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工程博士論文 >

聚陰離子電極材料的制備及其儲鈉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5 08:02

  本文關鍵詞:聚陰離子電極材料的制備及其儲鈉行為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鈉離子電池 聚陰離子化合物 正極 負極 全電池


【摘要】:鈉離子電池是后鋰電池中重要的一員,因其具有原材料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近年來被視為是繼鋰離子電池之后可作為電子產品電源以及大規(guī)模蓄能系統(tǒng)的理想之選。因此,探尋資源豐富、經濟實惠以及具有優(yōu)良電化學性能的儲鈉電極材料已成為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在各種類型的電極材料中,聚陰離子化合物因具有更穩(wěn)定的結構和更大的離子通道等特性備受各國科學家的青睞。雖然其在理論上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電子導電性和理論容量低等固有缺陷極大的限制了其走向實際應用的步伐。因此,如何卓有成效的提升該類材料的導電性和實際比容量是一個使其趨近實用化必過的坎。本論文旨在改良現有聚陰離子化合物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以及探索正極材料新體系和開發(fā)鈉離子全電池,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1.NaTi_2(PO_4)_3是NASICON結構電極材料的典型代表。作為鈉離子電極材料時,該材料在2.1 V左右展現出一個非常平整的電壓平臺,意味著其是研究以脫嵌反應為機理的電極材料的動力學行為的理想示例。雖然該材料具有非常優(yōu)秀的離子導電性,但是由于聚陰離子的存在所以其電子導電性卻相對較差。為了解決這一缺點,包覆高導電性的材料以及減小顆粒尺寸成為了普遍應用的手段。結合經濟效益來考慮,本研究首先采用簡單快速的多元醇燃燒法輔助合成了NaTi_2(PO_4)_3(NTP)納米顆粒。與傳統(tǒng)固相反應相比,該方法所獲材料具有更好的結晶度和顆粒分散性以及更大的比表面積,達到110.787 m~2 g~(-1),遠高于固相反應所獲材料的20.984 m~2 g~(-1)。電化學測試表明,該方法所獲材料展現出更好的容量和倍率性能。在0.2 C電流密度下放電初始比容量達到120 m Ah g~(-1),而在20 C電流密度下放電比容量仍有41.6 m Ah g~(-1)。結合交流阻抗和循環(huán)伏安技術分析可知,該方法所獲材料具有更小的電荷轉移阻抗以及更快的鈉離子擴散速率,約為傳統(tǒng)固相反應所獲材料的9倍。在前期性能改進的基礎之上,本研究通過借助GITT和EIS技術系統(tǒng)地研究了NaTi_2(PO_4)_3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動力學行為,發(fā)現該材料在平臺區(qū)的鈉離子擴散是一個緩慢過程。因此,設法減小該類材料的顆粒尺寸和提高比表面積是改善其電化學性能的有效策略。2.與NaTi_2(PO_4)_3相比,Na_(6.24)Fe_(4.88)(P_2O_7)_4不僅具有更高的電壓平臺,而且還具有更大的框架結構,所以該材料展現出更好的熱和電化學穩(wěn)定性。從電化學性能方面來說,其儲鈉理論比容量達到117.4 m Ah g~(-1),對應Fe~(2+)/Fe~(3+)的氧化還原,平臺電壓在3 V左右,可以說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一種新型電極材料。與NaTi_2(PO_4)_3類似,該材料的一個主要缺點就是電子導電性差。此外,該材料的另一個主要缺點就是對水分和CO2等常見物表現出較高的敏感性。上述主要缺點的存在,不僅劣化了該材料的電化學性能,而且還為其貯存提出了苛刻要求,所以極大的限制了其向實際應用邁進的速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以構筑特殊結構以及引入導電網絡為策略,采用靜電紡絲技術首次設計合成了石墨烯包裹的Na_(6.24)Fe_(4.88)(P_2O_7)_4空心納米纖維復合物。該材料的比表面積為66.565 m~2 g~(-1),而未復合石墨烯以及采用固相反應所獲材料的比表面積分別只有23.901和8.158 m~2 g~(-1)。電化學測試顯示,該材料展現出優(yōu)秀的容量和倍率性能,在40 m A g~(-1)的電流密度下經過200圈充放電循環(huán)后比容量為99.1 m Ah g~(-1),約為未復合石墨烯材料的1.4倍。當電流達到1280 m A g~(-1)時,比容量仍有53.9 m Ah g~(-1),此值分別約為未復合石墨烯材料的2.5倍以及固相反應所獲材料的8.6倍。該材料之所以展現出優(yōu)秀的電化學性能一是因為靜電紡絲技術的采用不僅減小了材料的一次顆粒尺寸,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電解液在材料中的滲透深度,另一個是因為石墨烯的加入極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和穩(wěn)定性。3.作為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時,采用固相法獲得的Na_(6.24)Fe_(4.88)(P_2O_7)_4表現出較差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電化學脫嵌時殘余鈉含量的多少出發(fā),本研究采用兩步球磨輔助固相法合成了具有多孔特性的碳包覆富鈉態(tài)Na7Fe4.5(P2O7)4復合物,以期通過提高晶格中鈉殘余量來穩(wěn)定主體材料的晶體結構。電化學測試結果顯示,該材料的充放電曲線表現出兩個明顯的電壓平臺,分別在2.5和3 V左右。在1.5 C電流密度下該材料展現出104.8 m Ah g~(-1)的放電比容量,經過650圈充放循環(huán)后,其容量保持率仍達到93.8%。在12和25 C電流密度下經過5000圈充放電循環(huán)后容量基本無衰減,展現出優(yōu)良的長循環(huán)耐久性能。以上杰出電化學性能的獲得得益于材料中離子和電子導電性的提升。此外,借助非原位XRD和XPS技術研究了該材料的反應機理,結果顯示該材料在充放電循環(huán)的過程中結構并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也沒有新相生成,其電化學反應遵循單相反應機理。4.為了獲得更高能量密度以及更穩(wěn)定工作電壓的電極材料,我們將目光轉向了同樣具有NASICON結構的Na3V2(PO_4)_3上,其在3.4 V左右具有非常平整的充放電電壓平臺,對應V~(3+)和V~(4+)的氧化還原。直至目前,其無論是在容量、倍率還是循環(huán)性能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但美中不足的是,釩源相對于鐵源、錳源等具有更大的毒性和更高的價格,所以從資源和環(huán)境友好方面考慮,其還具有不可忽視的缺陷;诖,尋找或者開發(fā)含釩少,且工作電壓平臺高和性能優(yōu)異的正極材料成了本研究的出發(fā)點。本研究采用一步固相法合成了Na_(3.5)Mn_(0.5)V_(1.5)(PO_4)_3碳復合物(NMVP@C)。鈉離子半電池測試顯示,該材料具有一對明顯的氧化還原峰。在100 m A g~(-1)電流密度下該材料的放電比容量為102.8 m Ah g~(-1)。在1600 m A g~(-1)電流密度下,經過10000圈充放電循環(huán)后,該復合物放電比容量仍有54.7 m Ah g~(-1),容量保持率達到69.6%。此外,我們還對該復合物與商業(yè)化硬碳(HC)以及我們第一個工作中所制備的NaTi_2(PO_4)_3(NTP)組裝成的全電池進行了電化學性能的表征,兩種全電池分別簡稱NMVP@C//HC和NMVP@C//NTP。結果表明,NMVP@C//NTP和NMVP@C//HC體系均各具有一對明顯的氧化還原峰,其中,前者的氧化還原平衡電位約為1.29 V,而后者的氧化還原峰平衡電位則約為3.35 V。兩種全電池體系均表現出優(yōu)秀的容量和倍率性能,在1600 m A g~(-1)電流密度下,NMVP@C//NTP的放電比容量為75.4 m Ah g~(-1),而NMVP@C//HC的則為78.2m Ah g~(-1)。在此電流密度下經過2343圈循環(huán)后,NMVP@C//NTP的放電比容量仍有42.4 m Ah g~(-1),容量保持率仍達到58.2%,而NMVP@C//HC的容量保持率則為35.7%。總體來看,無論是從半電池還是全電池的角度出發(fā),NMVP@C均展現出優(yōu)秀的電化學性能,證明我們的合成方法在材料的性能提升方面是行之有效的,這也將為實驗室階段的鈉離子電池用電極材料向實際應用方向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M91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甘暉;連錦明;童慶松;;OP制備的LiFePO_4/C的性能及碳的作用[J];電池;2008年06期

