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海馬VEGF表達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電針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海馬VEGF表達的影響 出處:《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抑郁癥 海馬 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 VEGF
【摘要】:抑郁癥(depression)為在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主要疾病特征為心境或情緒的顯著低落、興趣缺乏、樂趣喪失、焦慮感、自責自罪等,甚至還可出現(xiàn)注意力和記憶力的下降及精神運動性遲緩等各種軀體癥狀,其確切病因及病理機制仍不明確。在抑郁狀態(tài)病人中50%左右會有自殺之念,其中10%以上嚴重狀態(tài)的病人主動離世,導致十分嚴重結果。有調(diào)查提出,該病在全球上的罹患率約為11%,易發(fā)病、易致殘、易復發(fā)等特點,目前抑郁癥要作為全球4大疾病,幾年后要作為次于心血管病的重大衛(wèi)生問題。目前存在著有兩個應解決的問題,一是識別診斷率低,二是有效治療率低,這兩個概率大約只有30%左右。主要根源是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及其人口高齡化,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之改變,就業(yè)困難、失業(yè)、軀體疾病等復雜的因素使人們的精神和心理的壓力不斷地增幅,引發(fā)該病的因素增加,使其罹患率也會越來越高,發(fā)作可威脅病人工作等周圍環(huán)境,甚至影響家庭和社會經(jīng)濟,在全球上已成為重大公共問題。至今仍未徹底闡明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假說認為,持續(xù)慢性應激可作為抑郁癥的主要因素,激活免疫系統(tǒng),影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從而導致抑郁癥。本論文主要以文獻綜述、實驗以及討論部分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從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比如辨證論治、治則以及方義等方面論述了病因與病機、診斷以及臨床治療等;其次,進行了近年該病傳統(tǒng)體針療法的臨床實驗和其他針灸方法總結;最后,總結了近幾年的.對抑郁癥研究和細胞因子對海馬腦區(qū)與海馬中VEGF表達水平的影響。目的通過電針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觀察結果的影響,并運用分子生物學與組織化學方法探討電針治療抑郁癥的機制,試圖闡明電針對VEGF表達的影響與抑郁癥的相關性。方法1.動物分組將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隨機分為4組:空白對照組、抑郁模型組、藥物對照組、電針針刺組。各組大鼠在實驗前喂養(yǎng)一周,以適應環(huán)境。然后開始慢性應激刺激和不同干預,空白對照組大鼠用不分籠群養(yǎng)模式,其余組大鼠每籠1只孤養(yǎng),空白對照組與其余各組大鼠飼養(yǎng)于隔離的不同飼養(yǎng)室。2.造模方法采用慢性應激模型結合孤養(yǎng)進行慢性應激郁癥大鼠模型的制作,持續(xù)21天給予7種不同的應激刺激,包括冷水游泳、禁水、晝夜顛倒、禁食、夾尾、束縛、潮濕環(huán)境,每日隨機安排一種刺激,每種刺激平均3次。3.處理方法:空白對照組:在正常飼養(yǎng)條件下21天,非孤養(yǎng)模式,實驗期間不予任何應激刺激;抑郁模型組:慢性應激造模21天,并在21天內(nèi)每日進行與電針組等同的束縛干預,時間長度相同,強度同等;藥物對照組:慢性應激加孤養(yǎng),每日配藥,按1mg/1ml的比例將百憂解以蒸餾水配制,按照2mg/kg體重,灌胃途徑給藥,給藥后1h應激造模,每天一次,共21天;電針針刺組:慢性應激與孤養(yǎng)結合,電針干預21天,并于每天電針1h后進行應激造模。4.檢測指標及方法:采用曠場實驗(Open-field Test)、體質(zhì)量(Body Weight)和糖水消耗量實驗(Sucrose Preference Test)評價模型大鼠行為學改變情況,運用Real-Time PCR技術與蛋白質(zhì)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大鼠海馬VEGF的表達情況。結果1.行為學各組大鼠的體重,在實驗中均有增長;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抑郁模型組、藥物對照組和電針針刺組的體重明顯下降(P<0.01);與抑郁模型組的體重相比,藥物對照組與針刺組皆有顯著升高(P0.01);在曠場實驗期間,實驗前的各組大鼠水平運動次數(shù)沒有差異(P>0.05);與空白對照組對比,實驗后模型組的水平運動次數(shù)有明顯下降(P0.01),與模型組相比,給予抗抑郁藥的對照組與針刺刺激后的針刺組運動次數(shù)有明顯增加(P0.01);在曠場測試中,實驗前各組垂直的頻率有差異(P0.05),抑郁模型組的垂直頻率明顯下降(P0.01);與抑郁模型組相比,藥物對照組與電針針刺組的垂直頻率微有上調(diào)的趨勢,但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各組的糖水消耗量,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抑郁模型組的糖水消耗量明顯下降(P<0.01);與抑郁癥模型組對比,電針針刺組的糖水消耗量均有增加的趨勢(P0.05),雖然藥物對照組的糖水消耗量微有增加趨勢,但是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海馬組織中VEGF表達水平用qRT-PCR法檢測VEGF水平后,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海馬中VEGF水平明顯升高,具有差異性(P0.01);和抑郁模型組相比,藥物組和電針針刺組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具有差異性(P0.01),而和藥物對照組比較,電針針刺組VEGF表達水平?jīng)]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通過Western blot方法觀察VEGF含量,和空白對照組對比,模型組、藥物對照組以及電針針刺組VEGF含量的變化均無顯著性(P0.05);雖然模型組VEGF含量呈現(xiàn)減少趨向,但是無差異性(P0.05)。結論1、長期的慢性應激可以改變大鼠的體重、曠場實驗運動次數(shù)及糖水消耗量行為學表達,同時還可促使海馬VEGF表達水平升高。2、電針刺激與抗抑郁藥物氟西汀均可改善大鼠的抑郁狀態(tài),從而可下調(diào)海馬VEGF表達水平。3、大鼠的抑郁狀態(tài)與海馬VEGF表達的水平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銘斐;;帕羅西汀聯(lián)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治療抑郁癥42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年22期
2 王彥華;;針刺聯(lián)合燈盞生脈膠囊治療中風后抑郁癥臨床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6年11期
3 賈一波;馮先霞;羅凱;周友龍;;腹背陰陽配穴治療肝郁化火型中風后抑郁癥72例[J];中醫(yī)研究;2016年11期
4 宮圣;;帕羅西汀聯(lián)合解郁合歡湯治療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6年11期
5 王彤;王驍;范煥芳;孫春霞;王崢嶸;李德輝;;舒肝方加減聯(lián)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抑郁癥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6年08期
6 王紅;;當歸六黃湯治療初發(fā)型2型糖尿病伴輕度抑郁癥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6年11期
7 劉泰;周芝;高玉廣;何青;武麗;黃河;何乾超;;五行針刺法治療卒中后抑郁癥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6年10期
8 韓利波;弓學敏;王靜;王長虹;;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腦卒中后輕中度抑郁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年19期
9 符馨文;王思涵;孫嵐;圖婭;;基于RWS原則的電針抗抑郁臨床案例研究[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6年10期
10 牛永利;趙俊龍;李紅閣;;針刺聯(lián)合中藥治療肝氣郁結型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6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春妮;;論中醫(yī)的情志療法及其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與地位[A];中華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第1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生翠;劉麗娟;王艷;張振芳;;抑郁癥自殺行為分析與護理[A];河南省精神科護理管理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本文編號:13107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31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