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I、NLR、PLR和LMR在同步放化療宮頸癌患者療效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12-30 09:26
目的:探討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進行同步放化療的宮頸癌患者療效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方法:本研究納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四川省腫瘤醫(yī)院確診并完成根治性同步放化療的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共394例,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及隨訪信息。利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約登(Youden)指數(shù)確定血液學指標對患者療效及預后預測的最佳截斷值,比較各個指標的預測能力,并據(jù)此對患者進行分組,組間比較各臨床特征的差異性。應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檢驗分析比較各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總生存期(overall s...
【文章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有效組與無效組PNI、NLR、PLR、LMR分布
西南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7-以血液學指標為檢驗變量,放化療療效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患者的ROC曲線,并根據(jù)約登指數(shù)確定相關指標最佳截斷值,PNI的最佳截斷值為48.65,AUC為0.689(P=0.002),敏感性80.65,特異性62.96,95%CI為0.247-0.587。LMR的最佳截斷值為4.07,AUC為0.670(P=0.001),敏感性67.85,特異性62.96,95%CI為0.123-0.408(圖2)。而NLR(AUC=0.606,截斷值4.27,P=0.0684),PLR值(AUC=0.598,截斷值152.13,P=0.09)。圖2PNI、LMR預測療效的ROC曲線根據(jù)AUC及P值,將患者分為高PNI組與低PNI組、高LMR組與低LMR組,采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對可能影響患者療效的臨床危險因素如腫瘤分期、病理類型、病灶大小等進行組間分析。淋巴結轉移情況、病理類型、民族、合并疾并KPS評分、BMI指數(shù)在PNI分組及LMR分組之間均無明顯
PNI分組的OS情況(1:PNI≤49.5,2:PNI>49.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對老年病人肝癌切除術后腹腔感染預測價值研究[J]. 李超,苗潤晨,張靖垚,劉昌.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9(06)
[2]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對宮頸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 馬苗苗,古麗米拉木·艾熱提,楊杰,馬玉花,張澤高,祁小麗,普拉提·努爾別克. 腫瘤學雜志. 2019(05)
[3]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比值對宮頸癌患者的預后價值研究[J]. 張維維,張盛,嚴沁,張正偉,何朗.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9(20)
[4]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和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對乙肝相關性肝癌切除的預后意義[J]. 王少虎,曹毅,張浩洋,陳璨,朱絮,蔡秋程,呂立志,江藝.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7 (05)
[5]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在原發(fā)性肝癌肝切除患者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 鄧巖,王志鑫,苗潤晨,陳偉,周延巖,吳云樺,畢建斌,曲凱,劉昌.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6(13)
[6]術前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值在結直腸癌預后中的意義[J]. 王戰(zhàn)波,王勇,阮翊.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6(06)
[7]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在結直腸癌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 曹祥龍,趙剛,余濤,肖剛.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5(03)
[8]結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血小板和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 蔡東焱,吳小紅,洪婷婷,張穎,茆勇,華東.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4 (12)
[9]術前外周血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 山長平,夏重升,楊婭,王軍業(yè),蘇修軍. 中國腫瘤臨床. 2014(21)
[10]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比例與淋巴結轉移觀察[J]. 楊瑞峰,張艷.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1 (05)
本文編號:2947410
【文章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有效組與無效組PNI、NLR、PLR、LMR分布
西南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7-以血液學指標為檢驗變量,放化療療效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患者的ROC曲線,并根據(jù)約登指數(shù)確定相關指標最佳截斷值,PNI的最佳截斷值為48.65,AUC為0.689(P=0.002),敏感性80.65,特異性62.96,95%CI為0.247-0.587。LMR的最佳截斷值為4.07,AUC為0.670(P=0.001),敏感性67.85,特異性62.96,95%CI為0.123-0.408(圖2)。而NLR(AUC=0.606,截斷值4.27,P=0.0684),PLR值(AUC=0.598,截斷值152.13,P=0.09)。圖2PNI、LMR預測療效的ROC曲線根據(jù)AUC及P值,將患者分為高PNI組與低PNI組、高LMR組與低LMR組,采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對可能影響患者療效的臨床危險因素如腫瘤分期、病理類型、病灶大小等進行組間分析。淋巴結轉移情況、病理類型、民族、合并疾并KPS評分、BMI指數(shù)在PNI分組及LMR分組之間均無明顯
PNI分組的OS情況(1:PNI≤49.5,2:PNI>49.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對老年病人肝癌切除術后腹腔感染預測價值研究[J]. 李超,苗潤晨,張靖垚,劉昌.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9(06)
[2]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對宮頸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 馬苗苗,古麗米拉木·艾熱提,楊杰,馬玉花,張澤高,祁小麗,普拉提·努爾別克. 腫瘤學雜志. 2019(05)
[3]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比值對宮頸癌患者的預后價值研究[J]. 張維維,張盛,嚴沁,張正偉,何朗.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9(20)
[4]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和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對乙肝相關性肝癌切除的預后意義[J]. 王少虎,曹毅,張浩洋,陳璨,朱絮,蔡秋程,呂立志,江藝.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7 (05)
[5]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在原發(fā)性肝癌肝切除患者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 鄧巖,王志鑫,苗潤晨,陳偉,周延巖,吳云樺,畢建斌,曲凱,劉昌.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6(13)
[6]術前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值在結直腸癌預后中的意義[J]. 王戰(zhàn)波,王勇,阮翊.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6(06)
[7]預后營養(yǎng)指數(shù)在結直腸癌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 曹祥龍,趙剛,余濤,肖剛.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5(03)
[8]結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血小板和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 蔡東焱,吳小紅,洪婷婷,張穎,茆勇,華東.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4 (12)
[9]術前外周血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 山長平,夏重升,楊婭,王軍業(yè),蘇修軍. 中國腫瘤臨床. 2014(21)
[10]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比例與淋巴結轉移觀察[J]. 楊瑞峰,張艷.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1 (05)
本文編號:29474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9474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