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前化療療效預測因素初步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7-12-18 04:07
本文關鍵詞:胃癌術前化療療效預測因素初步探討
【摘要】:目的:在局部進展期胃癌患者中,研究術前化療前、后血液學指標包括(血脂水平、腫瘤標志物等)以及體重變化與術后病理組織學反應的相關性。初步探討預測胃癌術前化療療效的相關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胃腸外科自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間連續(xù)診治的經病理證實、經過本院MDT討論需要術前化療的50例胃腺癌患者。均接受21天一個周期的化療。化療過程常規(guī)使用同一類輔助護胃、止吐以及升白細胞藥物;熼_始前檢測患者血常規(guī)、血脂、D-二聚體、腫瘤標志物等血液學指標;化療3周期后復查血清腫瘤標志物。化療開始前與3個化療周期結束后(術前)分別記錄體重;化療3個療程后均進行手術,手術后常規(guī)病理檢查;熀蠼M織病理學反應的評估采用Becker評分。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體重變化、血常規(guī)、血脂、D-二聚體、腫瘤標志物等血液學指標采用卡方檢驗;病理反應與患者臨床病理資料的關系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對影響患者病理反應的因素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連續(xù)變量的統(tǒng)計應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分析體重變化,血常規(guī)、血脂、D-二聚體、腫瘤標志物等血液學指標與術后組織病理學反應的關系。P0.05視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體重增加3%的26例,其中有病理反應14例,無病理反應12例;體重增加(包括減少)≤3%的24例,其中有病理反應4例,無病理反應20例。兩者之間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35)。表明體重增加與化療后組織病理學反應存在相關性;熐案餮簩W指標(中性粒細胞淋巴比、血小板淋巴比、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D二聚體、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125),與化療后組織病理學反應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化療反應Becker2級和3級患者化療前與化療后的血清CEA比值顯著低于1級患者,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1.88 ± 1.53、1.65 ± 1.12vs4.01 ± 7.32);與 Becker 1級和2級患者相比,Becker 3級患者的血清CA19-9比值顯著下降,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7.05 ± 10.75、7.60 ± 11.23 vs 1.87 ± 1.73);而血清的 CA-125 比值的變化在各組中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1.49 ±0.85 vs 1.36 ±0.92、1.64 ±1.19)。結論:1、在接受術前化療的局部進展期胃癌患者中,化療期間體重增加(3%)可能是預測化療療效的獨立指標。2、化療前、后血清CEA和CA19-9下降的程度可能是預測術前化療有效的相關指標;血清CA-125的變化并不具有預測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Lei Ge;Hai-Jiang Wang;Dong Yin;Cheng Lei;Jin-Feng Zhu;Xiao-Hui Cai;Guo-Qing Zhang;;Effectiveness of 5-flurouracil-bas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advanced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cancer:A meta-analy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48期
2 ;Tumor angiogenesis and dynamic CT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09期
,本文編號:13027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3027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