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臭氧損耗和燃燒過程中污染物間反應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08:53
用現(xiàn)有的量子化學理論和方法,精確地研究了大氣中存在的自由基,活性原子和小分子與臭氧間的反應的機理;同時進行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理論計算,與實驗結(jié)果對照:對于無實驗結(jié)果的,進行了理論預測。在研究大氣中臭氧與活性小分子及自由基反應機理部分,我們研究了F,Cl,CHX(X=H,F,Cl,Br),CH2CHX(X=H,F,CL),NH,OH,CH3,NH2,C2H3等十七種活性原子或分子及自由基與臭氧間的反應機理,計算了22條反應通道,找到了27個反應中間體和36個反應過渡態(tài),通過對這些反應的理論研究,力求尋找出大氣中哪些物質(zhì)是損耗平流層中臭氧的主要成分,以便為實驗保護臭氧的損耗提供理論依據(jù)。對我們所研究的大氣中與臭氧間的相關(guān)化學反應均為小分子反應,還采用了最近發(fā)展起來的Gaussian-3(G3)方法進行研究,G3方法是目前理論研究最為精確的方法。通過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氣中有還原性的活性小分子和自由基對臭氧都有損耗作用,而且其反應都是放熱反應過程。 本文中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研究部分,那就是燃燒過程的小...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微觀反應機理研究的理論慨況
1.1.1 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發(fā)展
1.1.2 微觀反應動力學簡介
1.1.3 微觀反應動力學的理論基礎(chǔ)
1.1.4 理論模型
1.1.5 微觀反應動力學的發(fā)展方向
1.2 大氣環(huán)境中與臭氧相關(guān)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慨述
1.3 燃燒過程小分子反應機理的研究慨述
1.4 小分子熱力學性質(zhì)的理論計算-G3理論簡介
1.5 自然鍵軌道理論(NBO)概述
參考文獻
第二章 F,CL原子與臭氧和甲烷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2.1 引言
2.2 結(jié)果與討論
2.2.1 Cl和F與臭氧之間反應機理和熱反應熱效應計算
2.2.2 F和Cl與甲烷反應機理的研究和反應熱效應計算
2.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單線態(tài)卡賓及其衍生物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3.1 引言
3.2 結(jié)果與討論
3.2.1.1 單態(tài)卡賓與臭氧的反應機理的研究
3.2.1.2 反應能量變化和電荷分析
3.2.2.1 單態(tài)卡賓衍生物與臭氧的反應機理的研究
3.2.2.2 反應能量變化
3.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CH_2CHX(X=H,F(xiàn),CL)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4.1 引言
4.2 結(jié)果和討論
4.2.1 乙烯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4.2.2 氟代乙烯(CH_2CHF)和氯代乙烯(CH_2CHCl)與臭氧反應機理研究
4.3 Π絡合物自然鍵軌道理論研究結(jié)果
4.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單態(tài)和三態(tài)NH、NH2、OH、CH3、C2H3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5.1 引言
5.2 結(jié)果與討論
5.2.1.1 單線態(tài)NH自由基與O_3的反應機理反應機理及構(gòu)型分析
5.2.1.2 反應過程中電荷變化和原子間布居數(shù)分析
5.2.1.3 反應能級分布
5.2.2.1 三線態(tài)NH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
5.2.2.2 反應能量與電荷分析
5.2.3.1 NH_2自由基與O_3反應機理
5.2.3.2 反應活化能及反應熱的計算
5.2.4.1 OH+O_3→HO_2+O_2反應機理研究及構(gòu)型分析
5.2.4.2 反應過程中的電荷變化
5.2.4.3 反應能級分布
5.2.5.1 CH_3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研究
5.2.5.2 能量計算結(jié)果分析
5.2.6.1 C2H3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研究
5.2.6.2 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理論計算
5.3 研究結(jié)果
參考文獻
第六章 C_2H_3自由基與O_2反應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
6.1 引言
6.2 結(jié)果與討論
6.2.1 C_2H_3與O_2反應機理分析
6.2.2 反應活化能及反應熱的計算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煤燃燒過程氯化汞系列化合物生成機理與反應動力學研究
7.1 引言
7.2 結(jié)果與討論
7.2.1 反應機理的研究
7.2.2 反應動力學參數(shù)的理論計算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煤燃燒過程中錫的氧化物和氯化物生成機理的理論研究
8.1 引言
8.2 結(jié)果與討論
8.2.1 反應機理的研究
8.2.2 能量分析
8.2.3 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理論計算
8.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總結(jié)
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原子與臭氧反應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J]. 李來才,周紅平,田安民. 物理化學學報. 2002(01)
[2]C2H3自由基與O2反應的紅外發(fā)射光譜及反應通道[J]. 王惠,劉建勛,王寶山,孔繁敖. 物理化學學報. 2000(08)
[3]臭氧化物生成機理研究綜述[J]. 沙耀武,王欣. 有機化學. 1999(03)
