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的毒性效應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07:17
目前研究表明,活性污泥熱解處理制備生物質炭可在農業(yè)中應用,與將活性污泥直接施用在土壤中相比較,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可更好的促進植物生長。但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考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土壤中生物群體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蚯蚓是土壤中生物量最大的生物群體之一,本研究選取蚯蚓為研究對象,研究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是否有致害作用,并進一步對致害因子剖析。本研究中,以活性污泥為原材料制備生物質炭,最終熱解溫度為:350℃、550℃、750℃。建立生物質炭-土壤體系,將每種生物質炭按不同比例(0%,1%,2.5%,5%,7.5%,10%,12.5%)添加到土壤中,均勻混合,進行急性毒性試驗。選取LC50為新的濃度上限,設置新的比例(0%,2.5%,5%,7.5%,10%),混合均勻,進行回避試驗、中性紅試驗、抗氧化防御試驗,進一步探究生物質炭在細胞水平、生理水平對蚯蚓造成的致害效應。在以上試驗結果的基礎上,選取活性污泥生物質炭中可能存在的致害因子進一步研究驗證。本研究選取活性污泥生物質炭中PAHs和水溶性物質進行研究,以驗證二者是否對蚯蚓有致害作用。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個體水平:蚯...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蚯蚓回避試驗原理與過程(根據(jù)schaefer(2003)[38])
第二章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急性毒性試驗和回避試驗的影響13三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施加比例分別為:0.52%,1.65%,0.38%時,不會對蚯蚓造成致死效應。本研究結果可在活性污泥生物質炭的實際應用中提供參考意義。圖2.2三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對蚯蚓的急性毒性Figure2.2Acutetoxicityofthreeactivatedsludgebiomasscarbon-soilsystemstoearthworms2.2.3生物質炭對蚯蚓的回避試驗效應圖2.2為蚯蚓在不同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中的回避率;乇苈实拇笮≈饕芑钚晕勰嗌镔|炭種類以及土壤中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影響,以下從這兩方面綜合進行分析。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2.5%時,其中蚯蚓數(shù)目大于清潔土,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為2.5%時對蚯蚓的毒害作用不明顯,且有可能對蚯蚓的生存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當土壤體系中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大于2.5%時,沒有蚯蚓出現(xiàn),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大于2.5%時可能會對蚯蚓造成明顯的毒害作用,土壤體系對蚯蚓的存活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蚯蚓出現(xiàn)顯著的回避效應。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2.5%、5%時,其中均有蚯蚓出現(xiàn),且5%濃度土壤體系中蚯蚓數(shù)目大于2.5%濃度土壤體系,這表明當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2.5%和5%時
第二章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急性毒性試驗和回避試驗的影響14可能對蚯蚓無明顯毒害效應,或者2.5%濃度土壤體系毒性大于5%濃度土壤體系。當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7.5%、10%時,土壤體系中均無蚯蚓出現(xiàn),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大于7.5%時可能會對蚯蚓造成明顯的毒害作用,土壤體系對蚯蚓的存活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蚯蚓出現(xiàn)顯著的回避效應。與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相比,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毒性可能較低。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中,隨著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的增加,各濃度蚯蚓數(shù)目呈梯狀下降,土壤體系濃度為10%時無蚯蚓出現(xiàn)。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增加時土壤對蚯蚓的毒害作用逐漸增強,即土壤體系的毒害效應與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的毒性作用較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與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可能較弱。試驗結果表明隨著土壤中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的增加,回避率增加,即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造成的致害效應增強。隨著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最終炭化溫度的升高,回避效應降低,即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的致害效應可能隨之減弱,這與急性毒性實驗結果相一致。圖2.3三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中蚯蚓回避效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資源化利用技術探究[J]. 席尚東.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11)
[2]蚯蚓在土壤污染風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羅潔文,黃玫英,殷丹陽,周垂帆,吳鵬飛.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6(08)
[3]土壤生物與土壤污染研究前沿與展望[J]. 陳保冬,趙方杰,張莘,伍松林,喬敏,歐陽緯瑩,朱永官. 生態(tài)學報. 2015(20)
[4]土壤動物多樣性及其生態(tài)功能[J]. 邵元虎,張衛(wèi)信,劉勝杰,王曉麗,傅聲雷. 生態(tài)學報. 2015(20)
[5]土壤鉛鎘鉻暴露下赤子愛勝蚓的回避行為和急性毒性[J]. 高超,李霽,劉征濤,徐鏡波.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5(10)
[6]土壤菲多次疊加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效應[J]. 馬靜靜,錢新春,張偉,鄭彬,葛高飛,郜紅建. 土壤學報. 2015(06)
[7]三種新煙堿類農藥對蚯蚓體重及溶酶體膜的影響[J]. 馮磊,張?zhí)m,張燕寧,張佩,蔣紅云. 植物保護. 2015(03)
