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酶對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污泥減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6 04:21
剩余污泥因其產(chǎn)量巨大、處理費用高、對周圍環(huán)境危害嚴重,已經(jīng)成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最為嚴重的負擔。水解酶具有催化水解作用,能夠有效水解細菌細胞,因此本研究選定水解酶作為活性污泥水解溶胞方法,通過向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投加水解酶,實現(xiàn)活性污泥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的剩余污泥減量。通過本研究的開展能夠拓展污泥減量研究領域,豐富與深化對污泥減量技術作用機制的認識,開發(fā)出一種在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中具有實際工程應用價值,而且安全、高效環(huán)保的污泥減量新技術。研究首先對比考察了幾種常用水解酶對活性污泥的水解溶胞效果,結果顯示在相同酶投加量的條件下水解溶菌酶比а-淀粉酶、中性蛋白酶更適合用于對活性污泥的水解溶胞。隨后利用選定的溶菌酶對活性污泥進行靜態(tài)水解,確定的最適宜水解條件為溶菌酶投加量0.072 g0.250 g溶菌酶/g MLSS;水解溫度3040℃;反應時間3060 min。在利用溶菌酶實現(xiàn)SBR系統(tǒng)污泥減量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水解SBR系統(tǒng)中部分活性污泥,再將水解污泥回流到SBR系統(tǒng)中參與生化反應,此時SBR系統(tǒng)中的污泥產(chǎn)率最低;當水解污泥量...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A/A/O與臭氧聯(lián)合工藝流程
圖 1.3 超聲波對污泥的作用過程[31]聲波裂解與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結合的污泥減量工藝利用超聲波裂解部分剩余污泥,然后將裂解污泥回流到連續(xù)流的傳統(tǒng)活統(tǒng)中繼續(xù)進行好氧處理是超聲波與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結合的主要形式。劉利用此種工藝對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的剩余污泥進行減量,研究主要考察了,聲波作用時間,污泥回流比等因素對系統(tǒng)污泥減量效果的影響;同時回流超聲裂解污泥對系統(tǒng)處理效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系統(tǒng)進水 COD 左右,NH3在 50~60 mg/L 之間,TN 在 90~100 mg/L 之間,超聲污泥為 1:24,超聲聲能密度為 0.4 W/mL,超聲波對污泥作用時間為 5 min 泥系統(tǒng)污泥的產(chǎn)量為 13.6 mg/L·d,污泥減量效果達到 95.81%。此時, COD、氨氮、TN 分別為 73、7.99、18.67 mg/L。由此可見,該活性污剩余污泥產(chǎn)生了高效的污泥減量效果,同時還保持了良好的有機污染物。進行相同研究的還有曹秀芹[32]等人,他們在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設污泥與剩余污泥兩路通道,其中剩余污泥通過剩余污泥通道直接排放,則用于污泥的回流,回流污泥中又有一部分經(jīng)過超聲處理,剩余污泥的
在這種模型中酶可以使底物變形(圖 1.5),使態(tài)。圖 1.5 誘導契合模型[78]研究成果,一般認為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來自于 5 個方面:1義上的酸與堿分別指能夠提供 H+與接受 H+的物質(zhì)。此催是在以酸為催化劑的反應中,反應物就會和 H+結合生成更從而使反應速率加快。另外一種是以堿為催化劑的反應中也生成更具有反應性的結合物,從而使反應速率也加快;淖饔迷硎牵悍磻l(fā)生時,酶和所作用的底物以共價中間體迅速轉變?yōu)榛罨艽鬄榻档偷霓D變態(tài),從而大大提定向效應。它的作用原理是:當?shù)孜餄舛容^高時,進入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泥焚燒技術的環(huán)境問題及解決方法淺析[J]. 張洪. 能源與節(jié)能. 2012(10)
[2]污泥干化系統(tǒng)工藝運行總結[J]. 王洪祥. 貴州化工. 2012(05)
[3]太陽能污泥干化技術應用及其進展[J]. 陳曦,馬文杰. 科技信息. 2012(27)
[4]凹凸棒石粘土固定辣根過氧化物酶處理含酚廢水[J]. 鮑騰,彭書傳,陳冬,劉海波,舒林.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9)
[5]臭氧氧化聯(lián)合A/A/O工藝污泥減量的可行性[J]. 寇青青,朱世云,覃宇,湯正澤,榮春,侯天駿,杜晶. 凈水技術. 2012(04)
[6]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統(tǒng)的脫氮特性[J]. 郭可兒,朱明山,郭茂新,楊崇峰,方圓.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6)
[7]超聲波處理回流剩余污泥對SBR工藝的污泥減量效能[J]. 沈會山,胡勇有,王廣華,梁樹焜,何向明,謝義忠,李凌云.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6)
[8]固定化漆酶對水中鄰苯二胺的去除研究[J]. 楊波,張麗媛,馮利東.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2(02)
