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納米管復合修飾電極對酚類物質的檢測研究
本文關鍵詞: 酚類化合物 碳納米管 離子液體 二氧化錳納米線 曙紅 結晶紫 電化學 現場紅外光譜 出處:《安徽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酚類物質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和食品中,如食品中經常添加的抗氧化劑-叔丁基對苯二酚、丁基羥基茴香醚,食品和藥品中常見的中藥有效成分-木犀草素等黃酮類物質,還有環(huán)境領域很難降解,對人體有極大危害的苯二酚異構體。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這些酚類化合物的使用在逐年增加,而對于黃酮類化合物-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也是科學家和學者研究的熱點。因此,對食品和環(huán)境中酚類物質快速、靈敏的檢測對于保護人體健康和維持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瘜W修飾電極用于定量分析其實是把分離、富集和檢測三合為一,提高了電極的靈敏度和選擇性。本文利用多壁碳納米管、離子液體、二氧化錳半導體材料、染料有機分子等多種材料復合修飾電極,利用多種材料之間的協同效應,制備選擇性好、靈敏度高、檢出限低和穩(wěn)定性高的化學傳感器,用于叔丁基對苯二酚、丁基羥基茴香醚、木犀草素和苯二酚異構體等酚類物質的檢測。并對酚類物質的電化學氧化機理進行研究。論文具體內容如下:(1)木犀草素在聚合結晶紫-多壁碳納米管復合電極上的電化學研究兩步法制備聚合結晶紫/多壁碳納米管(PCV/MWCNTs)修飾電極,先在裸玻碳電極(GCE)滴涂一定量的MWCNTs,接著在多壁碳納米管修飾電極基底上電聚合結晶紫。實驗采用循環(huán)伏安法、電化學交流阻抗技術和掃描電鏡技術對新型修飾電極進行表征,木犀草素在PCV/MWCNTs/GCE上的電化學行為表明此電極促進木犀草素的電化學氧化,氧化還原電流明顯增加。含有羧基官能團的MWCNTs和帶正電荷的結晶紫之間有很強的靜電引力和π-π共軛效應增加電極穩(wěn)定性,結晶紫膜充當電子傳遞的媒介,促進木犀草素氧化反應。在磷酸鹽緩沖溶液(pH 7.0)中,木犀草素的濃度與氧化峰電流成正比,線性范圍為2.0×10-8-7.0×10-5 M,檢出限為5.0×10-9M,該電極具有靈敏度高、重現性好和穩(wěn)定性高的優(yōu)點。(2)多壁碳納米管-離子液體復合電極對木犀草素的靈敏檢測制備多壁碳納米管-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MWCNTs-BMIMPF6)復合修飾玻碳電極用于研究木犀草素的電化學性質。掃描電鏡技術用來表征電極的表面形貌,相比于裸電極、多壁碳納米管修飾電極、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修飾電極,MWCNTs-BMIMPF6復合電極對木犀草素的電化學反應過程有最佳的催化效果,一是碳納米管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能和較大的電極面積,二是離子液體導電能力強,電勢窗口寬,二者復合以后協同催化。實驗對支持電解質的pH和富集時間等一系列條件進行優(yōu)化,在酸性BR緩沖溶液中,木犀草素的濃度在5.0×10-9到1.0×10-6 M范圍內與峰電流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可達5.0×10-10M,菊花中木犀草素的檢測回收率在95%-103%之間。(3)多壁碳納米管-MnO2納米線復合電極對鄰苯二酚和對苯二酚的同時檢測首先制備MnO2納米線,通過物理混合實現MWCNTs和MnO2納米線二種材料的復合,制備碳納米管-二氧化錳(MWCNTs-MnO2)修飾玻碳電極。電化學交流阻抗結果表明MWCNTs的引入使MWCNTs-MnO2復合材料具有很小的電荷傳遞電阻(Rct)。與裸電極相比,鄰苯二酚和對苯二酚在MWCNTs-MnO2修飾電極上可逆性更好,峰電流更大,主要歸功于碳納米管和二氧化錳復合材料有較大的電極活性面積和催化速率,二氧化錳作為電子傳遞媒介加速了鄰苯二酚和對苯二酚電子傳遞。鄰苯二酚和對苯二酚氧化峰電位差可達102 mV,完全可以滿足二者同時分析測定的要求。二者的氧化峰電流和濃度在5.0×10-7到8.0×10-5M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分別為5.0×10-8M(對苯二酚)和8.0×10-8M(鄰苯二酚),此修飾電極檢測飲用水中的鄰苯二酚和對苯二酚獲得滿意的結果。(4)叔丁基對苯二酚和丁基羥基茴香醚的同時檢測和氧化機理研究使用多圈電位掃描技術將有機染料分子-曙紅沉積于電極表面形成曙紅修飾電極(eosin Y/GCE),此電極對于叔丁基對苯二酚和丁基羥基茴香醚的氧化具有很強的催化作用,從電化學研究可以發(fā)現,二者最終的氧化產物是一致的,差示脈沖伏安技術實現對二者同時定量檢測,線性范圍為0.10μg.mL-1到7.00μg·mL-1,檢出限分別為0.01μμg·mL-1(丁基羥基茴香醚)和0.015μg·mL-1(叔丁基對苯二酚)。此修飾電極的重現性和穩(wěn)定性良好,用于食用油中抗氧化劑(叔丁基對苯二酚和丁基羥基茴香醚)的檢測,獲得滿意結果。實驗采用電化學和現場紅外光譜技術討論了叔丁基對苯二酚和丁基羥基茴香醚在乙腈中氧化歷程,叔丁基對苯二酚在乙腈體系氧化經歷2e,2H+的轉移過程,形成終產物叔丁基對苯醌。丁基羥基茴香醚在乙腈體系中氧化是不可逆過程,最終產物也是叔丁基對苯醌,二者的氧化產物一致也與電化學結果相符。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O65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登紅;粟暉;姚志湘;胡祥均;王捷;;植物油中3種抗氧化劑的同時快速分析[J];分析試驗室;2016年01期
2 Yang Lv;Huanqiao Li;Yan Xie;Shushuang Li;Jia Li;Yongheng Xing;Yujiang Song;;Facile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nO_2/carbon nanotubes[J];Particuology;2014年04期
3 王晶晶;謝紅;金葆康;;紅外光譜電化學法研究對苯二酚的電化學氧化還原過程[J];分析化學;2013年07期
4 A.H.Javadi;Sh.Mirdamadi;M.A.Faghihisani;S.Shakhesi;R.Soltani;;高分散多壁碳納米管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英文)[J];新型炭材料;2012年03期
5 薛永林;任守信;高玲;;熒光光度法同時測定鄰苯二酚、間苯二酚與對苯二酚[J];分析測試學報;2010年12期
6 徐文峰;廖曉玲;廖文利;易禮輝;;鉬酸鹽分光光度法測定花生殼中木犀草素[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8年12期
7 黃少鵬,徐金瑞,王瓊;薄層色譜法同時測定鄰苯二酚、間苯二酚和對苯二酚異構體[J];分析化學;1999年03期
,本文編號:15452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54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