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鴨甲肝病毒VP2和VP4蛋白原核表達及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1型鴨甲肝病毒VP2和VP4蛋白原核表達及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
更多相關文章: Ⅰ型鴨甲肝病毒 VP2和VP4基因原核表達 間接ELISA方法建立
【摘要】:鴨甲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AV)能引起雛鴨爆發(fā)鴨病毒性肝炎,其具有發(fā)病急、病程短、傳播迅速、病死率高等特點,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神經癥狀、突然死亡和肝臟腫大出血,又稱歪脖病。目前幾乎遍布世界各個養(yǎng)鴨國家和地區(qū),給養(yǎng)鴨業(yè)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DHAV可分為DHAV-1、 DHAV-2和DHAV-3三個基因型。本研究主要針對DHAV-1的VP2. VP4基因分別進行了分子特性分析、原核表達和基于兩種蛋白的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等研究,主要結果如下:1.Ⅰ型鴨甲肝病毒VP2、VP4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和原核表達根據(jù)本試驗室GenBank中提交的1型鴨甲肝病毒H株(登錄號JQ301467.1)序列及專業(yè)的蛋白的切割位點預測軟件NetPicoRna V1.0分析獲得DHAV-H VP2、VP4基因序列,大小分別為543bp.225bp,分別編碼181、75個氨基酸,分子量分別約為20.6KDa和7.7 kDa,VP2、VP4分別含有4個和1個N-豆蔻;稽c、3個和1個N-糖基化位點、均含有3個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點,抗原位點較多。經RT-PCR擴增、T克隆和亞克隆,成功構建了原核表達重組質粒pProEx-HTb-VP2和pET32c(+)-VP4,分別轉化到宿主菌BL21,經表達條件優(yōu)化,得出在37℃、0.2mmol/L IPTG誘導8h,VP2重組蛋白可在宿主菌中以包涵體形式大量表達,經切膠純化得到較純的VP2重組蛋白。在37℃、0.6mmol/L IPTG誘導4h,VP4重組蛋白可在宿主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達,經Ni2+NTA柱純化得到純度較高的VP4重組蛋白。兩種重組蛋白均與能被兔抗DHAV-1血清識別,具有很好的反應原性。2.基于VP2、VP4重組蛋白Ⅰ型鴨甲肝病毒的ELISA方法的建立分別以純化的VP2、VP4重組蛋白為包被抗原并對包被條件、封閉條件、血清孵育條件、酶標抗體孵育條件及顯色時間等的優(yōu)化,分別建立了基于VP2、VP4重組蛋白的ELISA檢測方法。結果顯示,以VP2重組蛋白為包被抗原的ELISA最優(yōu)檢測條件為:以2.713μg/ml (100μl)的VP2重組蛋白4℃包被過夜,以5%脫脂奶粉作為封閉液37。C封閉1h,血清1:40稀釋于37℃孵育2 h,HRP標記的兔抗鴨IgG以1:2000稀釋于37℃孵育2h,TMB顯色10 min為最佳檢測條件,確定的陽性閾值為0.359。以VP4重組蛋白為包被抗原的ELISA最優(yōu)檢測條件為:以3.375μg/ml (100μl的VP4重組蛋白37℃3h后4℃過夜包被,以1%脫脂奶粉作為封閉液37℃封閉1h,血清1:80稀釋于37℃孵育2h,HRP標記的羊抗鴨IgG以1:1600稀釋于37℃孵育0.5 h,TMB顯色30 min為最佳檢測條件,確定的陽性閾值為0.203。建立的兩種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重復性及靈敏度,與Ⅰ型鴨甲肝病毒為包被抗原的ELISA檢測方法的符合率較高,分別為91.1%和70.5%,可用于DHAV-1血清抗體的檢測。
【關鍵詞】:Ⅰ型鴨甲肝病毒 VP2和VP4基因原核表達 間接ELISA方法建立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852.65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縮略詞及符號表8-11
- 一 引言11-15
- 1 小RNA病毒VP2、VP4蛋白的研究進展11-13
- 1.1 小RNA病毒概述11
- 1.2 小RNA病毒VP211-12
- 1.3 小RNA病毒VP412-13
- 2 鴨病毒性肝炎的概述13-14
- 3 1型鴨甲肝病毒血清抗體診斷方法14-15
- 4 選題的目的及意義15
- 二 試驗研究15-54
- 1 試驗材料15-18
- 1.1 毒株、菌種及鴨胚15
- 1.2 主要試劑15-16
-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16-17
- 1.3.1 基因克隆、表達相關試劑16-17
- 1.3.2 Western-blot、蛋白質純化相關試劑的配制17
- 1.3.3 ELISA相關溶液的配制17
- 1.4 主要儀器17-18
- 2 方法18-29
- 2.1 VP2、VP4基因的克隆、表達18-26
- 2.1.1 引物設計18-19
- 2.1.2 VP2、VP4基因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19
- 2.1.3 DHAV-1病毒增殖及基因組RNA的提取19
- 2.1.4 VP2、VP4基因的RT-PCR擴增19-20
- 2.1.5 VP2、VP4基因的克隆20-21
