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10-12世紀中國北方民族的佛教思想與文化認同

發(fā)布時間:2017-05-10 03:00

  本文關鍵詞:10-12世紀中國北方民族的佛教思想與文化認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10-12世紀中國北方的契丹、黨項、回鶻等民族相繼建立了遼朝、西夏、高昌回鶻等與北宋并立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作為中原漢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大乘佛教文化是這些少數(shù)民族精神文化的主體,各民族對中原佛教思想文化的引進與吸收,一方面是對當時“吸收漢文化以促進本民族發(fā)展與社會進步”這一時代課題的解答,另一方面則是當時北方各民族對主體漢文化融合認同的主要表現(xiàn)。 10-12世紀是北方各民族文化認同的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各民族的文化認同與其所面臨的時代課題有著密切的關系,即吸收漢文化以促進本民族和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推動了多元一體的中國思想文化的形成。中原佛教文化在推動各民族發(fā)展進步方面發(fā)揮了以下重要作用:一是在現(xiàn)實政治方面,佛教思想通過神化君主而為統(tǒng)治者的合法性提供了論證,并通過提倡忠君護國思想以鞏固政權、提倡圓融和平等思想以緩解社會和民族矛盾,從而為北方各民族政權的政治和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在精神觀念方面,佛教思想作為各民族建設自身思想文化體系的主要資源,塑造了各民族的哲學思想,提升了各民族的理論思維水平,并為各族民眾提供了精神歸宿和人生目標,發(fā)揮了精神支柱與道德準則的積極作用。 多元一體的中國思想文化是民族文化認同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佛教思想文化則在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形成發(fā)展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佛教思想文化作為遼、西夏、高昌回鶻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促進了中國各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契丹、黨項、回鶻等民族在吸收中原佛教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建構了具有民族個性的多元思想文化體系。其中,遼朝建立了以華嚴學為核心、以“顯密圓融”即華嚴和密宗結合為特點的統(tǒng)一佛教思想體系,并在“重教輕禪”、“融禪入教”等方面表現(xiàn)出自身的獨特性;西夏則在華嚴與禪宗思想結合、中原大乘佛教與藏傳佛教思想結合的基礎上,建構了漢藏融合的佛教思想體系,并表現(xiàn)出不同于宋、遼佛教界的文化個性;高昌回鶻政權在繼承唐代佛教和藏傳佛教文化、建立綜合性佛教思想的同時,也在心性思想及凈土信仰等方面體現(xiàn)出自己的特色?梢哉f,這些佛教思想體系是契丹、黨項、回鶻等民族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的代表與主要成果,并與儒家文化、各民族原有文化等一起構成了北方各民族的多元思想文化。 同時,10-12世紀中國北方各民族的佛教思想文化也表現(xiàn)出鮮明的共性和一體性,這表現(xiàn)為各民族佛教思想的發(fā)展大勢是由多元分立走向一體,10--12世紀的中國佛教思想界是彼此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北方各民族的佛教文化是中國唐宋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哉f,作為漢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原佛教文化在契丹、黨項、回鶻等民族中的廣泛傳播與深入發(fā)展,推動了多元一體的中國思想文化的豐富與發(fā)展,并促進了各民族與漢族之間的文化認同。
【關鍵詞】:佛教思想 文化認同 契丹 黨項 回鶻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949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緒論9-27
  • 一、選題及研究意義9-13
  • 二、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內容13-15
  • 三、研究現(xiàn)狀的述評15-27
  • 第一章 遼朝佛教思想與漢文化27-79
  • 1.1 中原佛教文化與遼朝社會的時代課題27-31
  • 1.2 遼朝佛教思想與中原佛教文化31-70
  • 1.2.1 遼朝華嚴學對唐代華嚴學的繼承與復興31-53
