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植物群落多樣性分布格局及其對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1-03-15 09:19
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機制一直是生態(tài)學研究的熱點問題,探索生物多樣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對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對物種多樣性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本論文以我國太行山為研究區(qū)域,基于309個野外植物群落樣地調查,分析了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區(qū)系特征,并結合物種多樣性、譜系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分析了不同維度的多樣性分布格局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種組成豐富,基于野外植物群落調查統(tǒng)計出該區(qū)域共有種子植物88科、337屬、668種,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屬、11種,被子植物85科、330屬、657種。太行山植物區(qū)系成分起源古老,具有顯著的溫帶性質和一定的熱帶淵源,其中科的分布區(qū)類型以泛熱帶(24科,占27.3%)和北溫帶(19科,占21.6%)成分為主,屬的分布區(qū)類型以北溫帶(124科,占36.8%)成分占絕對優(yōu)勢。二、太行山植物群落的多樣性水平整體較高,物種豐富度指數和多樣性指數表現(xiàn)為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喬木植物,均勻度指數表現(xiàn)為喬木植物>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分布格局表現(xiàn)為,在海拔梯度上隨著海拔的升高,物種豐富度指數、...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
研究區(qū)的地理位置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樣地分布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太行山干瘠山地土壤厚度空間變異及草灌群落分布特征[J]. 高峻,何春霞,張勁松,孟平. 生態(tài)學報. 2020(06)
[2]基于系統(tǒng)發(fā)育的黃土高原地區(qū)木本植物多樣性及特有性格局[J]. 董雪蕊,張紅,張明罡. 生物多樣性. 2019(12)
[3]華北地區(qū)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構建機制[J]. 唐志堯,劉鴻雁.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9(09)
[4]華北區(qū)域環(huán)境梯度上闊葉林構建模式及分布成因[J]. 許金石,柴永福,劉曉,岳明,郭垚鑫,康慕誼,劉全儒,鄭成洋,吉成均,閆明,張峰,高賢明,王仁卿,石福臣,張欽弟,王茂.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9(09)
[5]山西關帝山森林群落物種、譜系和功能多樣性海拔格局[J]. 秦浩,張殷波,董剛,張峰.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9(09)
[6]“一帶一路”上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與保護[J]. 孟宏虎,高曉陽.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07)
[7]山西太行山森林群落物種多樣性研究[J]. 劉麗艷,張峰,秦浩.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3)
[8]古田山10種主要森林群落類型的α和β多樣性格局及影響因素[J]. 翁昌露,張?zhí)锾?巫東豪,陳聲文,金毅,任海保,于明堅,羅媛媛. 生物多樣性. 2019(01)
[9]太行山區(qū)水資源供需關系的垂直梯度特征[J]. 朱建佳,劉金銅,梁紅柱,高會,劉鵬.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9(02)
[10]西雙版納種子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垂直格局及機制[J]. 徐翔,張化永,謝婷,孫青青,田永蘭. 生物多樣性. 2018(07)
碩士論文
[1]川西林盤植物多樣性調查研究[D]. 徐珊.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83944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
研究區(qū)的地理位置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樣地分布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太行山干瘠山地土壤厚度空間變異及草灌群落分布特征[J]. 高峻,何春霞,張勁松,孟平. 生態(tài)學報. 2020(06)
[2]基于系統(tǒng)發(fā)育的黃土高原地區(qū)木本植物多樣性及特有性格局[J]. 董雪蕊,張紅,張明罡. 生物多樣性. 2019(12)
[3]華北地區(qū)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構建機制[J]. 唐志堯,劉鴻雁.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9(09)
[4]華北區(qū)域環(huán)境梯度上闊葉林構建模式及分布成因[J]. 許金石,柴永福,劉曉,岳明,郭垚鑫,康慕誼,劉全儒,鄭成洋,吉成均,閆明,張峰,高賢明,王仁卿,石福臣,張欽弟,王茂.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9(09)
[5]山西關帝山森林群落物種、譜系和功能多樣性海拔格局[J]. 秦浩,張殷波,董剛,張峰.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9(09)
[6]“一帶一路”上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與保護[J]. 孟宏虎,高曉陽.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07)
[7]山西太行山森林群落物種多樣性研究[J]. 劉麗艷,張峰,秦浩.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3)
[8]古田山10種主要森林群落類型的α和β多樣性格局及影響因素[J]. 翁昌露,張?zhí)锾?巫東豪,陳聲文,金毅,任海保,于明堅,羅媛媛. 生物多樣性. 2019(01)
[9]太行山區(qū)水資源供需關系的垂直梯度特征[J]. 朱建佳,劉金銅,梁紅柱,高會,劉鵬.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9(02)
[10]西雙版納種子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垂直格局及機制[J]. 徐翔,張化永,謝婷,孫青青,田永蘭. 生物多樣性. 2018(07)
碩士論文
[1]川西林盤植物多樣性調查研究[D]. 徐珊.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839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8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