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基于總量及形態(tài)的土壤重金屬生態(tài)風險評價對比:以龍巖市適中鎮(zhèn)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9-04 12:22
【摘要】:以龍巖市適中鎮(zhèn)為例,在藍田-洋東一帶采集110個表層土壤樣品和61件農(nóng)作物樣品,測試了其中重金屬元素Pb、Cd、As的總量,分析了土壤中3種重金屬的形態(tài)分布規(guī)律,結合研究區(qū)特定農(nóng)作物吸收重金屬的特征,以重金屬賦存形態(tài)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為評價指標,根據(jù)地球化學統(tǒng)計學分析原理,建立了基于形態(tài)的土壤重金屬生態(tài)風險評價的新方法,利用新方法評價了土壤重金屬的生態(tài)風險,并與傳統(tǒng)的潛在生態(tài)風險指數(shù)法(RI)的評價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藍田-洋東一帶的土壤重金屬是以自然地質成因為主,人為干擾作用較弱的典型區(qū)域.全區(qū)基本無重金屬Pb、As污染,Cd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污染強度較低.Pb、Cd、As主要以殘渣態(tài)形式賦存,除殘渣態(tài)以外的4種生物可利用形態(tài)的占比排序為Cd(53.28%)Pb(43.28%)As(30.71%).工作區(qū)土壤重金屬總量-形態(tài)-作物吸收量三者之間的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屬的總量與活動性高的離子交換態(tài)、碳酸鹽結合態(tài)等形態(tài)的相關度低,甚至表現(xiàn)為非線性相關關系.離子交換態(tài)是對薏米和水稻吸收重金屬Pb、Cd、As影響最大的形態(tài).從生物可利用的角度來說,基于形態(tài)的生態(tài)風險評價新方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基于總量的潛在生態(tài)風險方法,評價結果更加準確.
[Abstract]:Taking Pingzhong Town of Longyan City as an example, 110 surface soil samples and 61 crop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Lantian-Yangdong area. The total amount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Pb,Cd,As was tested, and the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ree heavy metals in soil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uptake by special crops in the study area, the occurrence forms of heavy metals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were taken as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geochem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used. A new method of soil heavy met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morphology was established. The ecological risk of soil heavy metal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new metho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R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heavy metals in the Lantian-Yangdong area are typical areas where the natural geological origin is dominant and the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is weak. The pollution intensity of CD and CD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residual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four bioavailable forms except residue was Cd (53.28%) Pb (43.28%) As (30.7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total heavy metal content, speciation and crop uptake in the soil in the working area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heavy metal content and the ion exchange state with high activity and the carbonate bound state was low. It even shows nonlinear correlation. Ion exchange sta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heavy metal Pb,Cd,As uptake in rice and barle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iological availability, the new method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morphology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based on total amount.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chǎn)資源研究所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環(huán)境保護部環(huán)境發(fā)展中心;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K1507) 地質礦產(chǎn)調(diào)查評價專項(12120115049201)
【分類號】:X8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云兵,李偉中;超累積植物富集重金屬的分子生化機理[J];四川環(huán)境;2004年05期

2 汪晶晶;;水稻重金屬富集規(guī)律研究[J];農(nóng)業(yè)災害研究;2012年06期

3 李雙文;;重金屬進入人體的渠道[J];百科知識;2011年01期

4 袁旭音,陶于祥,王潤華,姜月華,王愛華;湖州市不同土壤重金屬的污染現(xiàn)狀[J];上海地質;2002年03期

5 胡省英,冉偉彥,范宏瑞;土壤—作物系統(tǒng)中重金屬元素的地球化學行為[J];地質與勘探;2003年05期

6 陳芳,董元華,安瓊,欽繩武;長期肥料定位試驗條件下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變化[J];土壤;2005年03期

7 謝寶貴,劉潔玉;重金屬在三種食用菌中的累積及對其生長的影響[J];中國食用菌;2005年02期

8 薛艷,沈振國,周東美;蔬菜對土壤重金屬吸收的差異與機理[J];土壤;2005年01期

9 張煒鵬;陳金林;黃全能;王擎運;趙好;薛丹;;南方主要綠化樹種對重金屬的積累特性[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孫嘉龍;肖唐付;周連碧;何立斌;寧增平;李航;彭景權;;微生物與重金屬的相互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地球與環(huán)境;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文珊;陸健健;;遷徙濱鷸對重金屬的富集及其環(huán)境檢測意義[A];中國動物科學研究——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動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C];1999年