  • 1.2.2 遼朝密宗的“顯密圓融”思想53-66
  • 1.2.3 遼朝佛教思想的理論特點66-70
  • 1.3 中原佛教文化對遼朝時代課題的解答70-79
  • 1.3.1 中原佛教文化與契丹民族的文明化70-73
  • 1.3.2 中原佛教文化與契丹民族的文化自覺73-76
  • 1.3.3 中原佛教文化與契丹民族的政治自覺76-79
  • 第二章 西夏佛教思想與漢文化79-136
  • 2.1 西夏政權與黨項民族面對的時代課題79-81
  • 2.2 西夏佛教思想與漢藏佛教文化81-115
  • 2.2.1 西夏華嚴學對唐宋華嚴學的繼承與綜合81-102
  • 2.2.2 西夏藏傳佛教的“漢藏融合”思想102-111
  • 2.2.3 西夏佛教思想的理論特點111-115
  • 2.3 中原佛教、儒學思想對西夏哲學、道德倫理觀的影響115-128
  • 2.3.1 中原佛教、儒學思想對西夏哲學的影響115-122
  • 2.3.2 中原佛教、儒學思想對西夏道德倫理觀的影響122-128
  • 2.4 中原佛教文化對西夏社會時代課題的解答128-136
  • 2.4.1 佛教圓融思想與漢文化的引進吸收128-130
  • 2.4.2 中原佛教文化對西夏精神文化的深刻影響130-134
  • 2.4.3 佛教思想與黨項民族的文化和政治自覺134-136
  • 第三章 高昌回鶻佛教思想與漢文化136-165
  • 3.1 高昌回鶻國的佛教與其時代課題136-140
  • 3.2 高昌回鶻對中原大乘佛教思想的繼承140-156
  • 3.3 中原佛教文化對高昌回鶻社會的影響156-165
  • 3.3.1 佛教思想對高昌回鶻國現(xiàn)實政治的影響156-159
  • 3.3.2 中原佛教思想對回鶻民族思想觀念的影響159-163
  • 3.3.3 佛教思想對高昌回鶻國時代課題的解答163-165
  • 第四章 佛教思想與民族文化認同165-198
  • 4.1 中國北方民族的多元文化與時代課題的解答165-178
  • 4.1.1 具有民族個性的佛教思想體系是各民族鞏固政權的文化保障165-171
  • 4.1.2 中原佛教文化促進了北方各少數(shù)民族的文明進步171-176
  • 4.1.3 中國北方民族佛教思想的社會與文化意義176-178
  • 4.2 佛教思想與中國思想文化的多元一體化發(fā)展178-187
  • 4.2.1 北方各民族佛教思想的發(fā)展大勢是由多元分立走向一體178-180
  • 4.2.2 10-12世紀的中國佛教思想界是彼此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180-184
  • 4.2.3 北方各民族的佛教文化是中國唐宋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84-187
  • 4.3 佛教思想與中國北方民族的文化認同187-198
  • 4.3.1 中原佛教文化是各民族間文化認同與融合的重要基礎187-190
  • 4.3.2 多元一體的中國佛教文化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190-193
  • 4.3.3 共同的佛教信仰塑造了各民族共同的觀念與習俗193-198
  • 結論198-201
  • 參考文獻201-208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208-209
  • 致謝20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廣達 ,榮新江;有關西州回鶻的一篇敦煌漢文文獻——S6551講經文的歷史學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2 張國慶;論遼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3 野上俊靜;方紅象;;遼金的佛教[J];黑龍江文物叢刊;1981年01期

4 張國慶;遼代契丹貴族的天靈信仰與祭天習俗[J];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5 李冀誠;;西藏佛教薩迦派及其“道果教授”[J];中國藏學;1990年04期

6 史金波;西夏的藏傳佛教[J];中國藏學;2002年01期

7 陳慶英;《大乘要道密集》與西夏王朝的藏傳佛教[J];中國藏學;2003年03期

8 謝重光;吐蕃占領期與歸義軍時期的敦煌僧官制度[J];敦煌研究;1991年03期

9 劉浦江;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J];佛學研究;1996年00期

10 黃春和;遼燕京禪宗傳播史跡考述[J];佛學研究;1999年00期


  本文關鍵詞:10-12世紀中國北方民族的佛教思想與文化認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38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38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64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