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鐵水熱轉(zhuǎn)化二氧化碳產(chǎn)有機物的研究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X701
【部分圖文】:
第1章 緒論研究背景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人口、能源和環(huán)境問題日益成為當面對的三大挑戰(zhàn)。人類社會從最初的薪柴時代發(fā)展煤炭時代,源利用的總量在不斷增長,同時能源結(jié)構(gòu)也是日益變化。但是世界能源消費的主體,這就引發(fā)了由化石能源的消費劇增而導(dǎo)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持續(xù)升高,由此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正在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1-5]。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時,不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實現(xiàn)能源和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措施能源危機
圖 1.2 世界各國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2]Fig. 1.2 Total annual CO2emission of the world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報告(AR5)指出,時期的全球平均地表變暖主要取決于累積 CO2排放量。要控必須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AR5 給出了 2oC 升溫目標量。如果將 1861-1880 年以來的人為 CO2累積排放量控制在670GtCO2),那么人類有大于 66%的可能性把未來升溫幅度控當于 1861-1880 年);如果把人為 CO2累積排放限額放寬到 5760 Gt CO2),那么只有 33%的可能性實現(xiàn)“升溫不超過 2oC011 年,人類已經(jīng)累積排放了 515 Gt C(約合 1890 Gt CO2),排放空間極其有限,而化石能源燃燒導(dǎo)致的 CO2排放量占溫。因此,未來要實現(xiàn)這個排放目標,就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體排放。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這一情況已經(jīng)相當嚴峻。世界氣
學博士學位論文 第1 二氧化碳的研究現(xiàn)狀減排作為全球的研究熱點,受到廣泛關(guān)注,其處理方式也在不氧化碳的處理方式主要兩種,一是如二氧化碳封存等的常規(guī)處化碳作為有用的碳資源進行資源化處理,達到良好的碳循環(huán)實。2 二氧化碳的常規(guī)處理化碳的常規(guī)處理主要是通過物理、生物或化學的方法將氣態(tài)的定的固態(tài)或者液態(tài),從而降低大氣中 CO2的濃度。在這些方法氣候變化專業(yè)委員會(IPCC)特別推薦 CO2的捕集和封存and Storage,簡稱 CCS)技術(shù)作為大幅降低大氣中 CO2濃度應(yīng)有效方法,在能源利用過程中有望實現(xiàn) CO2的近零排放的方法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用陽光分解水[J];廣西工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2 ;用陽光分解水[J];廣西工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3 潘珺怡;周涵;;半導(dǎo)體光催化全分解水的最新研究進展[J];材料導(dǎo)報;2013年15期
4 韓斌;;對通電分解水簡易裝置的改進[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年03期
5 鄒有年 ,許居湘;國外化學題選解[J];安徽教育;1981年06期
6 ;美科學家開始研究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廉價制氫[J];東北電力技術(shù);2005年09期
7 ;日本開發(fā)出高效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劑[J];東北電力技術(shù);2002年04期
8 ;新型超薄材料分裂水可以使氫生產(chǎn)更廉價[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2期
9 Alok Jha;施小娟;;廉價方法“分解水”可獲大量清潔燃料[J];科技英語學習;2008年09期
10 李彩彩;侯俊先;吳則星;郭凱;王得麗;翟天佑;李會巧;;酸活化法制備一體化鎳/氧化鎳電極用于堿性條件下分解水(英文)[J];Science China Materials;2017年10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多佳;金屬鐵水熱轉(zhuǎn)化二氧化碳產(chǎn)有機物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2 王猛;Fe基復(fù)雜氧化物薄膜的制備與表面改性及其光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3 加曉丹;基于層狀氫氧化物納米結(jié)構(gòu)的設(shè)計及其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西北大學;2016年
4 杜世超;鐵系金屬化合物電催化分解水制氧性能及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郭文龍;三元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陽極材料的制備及光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7年
6 許蕊;鐵基納米結(jié)構(gòu)和硒化鎳的合成及其電解水性能[D];天津大學;2016年
7 劉文;金屬氧化物光催化劑的制備及降解廢氣和分解水上的應(yīng)用[D];天津大學;2010年
8 鄧久軍;氧化鐵光電極的改性及光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9 閆海靜;由多酸簇合成鎢(鉬、釩)的氮(磷)化物及電催化應(yīng)用[D];黑龍江大學;2017年
10 王玉曉;可見光下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氫氣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昊軒;鈷基磷酸鹽納米陣列電催化全分解水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9年
2 烏蘭巴日;半導(dǎo)體基光催化材料的設(shè)計、制備及其分解水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3 袁渝斐;Fe_2O_3和Cu_2O半導(dǎo)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光電化學分解水中的應(yīng)用基礎(chǔ)研究[D];暨南大學;2018年
4 李凌鳳;納米WO_3薄膜的制備與修飾及其光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5 王恒;納米多孔電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水分解和二氧化碳還原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8年
6 Adel Abdullah Mohammed Al-Salihy;氮摻雜碳改性鈷酸鎳電催化全分解水性能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7 章立寒;鈷基磷化物納米陣列設(shè)計及其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7年
8 尹婷雯;鈷基硼(磷、氮)化物的制備及催化性能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8年
9 牛智國;過渡金屬磷化物的制備及其電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10 武軍;TiO_2納米纖維基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光電分解水中的應(yīng)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685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6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