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垃圾填埋氣中典型組分的吸附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11 18:04
【摘要】:垃圾填埋氣中主要成分是甲烷(50%左右)、二氧化碳(40%)、N2和O2,其中CH4是其能量來源,而C02、N2和O2存在降低了填埋氣的品質。因此,在填埋氣凈化提純過程中必須去除CO2、N2和O2。吸附法由于工藝簡單和成本低廉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氣體分離領域,而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找到具有高性能的吸附劑。目前填埋氣的凈化提純研究主要在于CO2/CH4和CO2/n2的吸附分離,而對CO2/O2和CH4/O2的吸附分離研究較少,而且填埋氣中其他微量雜質氣體如VOCs對吸附劑吸附分離效果的影響目前還未被研究。本文研究比較了幾種吸附劑對填埋氣中CO2、CH4、N2和O2的吸附分離性能的優(yōu)缺點,旨在找到滿足不同分離要求的吸附劑,為垃圾填埋氣凈化工藝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本文研究了常用沸石分子篩、碳基吸附劑和一些其他類型分子篩對垃圾填埋氣主要組分CO2、CH4、N2和O2的吸附量、選擇系數和吸附動力學三個方面的內容。同時,本文探討了垃圾填埋氣中五種典型VOCs和水蒸氣對脫碳吸附劑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文中所研究的吸附劑對CO2、CH4、N2和O2的吸附等溫線均呈現I型吸附等溫線。在壓力為100kPa,溫度為303K時,13X、5A和USY-1表現出較高的CO2吸附容量(分別為2.07、1.66和0.94mmol/g)和較低的CH4、N2和O2吸附容量;兩種活性炭對CO2和CH4都有較大的吸附容量,其中AC-2對CH4的吸附量為0.81mmol/g,明顯高于其他吸附劑;TS-1對CO2的吸附量較大,且與活性炭及5A相近;ETS-10對CO2和CH4的吸附量相近,對N2和O2的吸附量很小。(2)文中討論了在不同吸附劑上,CO2/N2、CO2/CH4、CH4/N2、CO2/O2和CH4/O2五種混合組分的理論分離系數,以及不同吸附劑對CO2、CH4、N2和O2的選擇分離性,并選擇出適合不同吸附組分分離性能的吸附劑。當壓力為lOOkPa,溫度為303K時,對于CO2/N2混合體系,13X、5A和USY-1的理論分離系數分別為45.95、14.23和18.53,均表現出很好的分離性能,其中USY-1的理論分離系數隨壓力變化較小,這有利于其在不同壓力條件下的應用;對于CO2/CH4混合體系,13X和USY-1的理論分離系數分別為7.2和6.9,表現出較好的分離性能;對于CH4/N2混合體系,ETS-10、13X和AC-2均表現出較好的分離性能;對于CO2/O2混合體系,13X和5A的理論分離系數較高,為33.6和51.4,表現出非常好的分離性能;對于CH4/O2混合體系,5A和ETS-10表現出較好的分離性能。綜上,13X、5A和USY-1具有較高的CO2吸附量和選擇性,可以作為垃圾填埋氣脫碳吸附劑,而ETS-10在CH4/N2及CH4/O2的分離中具有一定應用前景。(3)13X和AC對垃圾填埋氣中五種典型VOCs組分均具有較高的吸附容量,但是在真空操作下的VOCs脫附量很小,這會使VOCs在脫碳循環(huán)中累積在吸附劑中。吸附VOCs達到飽和后的吸附劑對CO2的吸附能力均有所下降,5A分子篩由于孔徑比典型VOCs分子小,對VOCs吸附量很小,因此對CO2的吸附容量下降幅度較小,而13X分子篩和AC則下降顯著。吸附劑對CO2吸附量的下降幅度,與其對VOCs吸附量之間呈正相關。垃圾填埋氣中的VOCs會對13X和AC吸附CO2的能力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對5A影響較小。(4)13X和5A對水蒸氣吸附量較大,而AC、碳基吸附劑和碳分子篩對水蒸氣吸附量較小;13X、5A和USY吸附水蒸氣后,其對CO2的吸附能力顯著下降,分別下降了 99%、90%和83%;USY由于具有較高的硅鋁比,與13X相比,水蒸氣對其影響較弱;活性炭吸附水蒸氣后對CO2的吸附量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垃圾填埋氣中的水蒸氣會使13X、5A和USY幾乎喪失對CO2吸附能力,而對活性炭的影響較小。綜上,在垃圾填埋氣凈化過程中,13X、5A和USY由于具有較好的CO2吸附容量及CO2/N2、CO2/CH4和CO2/O2分離性,可以作為垃圾填埋氣脫碳吸附劑。當選擇13X作為脫碳吸附劑時,在脫碳之前需要進行嚴格的脫水和脫VOCs。5A對VOCs具有較好的抗性,但對水蒸氣比較敏感,需要進行嚴格的脫水。USY對水蒸氣比較敏感,在脫碳之前需要進行嚴格的脫水。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X70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澤智,濮世貴,孫亞兵,周玉香;垃圾填埋氣測試與火炬裝置的開發(fā)[J];環(huán)境保護;2003年07期

