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渭河流域洪水災害風險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2-18 22:13
【摘要】:洪水災害是非常嚴重的氣象災害,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的損失非常大,洪水災害也是我國當前需要面對的重大難題。洪水災害風險區(qū)劃是洪水風險管理的基礎,是土地開發(fā)利用過程中重要的考慮因素,同時也是政府實行防災減災措施的重要依據。因此,對渭河流域洪水災害風險區(qū)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以DEM高程數據、NDVI影像數據、渭河流域各降水量站點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最大三天降水量作為研究渭河流域危險性的重要數據來源,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出洪水災害形成的影響因子之間的權重,以GIS空間分析功能為基礎,分析渭河流域洪水災害的危險性。再根據渭河流域人口總量、耕地面積和GDP總量作為研究渭河流域洪水災害易損性數據源,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出洪水災害易損度權重,以GIS空間分析功能為基礎,分析渭河流域洪水災害的易損性,繪制渭河流域洪水災害易損性分布圖。最后根據渭河流域洪水災害危險性研究結果和易損性的研究結果,建立渭河流域風險性評估模型,利用GIS空間分析功能進行疊加分析,得到渭河流域洪水災害風險度,繪制渭河流域風險區(qū)劃圖。通過研究,獲得的主要結論如下:(1)洪水災害危險性評價結果表明,渭河流域洪水災害的中等及以上危險區(qū)域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南部,即西安市、寶雞市、渭南市、天水市的南部地區(qū),流域的西部即定西市、天水市和固原市的大部。流域以北的黃土高原地區(qū)和流域以南的秦嶺山脈洪水災害發(fā)生的危險性較小?傮w而言,渭河流域西部危險性要高于東部地區(qū)。較低危險性所占的面積比例最高約55.75%,其次為中等危險性所占的面積比例為21.57%,低危險性所占面積比例約19.33%,較高危險性所占面積比例約為3.22%,高危險性所占面積比例最小約為0.19%。(2)洪水災害易損性評價結果表明,渭河流域洪水災害易損性具有較強的空間分異規(guī)律,呈現出南部高、西部北部低的變化趨勢。咸陽、西安兩市易損性最大,面積為11347.7平方千米,占總面的8.4%;渭南、平涼、寶雞、天水四市為較高易損性等級,面積為22864.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6.92%;中等易損性等級的市有銅川、固原和定西三市,面積為33444.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4.76%;較低易損性等級的市有慶陽和榆林,面積是56029.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41.48%;易損度最低的是延安市,面積是11394.1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8.44%。(3)渭河流域洪水災害風險區(qū)分為高風險區(qū)、較高風險區(qū)、中等危險分區(qū)、較低危險區(qū)和低危險區(qū)五個等級區(qū)。高風險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的最南部、西部地區(qū),行政區(qū)域為西安市南側、渭南市的南側、定西市西部和南部、天水市西部和東部、定西市西部,面積為8608.1平方千米,占全流域的6.37%;較高風險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北部和中部,行政區(qū)范圍為咸陽市北部、固原市西部與中部、定西市中部與東部,面積為26316.9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19.48%;中等危險分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部和北部,行政區(qū)范圍為天水市中部與南部、咸陽市、慶陽市北部、西部和東部、固原是東部,面積為42722.4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31.63%;較低危險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南部、中部與東北部,行政區(qū)范圍為西安是中部和北部、渭南市、延安市西北部和西南部、平涼市東部,面積為37396.7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27.68%;低危險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的東北部與中部地區(qū),行政區(qū)范圍為延安市東南部、寶雞市東南部與慶陽市中部和南部,面積為20037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14.83%。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魯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426.6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子政;;焚風對于渭河流域氣候與天氣上之影響[J];氣象學報;1942年Z1期

2 張宏利;陳豫;任廣鑫;楊改河;;近50年來渭河流域降水變化特征分析[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8年04期