[8]生物質炭修復有機物污染土壤的研究進展[J]. 郭彥蓉,曾輝,劉陽生,李占宇. 土壤. 2015(01)
[9]生物質炭的性質及其對土壤環(huán)境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袁金華,徐仁扣.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1(04)
[10]鋁離子污染脅迫對蚯蚓重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梁海燕,李銀生,孫靜,蔣際寶,歐文韜,邱江平.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yè)科學版). 2007(06)
本文編號:3384904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蚯蚓回避試驗原理與過程(根據(jù)schaefer(2003)[38])
第二章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急性毒性試驗和回避試驗的影響13三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施加比例分別為:0.52%,1.65%,0.38%時,不會對蚯蚓造成致死效應。本研究結果可在活性污泥生物質炭的實際應用中提供參考意義。圖2.2三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對蚯蚓的急性毒性Figure2.2Acutetoxicityofthreeactivatedsludgebiomasscarbon-soilsystemstoearthworms2.2.3生物質炭對蚯蚓的回避試驗效應圖2.2為蚯蚓在不同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中的回避率;乇苈实拇笮≈饕芑钚晕勰嗌镔|炭種類以及土壤中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影響,以下從這兩方面綜合進行分析。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2.5%時,其中蚯蚓數(shù)目大于清潔土,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為2.5%時對蚯蚓的毒害作用不明顯,且有可能對蚯蚓的生存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當土壤體系中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大于2.5%時,沒有蚯蚓出現(xiàn),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大于2.5%時可能會對蚯蚓造成明顯的毒害作用,土壤體系對蚯蚓的存活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蚯蚓出現(xiàn)顯著的回避效應。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2.5%、5%時,其中均有蚯蚓出現(xiàn),且5%濃度土壤體系中蚯蚓數(shù)目大于2.5%濃度土壤體系,這表明當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2.5%和5%時
第二章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急性毒性試驗和回避試驗的影響14可能對蚯蚓無明顯毒害效應,或者2.5%濃度土壤體系毒性大于5%濃度土壤體系。當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濃度為7.5%、10%時,土壤體系中均無蚯蚓出現(xiàn),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大于7.5%時可能會對蚯蚓造成明顯的毒害作用,土壤體系對蚯蚓的存活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蚯蚓出現(xiàn)顯著的回避效應。與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相比,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毒性可能較低。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中,隨著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的增加,各濃度蚯蚓數(shù)目呈梯狀下降,土壤體系濃度為10%時無蚯蚓出現(xiàn)。這表明當土壤體系中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增加時土壤對蚯蚓的毒害作用逐漸增強,即土壤體系的毒害效應與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7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的毒性作用較3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與550℃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可能較弱。試驗結果表明隨著土壤中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比例的增加,回避率增加,即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造成的致害效應增強。隨著活性污泥生物質炭最終炭化溫度的升高,回避效應降低,即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對蚯蚓的致害效應可能隨之減弱,這與急性毒性實驗結果相一致。圖2.3三種活性污泥生物質炭-土壤體系中蚯蚓回避效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資源化利用技術探究[J]. 席尚東.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11)
[2]蚯蚓在土壤污染風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羅潔文,黃玫英,殷丹陽,周垂帆,吳鵬飛.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6(08)
[3]土壤生物與土壤污染研究前沿與展望[J]. 陳保冬,趙方杰,張莘,伍松林,喬敏,歐陽緯瑩,朱永官. 生態(tài)學報. 2015(20)
[4]土壤動物多樣性及其生態(tài)功能[J]. 邵元虎,張衛(wèi)信,劉勝杰,王曉麗,傅聲雷. 生態(tài)學報. 2015(20)
[5]土壤鉛鎘鉻暴露下赤子愛勝蚓的回避行為和急性毒性[J]. 高超,李霽,劉征濤,徐鏡波.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5(10)
[6]土壤菲多次疊加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效應[J]. 馬靜靜,錢新春,張偉,鄭彬,葛高飛,郜紅建. 土壤學報. 2015(06)
[7]三種新煙堿類農藥對蚯蚓體重及溶酶體膜的影響[J]. 馮磊,張?zhí)m,張燕寧,張佩,蔣紅云. 植物保護. 2015(03)
[8]生物質炭修復有機物污染土壤的研究進展[J]. 郭彥蓉,曾輝,劉陽生,李占宇. 土壤. 2015(01)
[9]生物質炭的性質及其對土壤環(huán)境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袁金華,徐仁扣.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1(04)
[10]鋁離子污染脅迫對蚯蚓重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梁海燕,李銀生,孫靜,蔣際寶,歐文韜,邱江平.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yè)科學版). 2007(06)
本文編號:33849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8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