- 2.1.6 VP2、VP4基因重組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及鑒定21-23
- 2.1.7 重組蛋白VP2、VP4的誘導表達及條件優(yōu)化23-24
- 2.1.8 重組蛋白VP2、VP4的鑒定及純化24-26
- 2.2 基于VP2、VP4蛋白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26-29
- 2.2.1 間接ELISA的基本操作程序26
- 2.2.2 抗原的最佳包被濃度和陰陽性血清最佳稀釋度的確定26-27
- 2.2.3 酶標二抗最佳工作濃度的確定27
- 2.2.4 最佳包被條件27
- 2.2.5 最佳封閉條件確定27
- 2.2.6 血清及酶標二抗孵育時間確定27
- 2.2.7 顯色時間確定27-28
- 2.2.8 陰陽性臨界值的確定28
- 2.2.9 重復性試驗28
- 2.2.10 特異性試驗28
- 2.2.11 ELISA方法敏感性檢測28
- 2.2.12 基于VP2、VP4蛋白ELISA檢測方法的應用及與基于DHAV-1的ELISA方法符合率計算28-29
- 3 試驗結果29-49
- 3.1 VP2、VP4基因的克隆、表達29-37
- 3.1.1 VP2、VP4的生物信息學分析29-32
- 3.1.2 VP2、VP4基因的擴增和克隆32-33
- 3.1.3 原核表達重組質粒的構建與鑒定33-34
- 3.1.4 VP2、VP4重組蛋白的誘導表達及條件優(yōu)化34-36
- 3.1.5 VP2、VP4重組蛋白的鑒定與純化36-37
- 3.2 基于VP2、VP4蛋白的ELISA方法的建立37-49
- 3.2.1 抗原的最佳包被濃度和血清最佳稀釋度的確定37-38
- 3.2.2 最佳酶標二抗稀釋度38-39
- 3.2.3 最佳包被條件39
- 3.2.4 最佳封閉液選擇39-40
- 3.2.5 封閉時間40-41
- 3.2.6 最佳血清孵育時間及最佳酶標二抗孵育時間41
- 3.2.7 顯色時間41-42
- 3.2.8 陰陽性臨界值的確定42-43
- 3.2.9 重復性試驗43-44
- 3.2.10 特異性檢驗44-46
- 3.2.11 敏感性檢測46-47
- 3.2.12 基于VP2、VP4蛋白ELISA檢測方法的應用及與基于DHAV-1的ELISA方法符合率計算47-49
- 4 討論49-54
- 4.1 VP2、VP4基因的克隆表達49-51
- 4.2 基于VP2、VP4蛋白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51-54
- 三 結論54-55
- 參考文獻55-59
- 致謝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軍;;淺談原核表達的技巧[J];大學時代;2006年07期
2 金元昌;李景鵬;李會東;周建紅;;重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基因原核表達的影響因素[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3 韓鈺;王艷林;;小鼠精胺氧化酶的原核表達與鑒定[J];生物技術通訊;2007年01期
4 朱向前;楊靜;丁曉然;王升啟;;重組人磷脂爬行酶1的原核表達及純化[J];生物技術通訊;2011年06期
5 哲名家;張淼濤;云濤;王玢tx;劉光清;;兔巖藻糖基轉移酶基因的克隆與原核表達[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6 謝海燕,郭霄峰;豬α-干擾素的原核表達[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7 孫東波;馮力;劉杰;時洪艷;佟有恩;劉勝旺;童光志;;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達及重組蛋白的免疫活性分析[J];病毒學報;2006年02期
8 孫軍;王俊杰;秦波;伏秀青;高倩倩;王興智;朱筱娟;;粘著斑激酶的原核表達、純化及抗體的制備[J];分子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9 戴華;鄭佳玉;陳俊華;潘志明;焦新安;;雞α干擾素基因的原核表達及其活性測定[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9年10期
10 湯承;張兆敏;岳華;;雞熱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達[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文濤;閆若潛;吳志明;劉光輝;盛敏;謝彩華;;豬白細胞介素-6的原核表達及其生物學活性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二屆中國獸醫(yī)臨床大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丁夢蝶;魯?shù)?