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技術治療安氏Ⅰ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
本文關鍵詞:PASS技術治療安氏Ⅰ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運用PASS矯治技術治療安氏I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的錯牙合畸形矯治前后磨牙支抗的控制情況。材料和方法:選取大連市奧索口腔醫(yī)療有限公司金州門診部2013年7月收治的安氏I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錯牙合畸形的女性患者一例,年齡11周歲,漢族。面部左右基本對稱,直面型,左、右側磨牙中性關系,上頜擁擠10mm,下頜擁擠6mm,13、23唇向低位。使用Ortho Technology(OT)Sensation托槽結合PASS矯治技術采取減數(shù)4顆第一雙尖牙的矯治計劃對該病例進行治療。結果:經(jīng)過14個月的矯治療程,患者牙列排列整齊,磨牙及尖牙I類關系,覆牙合、覆蓋正常,側貌良好。將患者矯治前后的頭顱側位片進行結構重疊,顱底重疊可見:上下頜骨無明顯旋轉(zhuǎn),垂直向控制良好。并進行草杷分析定量的發(fā)現(xiàn)上磨牙近中移動2.5mm,下磨牙近中移動2mm,均小于拔牙間隙的1/4,達到了強支抗控制的效果,因此上下磨牙在治療過程中支抗均控制良好。又通過對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分析,可以直觀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矯治:上、下磨牙近中移動,略微后傾,但移動量均未超過拔牙間隙的1/4,進一步說明上下磨牙的支抗控制良好。另外將矯治前后的X線頭影測量進行對比我們還發(fā)現(xiàn):FMA無明顯變化,提示垂直向控制良好;Z角增加3°,提示側貌良好。矯治后的全口曲面斷層片效果如下:牙根平行,未見明顯吸收,牙周組織未見異常。結論:對于安氏I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錯牙合畸形的患者,運用PASS矯治技術,既可以有效的控制傳統(tǒng)頰管引起的磨牙支抗喪失的缺陷,又可以避免自然生長引起的生理性支抗的丟失,從而達到了強支抗控制。PASS矯治技術無需其他口內(nèi)或者口外裝置增強支抗,使矯治程序得以優(yōu)化。
【關鍵詞】:PASS矯治技術 XBT頰管 磨牙支抗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83.5
【目錄】: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材料和方法12-16
- 1.病例來源12
- 2.臨床資料12-15
- 2.1 病例基本情況12
- 2.2 臨床檢查12-13
- 2.3 模型分析13
- 2.4 Bolton指數(shù)分析13-14
- 2.5 影像學檢查14-15
- 2.6 Tweed全牙列間隙分析15
- 3.診斷15
- 4.問題列表15
- 5.矯治目標15
- 6.矯治方案設計15
- 7.治療過程中使用材料15-16
- 8.治療過程16
- 結果16-18
- 1.矯治結果16-17
- 2.治療前后X線頭影測量分析17
- 3.矯治前后結構重疊分析17
- 3.1 顱底重疊(見圖 10)17
- 3.2 上頜重疊(見圖 11)17
- 3.3 下頜重疊(見圖 12)17
- 4.草杷分析(見圖 13)17-18
- 5.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分析(見圖 14)18
- 討論18-22
- 1.尖牙低位的形成包含以下幾個因素18
- 2.矯治方案的選擇18-19
- 3、PASS矯治技術特點19-20
- 4.PASS技術的力學分析20-21
- 5.PASS矯治技術與其他矯治技術比較21-22
- 結論22-23
- 參考文獻23-25
- 綜述25-32
- 參考文獻30-32
- 附錄32-38
- 致謝38-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曉鐘;;一顆巨大的上頜尖牙[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2年01期
2 王桂紅,劉麗君;上頜尖牙根內(nèi)含牙1例[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2年02期
3 陳新建;上頜尖牙唇側低位錯鉭正畸的臨床力學分析[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4年01期
4 王靜;楊金暉;;上頜尖牙錯鉭的正畸治療[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5期
5 吳學禮;劉文書;譚憲秋;徐雅娟;;外科與正畸聯(lián)合治療埋伏上頜尖牙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06年11期
6 吳和明;陳劍忠;謝文泵;;矯治上頜尖牙與側切牙易位的臨床觀察[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2年17期
7 葉惟熊;;上頜尖牙的自體移植[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口腔醫(yī)學分冊;1974年01期
8 屠蘇;張世采;;上頜尖牙唇側錯位的矯治(附126例報告)[J];口腔醫(yī)學;1983年02期
9 白乃剛;;上頜尖牙的形態(tài)學觀測[J];新疆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10 呂玉麟;上頜尖牙與側切牙易位——正畸治療[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新建;;上頜尖牙唇側齦向錯位正畸的臨床分析[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高雅;邵龍泉;王琳琳;劉琦;;牙槽骨吸收及樁核設計對重度破壞上頜尖牙受力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材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次全國口腔材料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嚴斌;上頜尖牙埋伏的生物力學分型與個體化診療[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沈曉;Tip-Edge Plus矯治器上頜尖牙移動特征及對前牙轉(zhuǎn)矩表達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宋麗紅;易位埋伏上頜尖牙的正畸—外科聯(lián)合治療[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夏欣;PASS技術治療安氏Ⅰ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高雅;氧化鋯樁核修復上頜尖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張清華;不同牙槽骨高度的上頜尖牙生物力學效應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PASS技術治療安氏Ⅰ類上頜尖牙唇向低位,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63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7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