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積累植物東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對鎘的吸收及轉運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X1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繼光;李廷強;朱恩;楊肖娥;林國林;柳丹;韓曉日;張玉龍;;氮對超積累植物東南景天生長和鎘積累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7年01期
2 李繼光;李廷強;朱恩;楊肖娥;;不同氮形態(tài)對東南景天鎘積累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08年03期
3 龍新憲;王艷紅;劉洪彥;;不同生態(tài)型東南景天對土壤中Cd的生長反應及吸收積累的差異性[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8年01期
4 陳一萍;;重金屬超積累植物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8年03期
5 魏樹和,周啟星,王新,張凱松,郭觀林;一種新發(fā)現的鎘超積累植物龍葵(Solanum nigrum L)[J];科學通報;2004年24期
6 孫琴,王曉蓉,丁士明;超積累植物吸收重金屬的根際效應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雜志;2005年01期
7 孫波,駱永明;超積累植物吸收重金屬機理的研究進展[J];土壤;1999年03期
8 孫琴,倪吾鐘,楊肖娥;超積累植物體內的小分子螯合物質及其生理作用[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1年05期
9 丁佳紅,劉登義,儲玲,王廣林;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復的研究進展和應用前景[J];生物學雜志;2004年04期
10 B.H.Robinson;A.Chiarucci;R.R.Brooks;胡西順;;鎳超積累植物布氏香芥——一種鎳的植物補救和植物潛在采礦介質[J];國外地質勘探技術;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龍新憲;劉洪彥;王艷紅;吳啟堂;;不同Zn化合物對東南景天根圈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響[A];第二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順枝;劉婉君;陳婉婷;胡位榮;劉雯;;鋅鎘超積累植物——東南景天組織培養(yǎng)的初步研究[A];全國“植物生物技術及其產業(yè)化”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周啟星;;污染環(huán)境的生態(tài)修復研究與展望[A];中國生態(tài)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薈萃[C];2006年
4 劉發(fā)欣;高懷友;;鎘的食物鏈遷移及其污染防治對策研究[A];全國耕地土壤污染監(jiān)測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郭祖美;吳啟堂;衛(wèi)澤斌;龍新憲;;植物修復與絡合劑淋洗復合技術處理污染土壤[A];廣東省土壤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宋紅改;蔣晶;喬桂榮;周婧;楊曄;潘鑾銀;卓仁英;;一個快速高效篩選植物抗逆相關基因平臺的建立[A];第六屆中國植物逆境生理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7 楊柳;柴振林;丁立忠;朱杰麗;尚素微;呂愛華;祝新明;蔣步云;;四種植物對毛竹筍林地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作用研究[A];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沈振國;陳亞華;;金屬—配體在植物中的積累機理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9 蔡利娟;范仲學;杜瑞雪;張斌;;植物積累耐受鎘的差異及其機理研究進展[A];第二屆重金屬污染監(jiān)測風險評價及修復技術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黃蘇珍;韓玉林;;鳶尾屬(Iris L.)6種植物鉛積累及耐性研究[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沅江市環(huán)衛(wèi)中心主任 周衛(wèi)東;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方法研究進展[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孫燕燕;清除鉻毒[N];北京科技報;2010年
3 記者 范春生 譚劍 張麗娜;土地污染多發(fā),防治亟須四機制[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玲麗;超積累植物東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對鎘的吸收及轉運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2 田生科;超積累東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對重金屬(Zn/Cd/Pb)的解毒機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敏;東南景天鎘超積累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熊愈輝;東南景天對鎘的耐性生理機制及其對土壤鎘的提取與修復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何冰;東南景天對鉛的耐性和富集特性及其對鉛污染土壤修復效應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6 魏樹和;超積累植物篩選及污染土壤植物修復過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2004年
7 劉家女;鎘超積累花卉植物的識別及其化學強化[D];東北大學;2008年
8 晁岳恩;東南景天鋅超積累過程中基因表達差異的cDNA-AFLP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9 王凱;鎘—多環(huán)芳烴復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復的強化作用及機理[D];浙江大學;2012年
10 孫瑞蓮;鎘超積累植物的生態(tài)特征及污染耐性機理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雪蓮;東南景天鎘超積累生態(tài)型根系分泌物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邢嚴;修復植物海州香薷和東南景天代謝的提取分離和鑒定[D];浙江大學;2012年
3 孫琴;磷對東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生長、吸收和積累鋅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2年
4 倪天華;東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對鎘特異吸收和積累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鄒星;化學強化東南景天修復土壤重金屬—十溴聯(lián)苯醚復合污染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趙素娟;東南景天植株的再生及其愈傷組織對鎘的富集[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玲;鋅污染土壤的超積累植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邱文敏;東南景天鎘抗性相關功能基因篩選體系構建[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9 舒麗娜;鋅脅迫下CO_2濃度升高對三種不同光合途徑植物生長發(fā)育和鋅積累的影響[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馬娟霞;鋅污染土壤的超積累植物篩選[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999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9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