王紅寧;田浪;陽泰;張毅;樊汶樵;郭自成;;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多基因串聯(lián)表位抗原的原核表達研究[A];四川省動物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林海波;張桂紅;詹國英;廖明;任濤;羅開健;曹偉勝;徐成剛;辛朝安;;豬白細胞介素-6基因的非融合原核表達研究[A];第一屆中國養(yǎng)豬生產和疾病控制技術大會——2005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隋桂琴;左玲;王桂云;;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原核表達[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黃斯勇;梁英民;韓驊;李國輝;伍艷蘭;康志杰;何飛;張萍;徐恒;劉利;;人Detla-like4ext-93-217原核表達、純化及蛋白活性檢測[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6 張紅;劉志國;屈伸;;人源受體相關蛋白的原核表達優(yōu)化及功能檢測[A];湖北省暨武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和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袁志棟;王志亮;劉雨田;吳曉東;劉海生;;水貂朊蛋白前體基因的克隆與原核表達[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六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士友;張耀洲;;一個新的家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達及純化[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伍艷蘭;黃斯勇;牛曉麗;張麗;陳茹菲;何飛;張萍;梁英民;劉利;;人Delta-like4ext-93-217原核表達、純化及蛋白活性檢測[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10 馬文濤;閆若潛;吳志明;劉光輝;盛敏;謝彩華;;豬白細胞介素-6的原核表達及其生物學活性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四次豬病防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曉鳴;人IL-16的原核表達與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0年
2 曹秀利;楊樹PtCDD基因的原核表達及酶活分析[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3 黃新河;小鼠TAp63γ的原核表達、純化、結構及功能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張大鵬;VP60蛋白的原核表達、抗體制備及VP60基因轉化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5 張少斌;豌豆肌動蛋白異型體(PEAc1)的原核表達及其藻熒光探針的研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6 尹國華;利用Red重組系統(tǒng)構建dsRNA原核表達體系抗煙草花葉病毒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7 韓凌霞;豬圓環(huán)病毒2型基因的原核表達與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感染性分子克隆的動物接種試驗[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3年
8 于揚;重組人源GPx4及其模擬物的原核表達、結構與功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鵬;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蛋白的原核表達、純化及免疫原性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高小磊;六種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抗原的原核表達及16 KD-38 KD和Ag85A血清學診斷效果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彭傳林;家蠅抗真菌肽MAF-1原核表達體系優(yōu)化與活性分析[D];貴陽醫(yī)學院;2015年
4 鐘樹懷;豬囊尾蚴膜聯(lián)蛋白的原核表達及其免疫反應性分析[D];貴陽醫(yī)學院;2015年
5 孫明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河北地方株ORF7基因的原核表達及ELISA方法的建立[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良斌;天祝白牦牛KAP家族基因克隆、原核表達及其在皮膚中的表達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15年
7 達小強;牦牛轉鐵蛋白基因克隆與原核表達[D];西北民族大學;2015年
8 高翠娥;飛蝗2個CYP450轉基因果蠅品系對殺蟲劑的敏感性及原核表達[D];山西大學;2015年
9 吳雨航;布氏桿菌病間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吉林省梅花鹿主要養(yǎng)殖地區(qū)鹿布病血清學調查[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10 姜旭;百合無癥病毒16kDα基因的克隆、原核表達及亞細胞定位[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667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86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