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紅細胞生成素對哮喘小鼠氣道重塑模型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促紅細胞生成素對哮喘小鼠氣道重塑模型的影響 出處:《延邊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對卵清蛋白誘導的哮喘小鼠氣道重塑模型的影響,為臨床應用EPO防治哮喘氣道重塑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選擇雌性Balb/c小鼠40只(平均體重20±2g),將小鼠隨機分為5組:正常對照組A、哮喘模型組B、地塞米松組C、EPO低濃度組D和EPO高濃度組E。各組小鼠(除對照組外)用新鮮配制的200μlPBS溶液[含卵清蛋白(Ovalbumin,OVA)10μg+明礬佐劑(Alum)50μl],于第1、8、15天各腹腔注射1次致敏。激發(fā)急性期哮喘:于第22天起將各組小鼠置于密閉玻璃缸中予2.5%OVA溶液進行霧化吸入,1/d/30min連續(xù)7天。激發(fā)慢性期哮喘:于第33天始,3/w/30min,共4周;C組小鼠每次激發(fā)前予地塞米松1mg/kg腹腔注射;D組于每次激發(fā)前背部皮下注射EPO1000IU/kg;E組以同樣方法給予2000IU/kg處理;A組予生理鹽水代替卵清蛋白進行腹腔注射及霧化吸入.。采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通過ELISA法檢測TGF-β1、VEGF、MCP-1和SDF-1水平;小鼠肺組織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觀察其病理變化。結果:1)ELISA結果:與A組比較,其它各組BALF中TGF-β1、VEGF、MCP-1及SDF-1水平明顯升高(P0.05),C組與D組較B組明顯降低(P0.05),E組與B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2)HE染色:A組小鼠肺組織結構基本正常,B組小鼠小血管周圍明顯水腫,支氣管周圍可見炎性細胞浸潤、平滑肌細胞增生并伴有膠原纖維沉積,肺泡間隔增厚。C組小鼠血管周圍輕度水腫,支氣管周圍少量炎性細胞浸潤,平滑肌層輕度增厚。D組小鼠支氣管周圍及肺泡間隔炎性細胞浸潤較模型組減少,平滑肌細胞及膠原纖維增生不明顯。E組與模型組比較無明顯差異。3)Masson染色:A組支氣管及肺泡周圍無明顯膠原纖維沉積,B組氣道周圍及肺泡間隔可見明顯膠原纖維沉積,C組氣道周圍可見少量纖維沉積,EPO低濃度組及EPO高濃度組纖維沉積較模型組減少。結論:小鼠哮喘氣道重塑與體內(nèi)TGF-β1、VEGF、MCP-1及SDF-1水平相關,并且適當濃度的外源性EPO(1000IU/kg左右)對哮喘小鼠氣道重塑模型具有保護性影響,其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TGF-β1、VEGF、MCP-1及SDF-1水平實現(xiàn)的。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62.25;R-3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劍平;馮耘;李慶云;萬歡英;;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在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中的作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年06期
2 郭東霖;趙生濤;王熠杰;王長征;王彥;;哮喘氣道重塑小鼠模型的構建及病理學特征變化的探討[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年10期
3 鄧學泉;姚銀;郭潔波;高文翔;孫悅奇;付清玲;;Balb/c與DO11.10小鼠哮喘模型的建立[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年49期
4 杜慧;汪永紅;;哮喘氣道重塑相關細胞因子及中藥對其調(diào)控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5年04期
5 丁偉偉;童佳兵;馬嘯;李澤庚;;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的研究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14年12期
6 鐘文清;譚建新;;不同佐劑和激發(fā)方式對哮喘小鼠肺部炎性反應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3年36期
7 楊一峻;吳柳松;束波;錢民章;;MCPIP1介導MCP-1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J];生理學報;2013年06期
8 李宏彬;馮憲軍;張清琴;徐光翠;席景磚;;轉化生長因子β1基因啟動子區(qū)C-509T多態(tài)性與兒童哮喘易感性及氣道重塑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年02期
9 陳熙;胡成平;;氣道重塑在支氣管哮喘中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年11期
10 鄒麗萍;王利霞;張艷;杜文麗;;SDF-1在哮喘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AMD3100的干預作用[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年04期
,本文編號:13195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31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