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在產出增長率變動原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1-19 21:04
本文關鍵詞: 潛在產出增長率 物質資本 勞動力變化 人力資本 技術進步 出處:《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中國經濟在經歷了近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開始放緩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tài)”,不少學者們認為中國潛在產出增長率下降是很重要的原因。理解這一變化的內在邏輯,對于準確把握當前宏觀經濟態(tài)勢,為政府的調控政策提供理論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潛在產出增長率是經濟中長期運行狀況的變量,反映總供給能力,是長期經濟增長水平一個非常重要的測度指標,更是把脈中國經濟走勢的關鍵。本文選擇潛在產出增長率變動原因作為研究對象,在使用改進方法測算中國潛在產出增長率基礎上,結合體制機制建立其決定因素作用影響的分析框架,圍繞物質資本、勞動力、人力資本、技術進步等因素變化的影響,使用統計數據進行計量實證和經驗分析,為中國潛在產出增長率下降作出一個解釋。建立在條件趨同分析框架下的實證結果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中國資本配置存在條件趨同現象,資本產出比調整速度在不同時期內相對穩(wěn)定,物質資本的市場化配置效率有所提高。所有制變革使非國有企業(yè)在市場化配置方面的作用不斷加強,對潛在產出增長率變動起著顯著的正向作用,但國有企業(yè)資本利潤彈性偏低及其投資的擠出效應,會相應降低潛在產出增長率。以銀行信貸規(guī)模、非國有企業(yè)信貸、股票市價總值和儲蓄率試度量的金融發(fā)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這種作用有限,直接融資市場甚至沒有發(fā)揮它應有的功能。勞動力區(qū)域流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工業(yè)產值的增長,貢獻度經歷了一個典型的倒U型,在2003年到達峰值后緩慢下降,這與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轉型期間人口紅利釋放是同步的。中國人口轉變帶來了勞動力供給結構的變化,已從無限供給開始向有限供給轉變,經驗研究表明這一轉變在2003年前后就開始出現,目前人口紅利式微,勞動力供給的制約作用已經顯現,投資增長驅動潛在產出增長的模式日益不可維續(xù)。作為勞動力垂直效應的人力資本,在過去20年內對潛在產出增長率的促進作用不顯著,甚至在部分年度表現出減緩增長速度的現象,但隨著勞動力制約效應的出現,其對于潛在產出增長率的促進作用也開始顯現出來,是有效解決資本、勞動力兩個要素投入增長乏力的一個重要增長源泉。市場教育體制在人力資本積累中的效率要高于公共教育體制,但在混合教育體制下政府補貼能產生高于單一體制下的積累水平。技術進步對于過去20年來中國總體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并不顯著,但與工業(yè)增長保持較高的一致性。以投資高增長形成資本積累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使中國技術進步方向偏向資本,阻礙了其經濟增長源泉作用的發(fā)揮,由于偏向性在逐漸減弱以及勞動力投入的制約作用顯現,技術進步對于潛在產出增長率的促進作用會增強。對外開放提升了中國經濟國際化和經濟區(qū)際化程度,進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形成的技術擴散效應,對于促進中國技術進步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轉換、農村勞動力向工業(yè)部門流動以及省區(qū)間市場分割,減緩了這種作用的發(fā)揮。資源環(huán)境約束是中國今后經濟持續(xù)保持增長一個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通過技術進步的方式減少自然資源投入量,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及執(zhí)行較高環(huán)境標準,能夠提高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
[Abstract]: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high - speed growth , the Chinese economy began to slow down into the " new normal state of high - speed growth " The paper selects potential output growth rate as a variable of long - term economic growth , and it can reduce the growth rate of potential output . The role of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hindered ,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the growth rate of potential output has been enhanced due to the gradual weakening of bia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labor investment . The opening up of the outside world has promoted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effect of China ' s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he direct investme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124.1
,
本文編號:14455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jjglss/144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