[4]單重態(tài)CCl2與O3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J]. 胡海泉,劉成卜. 化學學報. 1999(01)
[5]氣態(tài)CF2CIBr的紫外光解離[J]. 鄧國紅,章躍,李長林,于勇,劉正超,侯惠奇. 化學學報. 1997(03)
[6]中國地區(qū)臭氧總量變化與青藏高原低值中心[J]. 周秀驥,羅超,李維亮,史久恩. 科學通報. 1995(15)
[7]中國北京和昆明地區(qū)大氣臭氧層的異常變化[J]. 魏鼎文,趙延亮,秦芳,郭世昌. 科學通報. 1994(16)
[8]大氣污染化學研究概況[J]. 汪安璞. 環(huán)境化學. 1992(06)
本文編號:3511357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微觀反應機理研究的理論慨況
1.1.1 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發(fā)展
1.1.2 微觀反應動力學簡介
1.1.3 微觀反應動力學的理論基礎(chǔ)
1.1.4 理論模型
1.1.5 微觀反應動力學的發(fā)展方向
1.2 大氣環(huán)境中與臭氧相關(guān)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慨述
1.3 燃燒過程小分子反應機理的研究慨述
1.4 小分子熱力學性質(zhì)的理論計算-G3理論簡介
1.5 自然鍵軌道理論(NBO)概述
參考文獻
第二章 F,CL原子與臭氧和甲烷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2.1 引言
2.2 結(jié)果與討論
2.2.1 Cl和F與臭氧之間反應機理和熱反應熱效應計算
2.2.2 F和Cl與甲烷反應機理的研究和反應熱效應計算
2.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單線態(tài)卡賓及其衍生物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3.1 引言
3.2 結(jié)果與討論
3.2.1.1 單態(tài)卡賓與臭氧的反應機理的研究
3.2.1.2 反應能量變化和電荷分析
3.2.2.1 單態(tài)卡賓衍生物與臭氧的反應機理的研究
3.2.2.2 反應能量變化
3.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CH_2CHX(X=H,F(xiàn),CL)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4.1 引言
4.2 結(jié)果和討論
4.2.1 乙烯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4.2.2 氟代乙烯(CH_2CHF)和氯代乙烯(CH_2CHCl)與臭氧反應機理研究
4.3 Π絡合物自然鍵軌道理論研究結(jié)果
4.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單態(tài)和三態(tài)NH、NH2、OH、CH3、C2H3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5.1 引言
5.2 結(jié)果與討論
5.2.1.1 單線態(tài)NH自由基與O_3的反應機理反應機理及構(gòu)型分析
5.2.1.2 反應過程中電荷變化和原子間布居數(shù)分析
5.2.1.3 反應能級分布
5.2.2.1 三線態(tài)NH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
5.2.2.2 反應能量與電荷分析
5.2.3.1 NH_2自由基與O_3反應機理
5.2.3.2 反應活化能及反應熱的計算
5.2.4.1 OH+O_3→HO_2+O_2反應機理研究及構(gòu)型分析
5.2.4.2 反應過程中的電荷變化
5.2.4.3 反應能級分布
5.2.5.1 CH_3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研究
5.2.5.2 能量計算結(jié)果分析
5.2.6.1 C2H3自由基與臭氧反應機理研究
5.2.6.2 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理論計算
5.3 研究結(jié)果
參考文獻
第六章 C_2H_3自由基與O_2反應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
6.1 引言
6.2 結(jié)果與討論
6.2.1 C_2H_3與O_2反應機理分析
6.2.2 反應活化能及反應熱的計算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煤燃燒過程氯化汞系列化合物生成機理與反應動力學研究
7.1 引言
7.2 結(jié)果與討論
7.2.1 反應機理的研究
7.2.2 反應動力學參數(shù)的理論計算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煤燃燒過程中錫的氧化物和氯化物生成機理的理論研究
8.1 引言
8.2 結(jié)果與討論
8.2.1 反應機理的研究
8.2.2 能量分析
8.2.3 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理論計算
8.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總結(jié)
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原子與臭氧反應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J]. 李來才,周紅平,田安民. 物理化學學報. 2002(01)
[2]C2H3自由基與O2反應的紅外發(fā)射光譜及反應通道[J]. 王惠,劉建勛,王寶山,孔繁敖. 物理化學學報. 2000(08)
[3]臭氧化物生成機理研究綜述[J]. 沙耀武,王欣. 有機化學. 1999(03)
[4]單重態(tài)CCl2與O3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J]. 胡海泉,劉成卜. 化學學報. 1999(01)
[5]氣態(tài)CF2CIBr的紫外光解離[J]. 鄧國紅,章躍,李長林,于勇,劉正超,侯惠奇. 化學學報. 1997(03)
[6]中國地區(qū)臭氧總量變化與青藏高原低值中心[J]. 周秀驥,羅超,李維亮,史久恩. 科學通報. 1995(15)
[7]中國北京和昆明地區(qū)大氣臭氧層的異常變化[J]. 魏鼎文,趙延亮,秦芳,郭世昌. 科學通報. 1994(16)
[8]大氣污染化學研究概況[J]. 汪安璞. 環(huán)境化學. 1992(06)
本文編號:35113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113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