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污染物的光助Fenton法氧化降解及其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13:56
論文以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4-氨基-苯磺酸鹽(ABS)、4-甲基-苯磺酸鹽(MBS)和1-萘酚等有機污染物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進行了四方面的研究工作:影響Fenton/UV法氧化降解五種有機污染物因素的研究;五種有機污染物的Fenton/UV氧化降解動力學研究;DMP和DEP的Fenton/UV氧化降解機理研究;DMP和DEP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研究。本論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為今后的環(huán)境科學研究尤其是有關有機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其在海洋環(huán)境中的遷移轉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科學理論依據(jù)。 一、論文首次研究了DMP、DEP、ABS、MBS和1-萘酚在Fenton/UV體系下的氧化降解狀況,重點探討了過氧化氫和亞鐵離子的初始濃度及溶液酸度對其氧化降解行為的影響狀況。 1、研究證明紫外光(UV)的參與使得Fenton試劑的氧化能力大幅度提高,因而極大地促進了DMP、DEP、ABS、MBS和1-萘酚的氧化降解,使得DMP、DEP、ABS、MBS和1-萘酚在120 min內(nèi)的降解率最高分別可達81.1%、75.8%、86.0%、70....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綜述Ⅰ-有機污染物及其高級氧化技術的研究進展
1.1.1 有毒有機污染物的主要種類及其來源
1.1.2 有毒有機污染物的危害
1.1.3 AOPs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
1.1.3.1 光化學氧化法
1.1.3.2 Fenton類氧化法
1.1.3.3 臭氧類氧化法
1.1.3.4 超聲聲化學法
1.1.3.5 超臨界水氧化法
1.1.3.6 輻照法
1.1.3.7 其他高級氧化法
1.1.4 論文相關部分的研究意義和目的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1.2 綜述Ⅱ-有機污染物在沉積物上的吸附研究進展
1.2.1 沉積物的組成
1.2.1.1 沉積物的主要組成
1.2.1.2 沉積物中粘土礦物
1.2.1.3 沉積物中的有機質
1.2.1.4 沉積物中的水合氧化物
1.2.1.5 沉積物礦物質與有機質的相互作用
1.2.2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中的反應機制
1.2.2.1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中的主要反應
1.2.2.2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上分配和吸附作用比較
1.2.3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水之間的分配系數(shù)
1.2.3.1 分配系數(shù)的表達式
1.2.3.2 分配系數(shù)的確定方法
ow、Koc及S的相關性"> 1.2.4 Kow、Koc及S的相關性
ow與水中溶解度S關系"> 1.2.4.1 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Kow與水中溶解度S關系
oc之間關系"> 1.2.4.2 水中溶解度S與Koc之間關系
ow與沉積物-水分配系數(shù)Koc或Kom的關系"> 1.2.4.3 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Kow與沉積物-水分配系數(shù)Koc或Kom的關系
1.2.5 各種影響因素
1.2.5.1 固體濃度的改變對吸附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1.2.5.2 溫度、pH、離子強度對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1.2.5.3 沉積物極性因素的影響
1.2.5.4 沉積物中有機質、粘土成分和沉積物類型的影響
1.2.6 論文相關部分的研究意義和目的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 Fenton/UV法氧化降解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2.1 前言
2.2 實驗
2.3 結果與討論Ⅰ-DMP的Fenton/UV氧化降解
2.4 結果與討論Ⅱ-DEP的Fenton/UV氧化降解
2.5 小結
第三章 Fenton/UV法氧化降解1-萘酚
3.1 前言
3.2 實驗
3.3 結果與討論
3.4 小結
第四章 4-甲基-苯磺酸鹽(MBS)和4-氨基-苯磺酸鹽(ABS)的Fenton/UV法氧化降解
4.1 前言
4.2 實驗
4.3 結果與討論
4.4 小結
第五章 Fenton/UV體系下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1-萘酚、4-甲基-苯磺酸鹽(MBS)和4-氨基-苯磺酸鹽(ABS)的光化學降解動力學
5.1 前言
5.2 實驗
5.3 結果與討論
5.4 小結
第六章 Fenton/UV體系作用下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光化學降解機理
6.1 前言
6.2 實驗
6.3 結果與討論
6.4 小結
第七章 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
7.1 前言
7.2 實驗
7.3 結果與討論
7.4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Ⅰ: 論文相關裝置圖、光譜圖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質表
附錄Ⅱ: 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
附錄Ⅲ: 博士在讀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苯酚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作用[J]. 吳萍,楊桂朋,趙潤德. 海洋與湖沼. 2003(04)
[2]海水中萘的光化學降解研究[J]. 楊桂朋,戚佳琳. 海洋與湖沼. 2003(01)
[3]久效磷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J]. 趙學坤,楊桂朋,高先池. 環(huán)境化學. 2002(05)
[4]水體有毒有機污染物的危害及優(yōu)先控制污染物[J]. 王曉燕,尚偉.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3)
[5]硝基酚類化合物在海水中的光化學氧化研究[J]. 楊桂朋,戚佳琳.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2(06)
[6]葉綠素光催化降解水中苯胺的研究[J]. 張素麗,陳國建,姚超英. 杭州化工. 2002(02)
