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臨床效果觀察
本文關鍵詞: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臨床效果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采用三尖瓣成形術同期治療繼發(fā)于左心系統(tǒng)瓣膜病的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觀察其是否有助于減少左心系統(tǒng)瓣膜病變術后輕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發(fā)生。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科連續(xù)對410例聯(lián)合瓣膜病患者施行外科治療,以三尖瓣瓣環(huán)內徑≥40mm、三尖瓣中重度反流、三尖瓣輕度反流伴肺動脈收縮壓≥60mmHg(或肺動脈平均壓≥40mmHg)且上述三點至少符合其一為篩選標準,選擇其中合并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183例患者納入觀察研究。男77例,女106例。年齡15~73(53.98±10.54)歲。三尖瓣瓣環(huán)內徑27~52(36.38±5.04)cm;三尖瓣中度反流70例,重度反流57例,輕度反流伴肺動脈收縮壓≥60mmHg(或肺動脈平均壓≥40mmHg)56例。射血分數(shù)0.29~0.80(0.60±0.09),胸心比值0.4~0.9(0.63±0.08)。房顫心律134例,竇性心律22例,房撲心律3例,房早心律4例,室早心律3例。三尖瓣成形術采用人工瓣環(huán)植入法作為三尖瓣成形最主要方法,極個別病例分別采用Kay’s成形法和De Vega成形法。術后定期隨訪3個月及6個月完成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全組3例死亡。其余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出院,無明顯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訪均定期完成相關復查。患者術前和術后比較,右室內徑(36.38±5.04)vs(27.60±4.25)mm、左房內徑(56.40±12.34)vs(47.57±10.23)mm、三尖瓣瓣環(huán)徑(36.38±5.04)vs(31.09±1.22)mm明顯縮小(P0.01),射血分數(shù)(0.60±0.09)vs(0.57±0.08)、胸心比值(0.63±0.08)vs(0.61±0.06)、三尖瓣反流速度(3.61±3.07)vs(2.44±0.39)m/s、肺動脈收縮壓(58.91±18.21)vs(34.69±8.37)mmHg明顯降低,三尖瓣反流程度明顯改善(P0.01),右房前后徑(65.27±14.03)vs(65.04±13.86)mm、右房左右徑(47.45±9.87)vs(47.33±9.75)mm未見明顯改變(P0.05)。結論: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出現(xiàn)三尖瓣瓣環(huán)擴大、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和三尖瓣輕度反流伴肺動脈高壓者符合瓣膜成形手術適應癥,三尖瓣環(huán)植入治療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效果好,對提高遠期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聯(lián)合瓣膜病 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 三尖瓣成形術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54.2
【目錄】: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資料和方法12-16
- 1. 一般資料12-14
- 2. 方法14-16
- 2.1 體外循環(huán)方法14
- 2.2 手術方法14-15
- 2.3 統(tǒng)計學處理15-16
- 結果16-18
- 討論18-26
- 結論26-27
- 參考文獻27-30
- 綜述30-42
- 參考文獻38-4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42-43
- 致謝43-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雙菲;黃嵐;武曉靜;;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臨床意義及長期預后[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4年02期
2 Messika Zeitoun D. ,Thomson H. ,Bellamy M. ,M. Enriquez Sarano,陳云茹;連枷狀瓣葉引起的三尖瓣反流的內科和外科治療結局[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心臟病學分冊);2005年02期
3 徐業(yè)成;;三尖瓣血流E波峰值速度與三尖瓣反流程度相關[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7年01期
4 朱鵬;肖錫俊;唐紅;袁宏聲;錢永軍;魏東明;;以三尖瓣瓣環(huán)徑作為三尖瓣成形手術指征的初步臨床觀察[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8年04期
5 蔣旭華;李新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的病因、預后及影像學評估[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9年06期
6 吳慧穎;楊桂林;許日昊;朱志成;王天策;張署東;柳克祥;;三尖瓣隔瓣重建術在心內膜墊缺損矯治術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1年06期
7 陳章強;;球囊擴張對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1年S1期
8 楊志英;魏素霞;鄭浩;周偉利;李旭峰;劉蕾;張亞麗;;實時三維超聲在三尖瓣病變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心臟雜志;2012年01期
9 毛志福,高尚志,,林道明,涂仲凡,姚震;37例三尖瓣病變的外科治療[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1994年03期
10 陳瑞;劉彩霞;米燕萍;李亞蕊;唐偉椿;;膜周部室間隔缺損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機制探討[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石成;安雪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患者合并三尖瓣反流影響因素的超聲心動圖研究[A];第九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蔣國平;;超聲探討小兒三尖瓣后瓣和前瓣下移的參照結構[A];2011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蔣國平;;超聲探討小兒三尖瓣后瓣和前瓣下移的參照結構[A];2012年浙江省醫(y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心胸外科學組學術會議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臟病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趙冰;劉煜昊;;封堵治療膜周部室間隔缺損對三尖瓣反流的影響[A];中國心臟大會(CHC)2011暨北京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劉夏天;魯建興;張麗瓊;石鵬;王華;池科佳;紀蓉;夏佳;;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瓣環(huán)形態(tài)及功能的初步研究[A];2012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梅舉;鮑春榮;丁芳寶;張韞佼;葉森;謝曉;;經(jīng)右房切開三尖瓣行室缺修補術的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中華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冊[C];2007年
7 鄭娟;張靜;劉棟;;超聲心動圖檢測胎兒三尖瓣反流的臨床意義[A];全國第十三屆心臟學會、第十六屆心功能專業(yè)委員會和《心臟雜志》編委會聯(lián)合學術大會會議紀要[C];2013年
8 鄭亮承;孫成超;;左心瓣膜病伴三尖瓣反流的治療[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齊建川;張澤偉;;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療(綜述)[A];2012年浙江省醫(y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心胸外科學組學術會議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臟病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10 孫曉剛;胡盛壽;宋云虎;董超;;8例心內直視手術后三尖瓣置換臨床研究[A];全國心臟瓣膜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朱鐵源;繼發(fā)性三尖瓣反流的術中量化干預指征[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白元;經(jīng)導管帶瓣膜三尖瓣支架的研制和動物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潘廣玉;三尖瓣成形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瑞忠;三尖瓣置換圍術期處理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李亮;在體房室瓣測量及對房室瓣手術的指導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郭亞周;胎兒三尖瓣反流超聲心動圖特征與先天性心臟病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戰(zhàn)鴻雁;中晚期妊娠胎兒肺動脈射血加速時間測定及其臨床意義[D];山東大學;2015年
5 劉清華;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臨床效果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朱鵬;以三尖瓣瓣環(huán)徑作為三尖瓣成形手術指征的初步臨床觀察[D];四川大學;2007年
7 梁麗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血液動力學研究與臨床[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熊華強;胸壓對三尖瓣反流速度和肺動脈壓測定影響的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9 張彥;風濕性二尖瓣病變相關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劉志芳;三尖瓣人工軟環(huán)成形術的臨床應用[D];南昌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臨床效果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63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8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