2 張海軍;;絡合-沉淀法合成LiMnPO_4/C及其電化學性質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3 陳一維;張穎;汪大云;韓恩山;;凝膠-溶膠法制備摻雜Ni、Mn的LiV_3O_8[J];電池;2011年04期

4 孫璽;于維平;;模板—電沉積法制備錫鈷碳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0年07期

5 周震濤,李新生;熔融浸漬法LiMn_2O_4的制備及性能[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3年02期

6 張自祿;盧嘉春;楊裕生;;以酚醛樹脂為炭源的LiFePO_4性能改進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7年05期

7 米欣,姜長印,耿鳴明,閻杰,高學平,萬春榮;摻釔球形Ni(OH)_2的合成及高溫性能研究[J];電池;2004年01期

8 謝德梅;周震濤;;覆Co(Ⅱ)-Ni/Al(OH)_x的制備、結構與電化學性能[J];電池;2007年02期

9 劉曉紅;項玲芳;高軍;鄒美捷;;稀土元素La摻雜材料LiCoPO_4的性能研究[J];礦冶工程;2011年03期

10 王志高;李建玲;王新東;;LiFePO_4/C的微波法制備和性能[J];電池;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瑞;李安;張磊;姜訓勇;;金屬硅儲鋰性能研究[A];第29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賴春艷;趙家昌;解晶瑩;;碳處理LiFePO_4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賴春艷;趙家昌;付慶茂;解晶瑩;;LiFePO_4/C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稀土專輯[C];2004年

4 王志國;彭文杰;王志興;郭華軍;李新海;;LiFePO_4包覆LiCoO_2的結構及性能[A];2008年全國濕法冶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朱振華;馬國正;楊歡;陳紅雨;鄭,

本文編號:12911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2911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135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