2 王玉波;;國產設備在垃圾填埋氣發(fā)電中的應用[J];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2007年01期

3 黃;;IFAT CHINA 2008——挖掘垃圾填埋氣的能源潛力[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8年06期

4 ;IFAT CHINA 2008-挖掘垃圾填埋氣的能源潛力[J];能源工程;2008年03期

5 ;垃圾填埋氣綜合利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填埋氣綜合利用研究碩果累累[J];高科技與產業(yè)化;2008年09期

6 張斌;魏緒玲;劉寶勇;李剛;;垃圾填埋氣的資源化利用[J];甘肅科技;2009年04期

7 周亞麗;;垃圾填埋氣作為“綠色”能源可行性初探[J];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12年06期

8 彭緒亞,吉方英,肖波,劉國濤;垃圾填埋氣的產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1999年06期

9 施曉蘭;;生活垃圾填埋氣的資源化利用[J];江西政報;2008年13期

10 周紅軍,吳全貴;垃圾填埋氣的回收利用[J];環(huán)境保護;200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杜娟;;我國城市垃圾填埋氣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前景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顏勇志;;清潔發(fā)展機制下垃圾填埋氣發(fā)電項目的分步式建設[A];2010固廢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徐寧;;從垃圾填埋氣中凈化回收甲烷的技術[A];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4年

4 楊迪;解強;;太原市侯村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填埋氣收集利用與CDM項目開發(fā)研究[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珊珊 通訊員 王進云;首個垃圾填埋氣發(fā)電廠投產[N];海南日報;2009年

2 國資;濟柴中標國內最大垃圾填埋氣發(fā)電項目[N];中國建設報;2010年

3 記者 楊念明 通訊員 ?;鄂州首座垃圾填埋氣發(fā)電廠并網發(fā)電[N];湖北日報;2013年

4 姚玉潔 徐機玲;南京用垃圾發(fā)電[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5 記者 白麟;我市首個垃圾填埋氣發(fā)電廠落成[N];重慶日報;2009年

6 首席記者 張春祥;郭家溝垃圾填埋氣發(fā)電廠一期基本竣工[N];牡丹江日報;2009年

7 記者 李欣;郭家溝垃圾填埋氣發(fā)電廠并網發(fā)電[N];牡丹江日報;2009年

8 記者 劉泓波 通訊員 孫冠華;濟柴中標國內最大垃圾填埋氣發(fā)電項目[N];中國石油報;2010年

9 鄒斌 葉志衛(wèi) 葉火生;湖北武漢首個垃圾填埋氣發(fā)電廠運營[N];中國建設報;2010年

10 鐘聞;讓垃圾填埋氣變廢為寶[N];中國石化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緒亞;垃圾填埋氣產生及遷移過程模擬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苗鑫梅;垃圾填埋氣中典型組分的吸附特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7年

2 賴泓宇;垃圾填埋氣對植物生長影響及近自然植被恢復途徑[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文雄;垃圾填埋氣產生過程與產氣量預測模型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4 王靜;基于有機物轉化率的垃圾填埋氣產量預測模型及其驗證[D];重慶大學;2006年

5 余珉;活性炭吸附垃圾填埋氣中硅氧烷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6 趙勝男;垃圾填埋氣發(fā)電CDM方法學應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256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3256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987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