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際”考論
發(fā)布時間:2017-06-30 22:00
本文關鍵詞:“本際”考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際"詞源為古代印度與原始佛教同時代的外道思想流派解釋世界本源的哲學范疇。"本際"雖在漢譯佛典中也間有使用,但在大乘經(jīng)典中,才被賦予形上學的內(nèi)涵,逐漸突出其"本體"色彩。"本際"又曾經(jīng)是道教與中國佛教哲學的范疇之一。道教學者借"本際"一詞的多義性,探討"道體"與"道性"的本體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詮釋"道"與"自然"在重玄學語境中的內(nèi)涵和外延;"本際"范疇的定義,經(jīng)歷了由相似本體論向道性論和心性論的邏輯發(fā)展,這也是李榮的"本際義"與《本際經(jīng)》及《寶藏論》的哲學詮釋路徑!蹲阽R錄》的"本際義"是佛教如來藏思想與道教重玄學"本際"理論相互借鑒、吸收的成果,代表了中國佛教宋代以后的思想發(fā)展趨向。
【作者單位】: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關鍵詞】: 本際 道 佛道關系 佛教“中國化”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儒釋道三教關系史研究”(項目編號:11JZD005)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一、漢譯佛典中的“本際”“本際”詞源為佛教稱之“外道”思想流派的哲學范疇,“本際外道”是古代印度與原始佛教同時代的諸種外道之一。安荼論師以“本際”說,解釋現(xiàn)象世界的“第一因”!巴獾辣旧草闭搸熣f: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大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肖永明;;疑情的情而上學分析[J];法音;2009年07期
2 ;[J];;年期
本文關鍵詞:“本際”考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35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0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