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3-己基噻吩:納米碳復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穩(wěn)定性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聚3-己基噻吩:納米碳復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穩(wěn)定性研究 出處:《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碳納米材料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聚合物:納米碳復合薄膜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負載依賴性衰減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熱穩(wěn)定性
【摘要】:近年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zhuǎn)換效率已超過11%,逐漸接近商用化門檻,但是其穩(wěn)定性能還遠不能滿足應用需求。本論文以倒置P3HT:PC_(61)BM基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為模型器件,通過對電池衰減過程的深入研究,得出影響器件效率和誘導電池衰減的一些關(guān)鍵性因素,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有效提高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穩(wěn)定性的方法;進而基于對衰減機制的理解,提出將環(huán)保、穩(wěn)定和低成本來源的碳量子點(CQDs)用作聚合物太陽能的受體材料和電子緩沖材料(ETLs),以提高電池的穩(wěn)定性。本論文工作對于建立高效、高穩(wěn)定性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具體研究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1)選取倒置結(jié)構(gòu)的P3HT:PC_(61)BM太陽能電池作為模型,詳細研究了器件在不同負載條件下的性能衰減過程。結(jié)果表明,器件的衰減表現(xiàn)出明顯的負載依賴性。器件的性能衰減與其活性層中PC_(61)BM的光誘導二聚過程有關(guān),電池工作時外接負載越大,其活性層內(nèi)激子濃度越高,導致PC_(61)BM二聚體形成加速,因而電池表現(xiàn)出外接負載依賴性衰減過程;谶@一原理判斷,在有機光活性層摻雜3%的哌嗪,利用其電子轉(zhuǎn)移作用來抑制PC_(61)BM二聚體的形成,從而有效地抑制了太陽能電池的光致衰減行為,進而提高了電池器件的穩(wěn)定性。(2)對倒置結(jié)構(gòu)P3HT:PC_(61)BM太陽能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衰減行為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器件在低溫時(50-70°C)表現(xiàn)出起始快速的指數(shù)衰減和后續(xù)緩慢的線性衰減過程;然而在高溫時(80-90°C)卻表現(xiàn)出了性能先快速衰減后恢復的現(xiàn)象。高溫退火誘導PC_(61)BM分子聚集是導致器件性能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傳統(tǒng)溶液法制備太陽能電池中,活性層薄膜中的給受體材料結(jié)構(gòu)處于亞穩(wěn)態(tài),對電池進行長時間高溫退火可以使其從原先的亞穩(wěn)態(tài)轉(zhuǎn)變成穩(wěn)定態(tài),最終提高太陽能電池的穩(wěn)定性。(3)開發(fā)了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CQDs的方法,制備的CQDs表面含有較少的親水基團,使其在常用有機溶劑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最低未占分子軌道能級為-3.84 eV,與常見的PC_(61)BM接近。制備的基于CQDs為受體材料的P3HT:CQDs太陽能電池相比于純P3HT器件,性能提升了2.6倍;基于CQDs為摻雜材料的P3HT:CQDs:PC_(61)BM電池相比于P3HT:PC_(61)BM器件,性能提升了11%。研究證明CQDs很有潛力用作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受體材料。(4)鑒于CQDs良好的有機溶劑分散性和電荷傳輸性能,研究了CQDs用作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ETLs的可行性。選取P3HT:PC_(61)BM、PTB7:PC_(61)BM和PTB7-Th:PC71BM分別作為光活性層,制備了結(jié)構(gòu)為ITO/PEDOT:PSS/有機光活性層/ETLs/Al的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各電池的光電轉(zhuǎn)換效率分別達到3.11%、6.85%和8.23%,和基于LiF為ETLs的太陽能電池性能相當。結(jié)果表明,CQDs作為ETLs具有寬的厚度寬容性,而且CQDs基ETLs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長期熱穩(wěn)定性。實驗結(jié)果表明CQDs是一類應用性能非常良好的陰極界面修飾材料。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olymer solar cells has exceeded 11 % , which is close to the commercial threshold , but its stability can not mee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 ( 3 )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QDs was develop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The prepared CQDs contain less hydrophilic groups , which have good dispersibility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M914.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亞萍;張建軍;李文杰;耿新華;趙穎;;退火對活性層P3HT:PCBM性能的影響[J];太陽能學報;2011年02期
2 劉曉東;張?;徐征;趙謖玲;宋晶路;厲軍明;宋丹丹;王永生;;活性層厚度對體異質(zhì)結(jié)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年07期
3 於黃忠;溫源鑫;;不同厚度的活性層及陰極的改變對聚合物太陽電池性能的影響[J];物理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儲成林;林萍華;董寅生;郭大勇;周俊;;醫(yī)用鈦合金表面生物活性層的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閏翎鵬;聚3-己基噻吩:納米碳復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穩(wěn)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2 樊星;活性層的處理對聚合物電池性能改善及其機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3 杜海亮;活性層摻雜及陰極修飾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4 張小舟;PPV衍生物/ZnO復合體系及其光電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5 賈駿;導電高分子PPy構(gòu)建種植體表面電生物活性層的應用基礎(chǔ)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6 薛麗麗;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活性層結(jié)構(gòu)、形貌及光伏性能[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朝;基于硅納米柱陣列的雜化太陽能電池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2 朱冰潔;染料摻雜活性層對聚合物太陽電池性能影響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6年
3 萬志芳;基于離散元法的炭素回轉(zhuǎn)窯顆粒流數(shù)值模擬[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丁旭琳;有機添加劑對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光伏性能影響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李娜;不同活性層配比對聚合物光伏電池性能的影響[D];河北大學;2013年
6 郝志紅;透明導電膜與活性層界面特性對PSCs性能影響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史江波;活性層摻雜技術(shù)提高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性能的機理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8 韓凌潔;活性層修飾對P3HT:PCBM基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D];河北大學;2013年
9 趙勇;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摻雜濃度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及極性可變的鈣鈦礦光伏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10 劉懿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界面層調(diào)控與活性層設(shè)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695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369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