[9]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焚燒處理技術綜述[J]. 黃祥,姜言欣,蔣文舉. 四川化工. 2012(02)
[10]原位臭氧氧化污泥減量工藝的運行效能[J]. 王海燕,魯智禮,龐朝輝,周岳溪,柳棟升,張娜.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3)
博士論文
[1]解偶聯(lián)代謝對活性污泥工藝中剩余污泥的減量化作用[D]. 葉芬霞.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層柱粘土固定辣根過氧化物酶及其在含酚廢水處理中的應用[D]. 程俊.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50615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A/A/O與臭氧聯(lián)合工藝流程
圖 1.3 超聲波對污泥的作用過程[31]聲波裂解與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結合的污泥減量工藝利用超聲波裂解部分剩余污泥,然后將裂解污泥回流到連續(xù)流的傳統(tǒng)活統(tǒng)中繼續(xù)進行好氧處理是超聲波與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結合的主要形式。劉利用此種工藝對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的剩余污泥進行減量,研究主要考察了,聲波作用時間,污泥回流比等因素對系統(tǒng)污泥減量效果的影響;同時回流超聲裂解污泥對系統(tǒng)處理效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系統(tǒng)進水 COD 左右,NH3在 50~60 mg/L 之間,TN 在 90~100 mg/L 之間,超聲污泥為 1:24,超聲聲能密度為 0.4 W/mL,超聲波對污泥作用時間為 5 min 泥系統(tǒng)污泥的產(chǎn)量為 13.6 mg/L·d,污泥減量效果達到 95.81%。此時, COD、氨氮、TN 分別為 73、7.99、18.67 mg/L。由此可見,該活性污剩余污泥產(chǎn)生了高效的污泥減量效果,同時還保持了良好的有機污染物。進行相同研究的還有曹秀芹[32]等人,他們在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設污泥與剩余污泥兩路通道,其中剩余污泥通過剩余污泥通道直接排放,則用于污泥的回流,回流污泥中又有一部分經(jīng)過超聲處理,剩余污泥的
在這種模型中酶可以使底物變形(圖 1.5),使態(tài)。圖 1.5 誘導契合模型[78]研究成果,一般認為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來自于 5 個方面:1義上的酸與堿分別指能夠提供 H+與接受 H+的物質(zhì)。此催是在以酸為催化劑的反應中,反應物就會和 H+結合生成更從而使反應速率加快。另外一種是以堿為催化劑的反應中也生成更具有反應性的結合物,從而使反應速率也加快;淖饔迷硎牵悍磻l(fā)生時,酶和所作用的底物以共價中間體迅速轉變?yōu)榛罨艽鬄榻档偷霓D變態(tài),從而大大提定向效應。它的作用原理是:當?shù)孜餄舛容^高時,進入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泥焚燒技術的環(huán)境問題及解決方法淺析[J]. 張洪. 能源與節(jié)能. 2012(10)
[2]污泥干化系統(tǒng)工藝運行總結[J]. 王洪祥. 貴州化工. 2012(05)
[3]太陽能污泥干化技術應用及其進展[J]. 陳曦,馬文杰. 科技信息. 2012(27)
[4]凹凸棒石粘土固定辣根過氧化物酶處理含酚廢水[J]. 鮑騰,彭書傳,陳冬,劉海波,舒林.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9)
[5]臭氧氧化聯(lián)合A/A/O工藝污泥減量的可行性[J]. 寇青青,朱世云,覃宇,湯正澤,榮春,侯天駿,杜晶. 凈水技術. 2012(04)
[6]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統(tǒng)的脫氮特性[J]. 郭可兒,朱明山,郭茂新,楊崇峰,方圓.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6)
[7]超聲波處理回流剩余污泥對SBR工藝的污泥減量效能[J]. 沈會山,胡勇有,王廣華,梁樹焜,何向明,謝義忠,李凌云.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6)
[8]固定化漆酶對水中鄰苯二胺的去除研究[J]. 楊波,張麗媛,馮利東.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2(02)
[9]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焚燒處理技術綜述[J]. 黃祥,姜言欣,蔣文舉. 四川化工. 2012(02)
[10]原位臭氧氧化污泥減量工藝的運行效能[J]. 王海燕,魯智禮,龐朝輝,周岳溪,柳棟升,張娜.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2(03)
博士論文
[1]解偶聯(lián)代謝對活性污泥工藝中剩余污泥的減量化作用[D]. 葉芬霞.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層柱粘土固定辣根過氧化物酶及其在含酚廢水處理中的應用[D]. 程俊.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506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2506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