3 余鳳鳴;;淺析渭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J];地下水;2011年05期

4 王瀟語;;渭河流域陜西段水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1年29期

5 陳紅莉,王軍良;汾渭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研究[J];人民黃河;1996年08期

6 葛芬莉;關中地區(qū)渭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研究[J];西北水力發(fā)電;2004年S1期

7 劉鐵龍;張俊英;;陜西省渭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對策探討[J];陜西水利;2009年01期

8 王玉娟;王樹東;曾紅娟;蔡明勇;宋文龍;;基于作物缺水指數法的渭河流域干旱特征[J];干旱區(qū)研究;2014年01期

9 劉引鴿,郭葉紅,衛(wèi)旭東,宋軍林;渭河流域地表水資源未來變化趨勢分析[J];水土保持通報;2005年05期

10 張潔;李同f;王武科;;渭河流域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模擬[J];地理科學進展;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定忠;;關于對“渭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guī)劃”的建議[A];黃河三門峽工程泥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黃翔;;渭河流域污染現狀及危害[A];環(huán)境保護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07年

3 楊紹華;;陜西省渭河流域節(jié)水的必要性及措施[A];“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蒲銳;;渭河流域管理初步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葛徽衍;張永紅;;渭河流域氣象防汛減災體系建設與應用[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與應急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6 武麥鳳;王旭仙;胡淑蘭;杜繼穩(wěn);;2003年渭河流域五次致洪暴雨的動力學診斷對比分析[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7 葛徽衍;張永紅;賈金海;盧億農;;渭河流域“03.8”和“05.10”洪災期間體積降水量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災害性天氣系統(tǒng)的活動及其預報技術”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8 宋松柏;張雨;;渭河流域干旱特性分析[A];農業(yè)、生態(tài)水安全及寒區(qū)水科學——第八屆中國水論壇摘要集[C];2010年

9 呂俊杰;王旭仙;武麥鳳;杜繼穩(wěn);;2003年渭河流域一次區(qū)域性致洪暴雨的天氣學分析[A];2004年全省氣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胡淑蘭;葛徽衍;張淑玲;張永紅;;“03·8”渭河流域特大洪災特征及成因分析[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辛石 通訊員 劉自國 秦延安;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局掛牌[N];中國水利報;2006年

2 劉曉辰;陜西關閉渭河流域56家高污染造紙廠[N];經濟日報;2007年

3 ;陜西將關閉渭河流域六成造紙企業(yè)[N];經理日報;2007年

4 張光進;多種措施并舉 加速渭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N];陜西日報;2007年

5 記者 萬君;建議進一步加快推進《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guī)劃》實施[N];陜西日報;2011年

6 本報見習記者 肖穎 記者 馮永強;渭河流域污染補償標準提高[N];中國環(huán)境報;2011年

7 記者 項曉光;陜西省積極宣傳貫徹渭河流域管理條例[N];黃河報;2012年

8 記者 韋鳳年 陳剛;《渭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guī)劃》通過審查[N];中國水利報;2004年

9 水利部副部長 陳雷;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渭河流域治理規(guī)劃工作[N];中國水利報;2004年

10 石志勇 朱鈺欣;渭河流域將關閉73家造紙企業(yè)[N];各界導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潔;渭河流域(干流地區(qū))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演變及其優(yōu)化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王帥;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擬及水循環(huán)演變規(guī)律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3 馬斌;基于信息技術的渭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4 張榮華;渭河流域蒸散發(fā)特征及水量變化分析[D];北京師范大學;2013年

5 張鈺嫻;渭河流域產水產沙區(qū)域分異特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6 樊良新;渭河流域關中地區(qū)農村居民生活用水行為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7 樊晶晶;變化環(huán)境下水文要素變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安若蘭;基于ArcEngine+.NET渭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2 蒲歡歡;渭河流域水生態(tài)評價與區(qū)劃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3 位賀杰;渭河流域水分生產效率遙感模型構建與估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陳Z誒,

本文編號:24262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4262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731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