[7]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高級氧化技術[J]. 劉瓊玉,李太友. 江漢大學學報. 2002(02)
[8]UV/Fenton法處理硝基苯廢氣的試驗研究[J]. 廖飛鳳,徐江興,徐薇.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2002(03)
[9]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對環(huán)境和生物體的危害[J]. 張?zhí)N暉. 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 2002(02)
[10]光助Fenton法氧化降解苯胺的研究[J]. 李太友,劉瓊玉. 江漢大學學報. 2001(06)
本文編號:2978990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綜述Ⅰ-有機污染物及其高級氧化技術的研究進展
1.1.1 有毒有機污染物的主要種類及其來源
1.1.2 有毒有機污染物的危害
1.1.3 AOPs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
1.1.3.1 光化學氧化法
1.1.3.2 Fenton類氧化法
1.1.3.3 臭氧類氧化法
1.1.3.4 超聲聲化學法
1.1.3.5 超臨界水氧化法
1.1.3.6 輻照法
1.1.3.7 其他高級氧化法
1.1.4 論文相關部分的研究意義和目的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1.2 綜述Ⅱ-有機污染物在沉積物上的吸附研究進展
1.2.1 沉積物的組成
1.2.1.1 沉積物的主要組成
1.2.1.2 沉積物中粘土礦物
1.2.1.3 沉積物中的有機質
1.2.1.4 沉積物中的水合氧化物
1.2.1.5 沉積物礦物質與有機質的相互作用
1.2.2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中的反應機制
1.2.2.1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中的主要反應
1.2.2.2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上分配和吸附作用比較
1.2.3 非離子性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水之間的分配系數(shù)
1.2.3.1 分配系數(shù)的表達式
1.2.3.2 分配系數(shù)的確定方法
ow、Koc及S的相關性"> 1.2.4 Kow、Koc及S的相關性
ow與水中溶解度S關系"> 1.2.4.1 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Kow與水中溶解度S關系
oc之間關系"> 1.2.4.2 水中溶解度S與Koc之間關系
ow與沉積物-水分配系數(shù)Koc或Kom的關系"> 1.2.4.3 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Kow與沉積物-水分配系數(shù)Koc或Kom的關系
1.2.5 各種影響因素
1.2.5.1 固體濃度的改變對吸附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1.2.5.2 溫度、pH、離子強度對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1.2.5.3 沉積物極性因素的影響
1.2.5.4 沉積物中有機質、粘土成分和沉積物類型的影響
1.2.6 論文相關部分的研究意義和目的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 Fenton/UV法氧化降解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2.1 前言
2.2 實驗
2.3 結果與討論Ⅰ-DMP的Fenton/UV氧化降解
2.4 結果與討論Ⅱ-DEP的Fenton/UV氧化降解
2.5 小結
第三章 Fenton/UV法氧化降解1-萘酚
3.1 前言
3.2 實驗
3.3 結果與討論
3.4 小結
第四章 4-甲基-苯磺酸鹽(MBS)和4-氨基-苯磺酸鹽(ABS)的Fenton/UV法氧化降解
4.1 前言
4.2 實驗
4.3 結果與討論
4.4 小結
第五章 Fenton/UV體系下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1-萘酚、4-甲基-苯磺酸鹽(MBS)和4-氨基-苯磺酸鹽(ABS)的光化學降解動力學
5.1 前言
5.2 實驗
5.3 結果與討論
5.4 小結
第六章 Fenton/UV體系作用下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光化學降解機理
6.1 前言
6.2 實驗
6.3 結果與討論
6.4 小結
第七章 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
7.1 前言
7.2 實驗
7.3 結果與討論
7.4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Ⅰ: 論文相關裝置圖、光譜圖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質表
附錄Ⅱ: 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
附錄Ⅲ: 博士在讀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苯酚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作用[J]. 吳萍,楊桂朋,趙潤德. 海洋與湖沼. 2003(04)
[2]海水中萘的光化學降解研究[J]. 楊桂朋,戚佳琳. 海洋與湖沼. 2003(01)
[3]久效磷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J]. 趙學坤,楊桂朋,高先池. 環(huán)境化學. 2002(05)
[4]水體有毒有機污染物的危害及優(yōu)先控制污染物[J]. 王曉燕,尚偉.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3)
[5]硝基酚類化合物在海水中的光化學氧化研究[J]. 楊桂朋,戚佳琳.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2(06)
[6]葉綠素光催化降解水中苯胺的研究[J]. 張素麗,陳國建,姚超英. 杭州化工. 2002(02)
[7]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高級氧化技術[J]. 劉瓊玉,李太友. 江漢大學學報. 2002(02)
[8]UV/Fenton法處理硝基苯廢氣的試驗研究[J]. 廖飛鳳,徐江興,徐薇.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2002(03)
[9]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對環(huán)境和生物體的危害[J]. 張?zhí)N暉. 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 2002(02)
[10]光助Fenton法氧化降解苯胺的研究[J]. 李太友,劉瓊玉. 江漢大學學報. 2001(06)
本文編號:29789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789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