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女性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研究 ——以呂梁山護工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03:39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通過群眾和干部的努力,我國的扶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我國的扶貧工作依據(jù)發(fā)展形勢不斷的變化調整,在2013年,提出了精準扶貧這一政策,并著手開始推行,意在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農村的扶貧工作可以有效得到發(fā)展。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我國的扶貧工作從剛開始的不規(guī)范、效率低,逐漸進入正規(guī)化,扶貧效果也越來越明顯,現(xiàn)在正處于決勝的關鍵期,更需要強力推動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然而,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離不開農村女性這支強大的巾幗力量的參與,扶貧先扶人,精準扶貧的關鍵之處就在于積極的開發(fā)貧困人口的脫貧能力。所以,要激發(fā)農村女性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農村女性不僅成為精準扶貧工作的受益者,更要成為參與者、建設者,為實現(xiàn)鄉(xiāng)村脫貧致富發(fā)揮“半邊天”作用,譜寫新時代鄉(xiāng)村全面脫貧的新篇章。本文采用實證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觀察法,通過對山西省呂梁山護工扶貧模式情況展開實地調研和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對農村女性脫貧內生動力的培育發(fā)展進行了簡單的闡述。本文除引言部分一共有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主要是對基本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介紹,貧困治理理論與社會性別理論所包含的內涵與農村女性脫貧內生...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內研究綜述
(二)國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內容
(二)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相關概念及理論
1.1 基本概念
1.1.1 精準扶貧
1.1.2 內生性動力
1.1.3 農村女性
1.2 理論基礎
1.2.1 貧困治理理論
1.2.2 人力資本理論
1.2.3 社會性別理論
第二章 精準扶貧背景下“呂梁山護工”脫貧內生動力的培育發(fā)展現(xiàn)狀
2.1 “呂梁山護工”概述
2.2 “呂梁山護工”品牌培育發(fā)展農村女性脫貧內生動力的主要措施
2.2.1 進村宣講扶貧政策
2.2.2 切實做好建檔立卡工作
2.2.3 切實抓好培訓工作
2.2.4 切實做好就業(yè)服務工作
2.2.5 切實用好各類培訓就業(yè)資金
2.3 “呂梁山護工”扶貧模式實施取得的成效
2.3.1 就業(yè)女性收入增加
2.3.2 轉變了女性就業(yè)思維
2.3.3 開拓了護工市場
2.3.4 推動了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
第三章 呂梁山護工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1 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3.1.1 貧困女性參與度較低
3.1.2 政策實效未能充分發(fā)揮
3.1.3 培訓機制滯后
3.1.4 經費供給不足
3.1.5 護工輸出層次低
3.2 原因分析
3.2.1 女性自身發(fā)展意識不足
3.2.2 幫扶對象影響扶貧效果
3.2.3 技能培訓缺乏長遠規(guī)劃
3.2.4 扶貧資金管理制度薄弱
3.2.5 培訓過程忽視貧困人口個人情況
第四章 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女性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的對策建議
4.1 轉變農村女性思想觀念,提升脫貧內生動力
4.1.1 轉變農村女性思想應“因材施教”
4.1.2 實施脫貧考核制度,建立獎懲機制
4.1.3 培養(yǎng)就業(yè)技能,增強自主脫貧自信心
4.2 完善供給舉措,提高扶貧資源利用效率
4.2.1 建立技能培訓長效機制,增強貧困女性脫貧能力
4.2.2 優(yōu)化扶貧資金使用機制
4.2.3 加大文化扶貧投入力度
4.3 建立和完善脫貧內生動力的提升機制
4.3.1 內生性脫貧動力提升機制的健全
4.3.2 農村女性參與扶貧決策機制
4.3.3 建立提升內生性脫貧動力的相關法規(guī)
4.4 保障農村女性權利,完善子女教育制度
4.4.1 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有關婦女保障機制
4.4.2 激勵女性參與社會生產
4.4.3 完善農村女性子女教育制度
4.5 構建完善女性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機制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激發(fā):行動框架拓展與實證——以內蒙古興安盟為例[J]. 鄭瑞強. 貴州社會科學. 2019(01)
[2]教育激發(fā)脫貧內生動力[J]. 袁帥. 小康. 2018(33)
[3]提高內生動力是實現(xiàn)高質量脫貧的關鍵[J]. 孟海. 國家治理. 2018(38)
[4]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 凝聚脫貧攻堅合力[J]. 楊梅秀. 社會主義論壇. 2018(11)
[5]精準扶貧內生機制探索研究——以興山縣為例[J]. 鄧莉珺. 山西農經. 2018(18)
