組HSP70基因顯著高表達(P0.05),兩感染組差異不顯著(P0.05)。血清中HSP60、HSP70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感染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組顯著高于HN10PY01感染組(P0.05);感染前期,兩感染組血清HSP90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感染組差異不顯著(P0.05)。體外試驗比較研究表明,兩毒株感染R-CEF后病毒的復制能力及毒力有明顯差異,腫瘤相關基因表達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表達一致;體內試驗結果表明兩毒株的感染狀態(tài)、致病性、致瘤表型及致瘤機制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綜合評價HN10PY01毒株在R-CEF上的感染復制能力強于NX0101毒株,而AA父母代肉雞對NX0101毒株更為易感,NX0101感染組死亡率及致瘤率更高,以髓樣細胞瘤為主,而HN10PY01感染組以血管瘤為主。兩毒株體內外感染復制能力不同,致瘤表型存在明顯差異,但腫瘤相關基因異常表達上基本一致。本研究為探討宿主遺傳背景對ALV-J感染致瘤作用的影響、ALV-J宿主范圍擴大以及致瘤表型演變的分子病理學機制提供一定的理論價值。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58.31
,
本文編號:14746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1474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