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存形態(tài)耐鋅細菌的鋅吸附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16 04:16
本研究以從土壤中篩選出的兩株耐鋅細菌S3和S13為對象,結合16SrDNA鑒定確定菌株分類地位。對其在游離與生物膜生長狀態(tài)下的Zn2+吸附行為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結合16SrDNA鑒定,確定菌株S3屬于鞘氨醇桿菌屬,S13屬于耐重金屬根瘤菌。經(jīng)測定,Zn2+對菌株S3的最小抑制濃度(MIC)為500mg/L左右,對菌株S13的最小抑制濃度為300mg/L左右,表明S3及S13為中度耐鋅細菌。初步測定了兩株菌對Zn2+的富集能力,結果表明,在初始Zn2+濃度為100mg/L、200mg/L、300mg/L時,菌株S3最大吸附率分別為48.8%、30.6%和22.5%;S13最大吸附率分別為 42.2%、27.4%和 14.5%。(2)對于菌株S3和S13,初始Zn2+濃度越高,生物膜的產(chǎn)量越低。在 48h 內(nèi),初始 Zn2+濃度為 100mg/L、200mg/L、300mg/L 時,游離態(tài)S3吸附率分別為34.8%、21.8%和14%,生物膜吸附率分別為41.2%、27.3%和20.26%;游離態(tài)S13吸附率分別為21.8%、14.7%和5.1%,生物膜吸附率分別為28.1%、20...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00803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一光學顯微鏡下菌株的形態(tài)特征
2A2.2菌株16SrDNA鑒定??16SrDNA是一個較為保守的區(qū)域,在原核生物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常被??用作細菌的鑒定[82]。通常情況下,16SrDNA序列同源性小于97%,可以認為屬??于不同種;同源性小于93%-95%,認為屬于不同屬[?。??菌株S3的16S?rDN....
圖2-1菌株的平板菌落形態(tài)
將菌株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2-2所示,S3呈桿狀,無鞭毛,??S13呈橢圓形,無鞭毛。??圖2-2光學顯微鏡下菌株的形態(tài)特征??2A2.2株16SrDNA鑒定??
圖2-5菌株S3、S13生長曲線??2.4.4菌株對Zn2+的耐受性分析??
2.4.4菌株對Zn2+的耐受性分析??2.4_4.1最小抑制濃度(MIC)測定??圖2-6、圖2-7為菌株S3、S13對Zn2+的耐受性研宄。由圖可以看出,Zn2+??會對菌株生長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隨著Zn2+濃度的增大,吸光值不斷減小,結??果表明Zn2+對菌株S3的最小抑....
圖2-6Zn}+對S3的最小抑制濃度
圖2-7?Zn2+對S13的最小抑制濃度??4.2不同濃度鋅離子對菌株生長的影響??重金屬鋅是微生物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但過量會對菌體的生長產(chǎn)生抑制甚至??作用。本文研宄了菌株在Zn2+濃度為0-400mg/L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情??不同濃度Zn2+對S3生長的影響如圖2-8所示....
本文編號:39008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9008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