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嵴軟骨移植矯正單側唇裂鼻畸形的臨床應用和效果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06:35
目的:探討利用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修復單側唇裂鼻畸形的臨床應用,并應用手持式三維掃描儀進行效果評價,探討新型評價手段在唇裂鼻畸形的應用。方法: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單側唇裂鼻畸形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齡為12.5歲,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裂側鼻翼外展,鼻穹隆塌陷,鼻基底發(fā)育不良,鼻小柱攣縮變短,口鼻瘺,鼻背偏斜、牙槽嵴裂等。本科室利用自體髂嵴軟骨移植矯正唇裂鼻畸形,使用手持式三維掃描儀掃描患者術前、術后六個月的面部形態(tài),結合Geomagic Studio軟件工程對掃描獲取的數(shù)據(jù)進行建模并測量,將術前、術后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評價采用髂嵴軟骨移植矯正唇裂鼻畸形的手術效果。結果:使用髂嵴軟骨移植修復唇裂鼻畸形,術后鼻部形態(tài)改善明顯,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表示滿意。手持式三維掃描儀結合逆向工程軟件Geomagic Studio可以快捷準確的測量唇裂鼻畸形的各項指標,對手術效果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1.利用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修復唇裂鼻畸形,具有良好的手術效果。2.三維掃描儀應用于顱頜面畸形的數(shù)據(jù)測量操作便捷,準確性高,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章來源】:蚌埠醫(yī)學院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3.7鼻翼外展
9三、結果切口均一期愈合,軟骨供區(qū)輕度疼痛,術后三天左右可下床活動,無神經(jīng)損傷、骨折、傷口裂開等并發(fā)癥,口鼻瘺切口無感染發(fā)生。隨訪1個月至6個月,術后鼻中隔偏曲、雙側鼻孔不對稱、鼻翼外展、牙槽突裂畸形等得到有效的改善,有1例患者白唇部位瘢痕較明顯,建議定期激光治療。另有一例患者術后七天鼻翼、鼻基底抬高效果維持較好,而后續(xù)隨訪發(fā)現(xiàn)裂側鼻整體后退,究其原因可能與松質骨吸收較多有關,其他患者均表示滿意,采集了鼻部形態(tài)相關的指標數(shù)據(jù),詳見第二章。典型病例如下:典型病例一、患者石某某,12歲,鼻小柱基底偏向右側,攣縮明顯,鼻尖偏向左側,左側鼻翼塌陷,左側鼻基底凹陷,鼻翼緣刻痕畸形明顯,左側牙槽嵴存在裂隙,白唇瘢痕明顯,技術路線:鼻小柱基底倒“V”切口,鼻中隔軟骨尾緣、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游離并復位,取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于鼻中隔、裂側鼻翼、鼻尖、鼻梁,雙側鼻翼穹隆懸吊抬高裂側鼻翼,顆粒狀松質骨移植于牙槽嵴裂隙及梨狀孔上方改善凹陷,白唇瘢痕予以切除。術后獲得良好的效果(圖1-6)。圖1-6二、患者王某,13歲,鼻小柱基底偏向左側,鼻尖偏向左側,右側鼻孔橫置,右側鼻翼基底明顯凹陷,右側鼻翼外展,右側牙槽嵴存在裂隙,鼻小柱短縮明顯,
技術路線:鼻小柱基底倒“V”切口,游離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與鼻中隔軟骨的聯(lián)系,打斷鼻中隔軟骨與上頜骨連接并復位,取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于鼻中隔、右側鼻翼,雙側鼻翼穹隆懸吊,于鼻尖移植盾牌形軟骨。將顆粒狀松質骨移植于牙槽嵴裂隙及梨狀孔上方改善凹陷,術后鼻畸形獲得明顯改善(1-7)。圖1-7三、患者蔡某某,12歲,鼻小柱基底向左偏斜,并有明顯短縮,左側鼻翼緣塌陷,左側鼻翼基底明顯凹陷,左側牙槽嵴存在裂隙,技術路線:鼻小柱基底倒“v”切口,松解雙側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與鼻中隔軟骨的聯(lián)系,取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于鼻中隔與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之間,移植軟骨于左側鼻翼,懸吊雙側鼻翼穹隆,于鼻尖移植盾牌形軟骨,將顆粒狀松質骨移植于牙槽嵴裂隙及梨狀孔上方改善凹陷,術后雙側鼻孔對稱性良好,外觀明顯改善(圖1-8)。10
本文編號:3530123
【文章來源】:蚌埠醫(yī)學院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3.7鼻翼外展
9三、結果切口均一期愈合,軟骨供區(qū)輕度疼痛,術后三天左右可下床活動,無神經(jīng)損傷、骨折、傷口裂開等并發(fā)癥,口鼻瘺切口無感染發(fā)生。隨訪1個月至6個月,術后鼻中隔偏曲、雙側鼻孔不對稱、鼻翼外展、牙槽突裂畸形等得到有效的改善,有1例患者白唇部位瘢痕較明顯,建議定期激光治療。另有一例患者術后七天鼻翼、鼻基底抬高效果維持較好,而后續(xù)隨訪發(fā)現(xiàn)裂側鼻整體后退,究其原因可能與松質骨吸收較多有關,其他患者均表示滿意,采集了鼻部形態(tài)相關的指標數(shù)據(jù),詳見第二章。典型病例如下:典型病例一、患者石某某,12歲,鼻小柱基底偏向右側,攣縮明顯,鼻尖偏向左側,左側鼻翼塌陷,左側鼻基底凹陷,鼻翼緣刻痕畸形明顯,左側牙槽嵴存在裂隙,白唇瘢痕明顯,技術路線:鼻小柱基底倒“V”切口,鼻中隔軟骨尾緣、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游離并復位,取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于鼻中隔、裂側鼻翼、鼻尖、鼻梁,雙側鼻翼穹隆懸吊抬高裂側鼻翼,顆粒狀松質骨移植于牙槽嵴裂隙及梨狀孔上方改善凹陷,白唇瘢痕予以切除。術后獲得良好的效果(圖1-6)。圖1-6二、患者王某,13歲,鼻小柱基底偏向左側,鼻尖偏向左側,右側鼻孔橫置,右側鼻翼基底明顯凹陷,右側鼻翼外展,右側牙槽嵴存在裂隙,鼻小柱短縮明顯,
技術路線:鼻小柱基底倒“V”切口,游離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與鼻中隔軟骨的聯(lián)系,打斷鼻中隔軟骨與上頜骨連接并復位,取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于鼻中隔、右側鼻翼,雙側鼻翼穹隆懸吊,于鼻尖移植盾牌形軟骨。將顆粒狀松質骨移植于牙槽嵴裂隙及梨狀孔上方改善凹陷,術后鼻畸形獲得明顯改善(1-7)。圖1-7三、患者蔡某某,12歲,鼻小柱基底向左偏斜,并有明顯短縮,左側鼻翼緣塌陷,左側鼻翼基底明顯凹陷,左側牙槽嵴存在裂隙,技術路線:鼻小柱基底倒“v”切口,松解雙側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與鼻中隔軟骨的聯(lián)系,取自體髂嵴軟骨移植于鼻中隔與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之間,移植軟骨于左側鼻翼,懸吊雙側鼻翼穹隆,于鼻尖移植盾牌形軟骨,將顆粒狀松質骨移植于牙槽嵴裂隙及梨狀孔上方改善凹陷,術后雙側鼻孔對稱性良好,外觀明顯改善(圖1-8)。10
本文編號:35301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530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