[6]心理健康與精準扶貧:激發(fā)脫貧內生動力的新途徑[J]. 江立華,肖慧敏.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7]內生動力、益貧市場與政策保障: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真脫貧”的路徑框架[J]. 左停,金菁,于樂榮.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8]精準扶貧中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作用及其激發(fā)對策[J]. 薛剛. 行政管理改革. 2018(07)
[9]論精準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基本表征、生成機制與治理進路[J]. 王敏.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8(07)
[10]習近平扶貧思想探析[J]. 王一丹.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8(05)
碩士論文
[1]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與婦女參與問題研究[D]. 沈丹.南昌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263954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內研究綜述
(二)國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內容
(二)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相關概念及理論
1.1 基本概念
1.1.1 精準扶貧
1.1.2 內生性動力
1.1.3 農村女性
1.2 理論基礎
1.2.1 貧困治理理論
1.2.2 人力資本理論
1.2.3 社會性別理論
第二章 精準扶貧背景下“呂梁山護工”脫貧內生動力的培育發(fā)展現(xiàn)狀
2.1 “呂梁山護工”概述
2.2 “呂梁山護工”品牌培育發(fā)展農村女性脫貧內生動力的主要措施
2.2.1 進村宣講扶貧政策
2.2.2 切實做好建檔立卡工作
2.2.3 切實抓好培訓工作
2.2.4 切實做好就業(yè)服務工作
2.2.5 切實用好各類培訓就業(yè)資金
2.3 “呂梁山護工”扶貧模式實施取得的成效
2.3.1 就業(yè)女性收入增加
2.3.2 轉變了女性就業(yè)思維
2.3.3 開拓了護工市場
2.3.4 推動了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
第三章 呂梁山護工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1 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3.1.1 貧困女性參與度較低
3.1.2 政策實效未能充分發(fā)揮
3.1.3 培訓機制滯后
3.1.4 經費供給不足
3.1.5 護工輸出層次低
3.2 原因分析
3.2.1 女性自身發(fā)展意識不足
3.2.2 幫扶對象影響扶貧效果
3.2.3 技能培訓缺乏長遠規(guī)劃
3.2.4 扶貧資金管理制度薄弱
3.2.5 培訓過程忽視貧困人口個人情況
第四章 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女性脫貧內生動力培育發(fā)展的對策建議
4.1 轉變農村女性思想觀念,提升脫貧內生動力
4.1.1 轉變農村女性思想應“因材施教”
4.1.2 實施脫貧考核制度,建立獎懲機制
4.1.3 培養(yǎng)就業(yè)技能,增強自主脫貧自信心
4.2 完善供給舉措,提高扶貧資源利用效率
4.2.1 建立技能培訓長效機制,增強貧困女性脫貧能力
4.2.2 優(yōu)化扶貧資金使用機制
4.2.3 加大文化扶貧投入力度
4.3 建立和完善脫貧內生動力的提升機制
4.3.1 內生性脫貧動力提升機制的健全
4.3.2 農村女性參與扶貧決策機制
4.3.3 建立提升內生性脫貧動力的相關法規(guī)
4.4 保障農村女性權利,完善子女教育制度
4.4.1 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有關婦女保障機制
4.4.2 激勵女性參與社會生產
4.4.3 完善農村女性子女教育制度
4.5 構建完善女性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機制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激發(fā):行動框架拓展與實證——以內蒙古興安盟為例[J]. 鄭瑞強. 貴州社會科學. 2019(01)
[2]教育激發(fā)脫貧內生動力[J]. 袁帥. 小康. 2018(33)
[3]提高內生動力是實現(xiàn)高質量脫貧的關鍵[J]. 孟海. 國家治理. 2018(38)
[4]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 凝聚脫貧攻堅合力[J]. 楊梅秀. 社會主義論壇. 2018(11)
[5]精準扶貧內生機制探索研究——以興山縣為例[J]. 鄧莉珺. 山西農經. 2018(18)
[6]心理健康與精準扶貧:激發(fā)脫貧內生動力的新途徑[J]. 江立華,肖慧敏.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7]內生動力、益貧市場與政策保障: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真脫貧”的路徑框架[J]. 左停,金菁,于樂榮.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8]精準扶貧中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作用及其激發(fā)對策[J]. 薛剛. 行政管理改革. 2018(07)
[9]論精準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基本表征、生成機制與治理進路[J]. 王敏.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8(07)
[10]習近平扶貧思想探析[J]. 王一丹.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8(05)
碩士論文
[1]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與婦女參與問題研究[D]. 沈丹.南昌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2639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jjglss/326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