2 褚武英;俞膺浩;袁維佳;;淡水動物體內(nèi)重金屬的生態(tài)化學特征[A];動物學專輯——上海市動物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張文英;;福州市蔬菜地重金屬污染狀況調(diào)查[A];食品安全的理論與實踐——福建省科協(xié)第四屆學術年會“食品安全與農(nóng)民增收”分會場暨福建省農(nóng)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高潔;劉文英;陳衛(wèi)軍;;電鍍污染區(qū)植物對復合重金屬的富集、轉移和修復潛力[A];十一五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研究回顧與展望——第四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羅永婷;錢忠英;盛春;李新國;;上海地區(qū)幾種淡水動物體內(nèi)重金屬的富集[A];2008年上海市動物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8年

6 楊剛;伍鈞;;甘洛廢棄鉛鋅礦區(qū)幾種草本植物的重金屬耐性研究[A];四川省第十次環(huán)境監(jiān)測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王愛霞;張敏;方炎明;;重金屬在南京城市樹木中的富積及大氣污染評價[A];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江蘇省植物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學術報告及研究論文集[C];2007年

8 張乃明;李陽紅;;污水灌區(qū)土壤-作物系統(tǒng)對三種重金屬吸收富集特征研究[A];首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袁華茂;宋金明;李學剛;李寧;段麗琴;;南黃海表層沉積物重金屬的富集及其潛在生態(tài)風險評價[A];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魏海龍;吳學謙;付立忠;吳慶其;李海波;柴振林;孫敏華;;雙孢蘑菇的重金屬富集作用與累積規(guī)律研究[A];第二屆全國食用菌中青年專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張芳;成都經(jīng)濟區(qū)生態(tài)研究獲多項重要成果[N];中國礦業(yè)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童光來;蜈蚣草拯救“中毒”土壤[N];北京科技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薇;微生物—蓖麻聯(lián)合修復銅污染土壤的機理與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2 潘峗;我國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毒性行為及其資源化利用過程的風險評估[D];上海大學;2015年

3 萬甜;超聲溶胞污泥回流-SBR工藝典型重金屬再分配及累積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楊婷;微生物細胞表面的化學/基因改性調(diào)控用于重金屬分離及(形態(tài))分析[D];東北大學;2013年

5 劉小雪;松花江干流沉積物中重金屬和多環(huán)芳烴污染特征[D];吉林大學;2016年

6 楊成方;金屬硫化物礦區(qū)稻田土壤中硫素的遷移轉化及次生硫酸鹽礦物中重金屬的溶出機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7 張海燕;大蒜重金屬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李其林;重慶市土壤—作物系統(tǒng)重金屬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薛紅喜;黃河包頭段沉積物重金屬吸附機制及污染生態(tài)學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10 陸引罡;鉛鎳富集植物的篩選及其根際微生態(tài)特征[D];西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昱璇;滇池疏浚底泥中重金屬在四種蔬菜中的累積效應及其風險評價[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高麗潔;海帶內(nèi)非蛋白巰基化合物的檢測分析及重金屬誘導轉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侯運楠;重金屬抗性菌的生物吸附特性及抗性基因CzcA的克隆表達[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馬新旺;不同種植密度對春小麥積累土壤重金屬的影響研究及人體健康風險評價[D];蘭州大學;2015年

5 朱賽勇;玉米和豆科植物單播及混播對弱堿性土壤中重金屬的植物提取效果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6 李少叢;河南省砂姜黑土基本性質時空變化分析及重金屬風險評價[D];鄭州大學;2015年

7 呂世峰;松花江哈爾濱段沉積物污染評估及重金屬富集規(guī)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曾東梅;有機—無機復合穩(wěn)定劑對土壤重金屬穩(wěn)定化處理的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9 韓宗梁;不同秸稈利用農(nóng)業(yè)循環(huán)模式下重金屬Pb、Cr、Cd、As的分配特征及其評價[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10 陳功亮;鈾及伴生重金屬對酸模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220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220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e0c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