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與法律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7-04-17 04:03
本文關鍵詞:儒教與法律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關于宗教與法律問題,是宗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歷史上宗教與法律的情況如何,是宗教與法律研究的一個分支。由于我國學界長期以來不承認儒教是宗教,所以對我國歷史上儒教與法律關系的研究幾乎是個空白。儒教是宗教的觀點雖然近年來取得了越來越多的進展,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學術團體和機關都以自己的方式承認作為宗教的儒教在歷史上的存在,但是在學術界,特別在中國哲學學界,能夠承認儒教是宗教的學者還是少數。至于在法學界,由于至今很少有人承認儒教是宗教,所以也就很少有人承認中國古代法律和宗教有什么關系。鑒于這種情況,本文也就負擔著雙重的任務:一,說明中國古代和其他古代民族、古代國家一樣,其法律和宗教都有密切的關系;二,進一步說明儒教是宗教。 本文以《儒教與法律初探一從禮記·王制篇談起》為題,將《禮記·王制》篇作為論文的切入點。從儒教與法律的角度,也對儒教是不是“宗教”這個問題論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為揭示中國古代宗教與法律文化客觀的歷史原貌,盡菲薄之力。 禮法與宗教的關系,在中國古代社會密不可分,尤其是在西漢倡導禮治治國的儒教成為國教之后。《禮記·王制》篇是古代儒者從禮的角度闡述國家管理最為重要的各項制度,也是本論文的研究立足點。在《禮記·王制》篇中,既有在今天看來純屬于世俗的法律內容,也有屬于古代宗教禮儀的具體規(guī)定。這在其后的《唐律疏議》、《大明律》、《大清律例》等后世儒教國家具有代表性的幾部重要法典中,也是貫徹了《禮記·王制》篇的這一法律原則。這說明,法律制度和宗教禮儀,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不同的,而在古代的儒者看來,卻是一回事:宗教規(guī)范同時就是國家的法律制度,國家的法律制度也是它們的宗教規(guī)范。這不僅說明中國古代法律和宗教的密切關系,也說明了儒教是個宗教。 這種宗教禮儀規(guī)范和世俗法律條文共存于一個文獻的情況,不僅中國古代是如此,古代其他一些國家也是如此。古代印度教的《摩奴法論》、古代猶太教的《舊約》這些宗教法典,以及古希臘法律思想家柏拉圖所著的《法篇》、古羅馬法學家西塞羅所著的《法律篇》等這些主要國家宗教的法律或法律著作,也是世俗法律制度與宗教禮儀規(guī)范并存。而這些國家作為政教一體或政教合一的性質,是沒有人否認的。而它們的法律和宗教規(guī)范的關系,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儒教和其它國家宗教的性質是一致的,儒教也是宗教。中國古代法律和宗教,和其他古代民族一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本文從《禮記·王制》篇中宗教禮儀規(guī)范和世俗法律制度共存現象開始,說明中國古代宗教、也就是儒教中世俗法律條文和宗教禮儀規(guī)范共存的事實;然后以《唐律疏議》、《大明律》、《大清律例》這三部重要法律為例,說明世俗法律條文和宗教禮儀規(guī)范共存現象,一直貫徹著中國古代社會始終。再后是援引《摩奴法論》、《舊約》、柏拉圖《法篇》、西塞羅《法律篇》,這明世俗法律條文和宗教禮儀規(guī)范并存,乃是古代民族共有的現象。并由此得出結論,中國古代和其他民族一樣,其法律和宗教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儒教就是一個宗教。 由于年代久遠,文獻未必齊全。因此,在引用文獻資料時,盡可能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獻特別是儒教典籍,比較規(guī)范、切題的近現代文獻,以及與論題相關的學術論文等資料。在研究方法上,由點帶面,層層深入。既縱向比較了中國古代儒教國家的儒教與法律總體狀況,也橫向比較了古代世界主要國家宗教的宗教與法律大致情況?傊,本文始終圍繞《禮記·王制》篇體現的儒教與法律關系展開論述,查找相關的研究文獻、論證資料,進行比較、分析、論證,最后,得出自己的結論。 雖然儒教的禮法思想已經終結,但是,傳統的法律文化在人們的心理意識、行為習慣、生活方式諸方面還將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繼續(xù)存在。中國法制近代化是清末移植日本融東西方法律文化于一體的法典,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文明與世界法制體系交軌的模式?陀^地認識、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掌握其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無論對當前的法制建設、宗教認識,還是對今后文化的發(fā)展走向與實踐,都有深遠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禮記·王制 儒教 法律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91
【目錄】:
- 中文摘要2-5
- 英文摘要5-10
- 前言10-16
- 一、選題依據10-13
- 二、國內外現狀研究13-14
- 三、主要研究內容14-16
- 第一章 儒教禮法思想的淵源及興起16-20
- 1.1 儒者禮法思想的淵源16-18
- 1.2 儒教禮法思想的興起18-20
- 第二章 《禮記·王制》篇的世俗法律與宗教規(guī)范20-28
- 2.1 《禮記·王制》篇與儒者的禮法思想20-21
- 2.2 《禮記·王制》篇的世俗內容21-23
- 2.3 《禮記·王制》篇的宗教內容23-25
- 2.4 《禮記·王制》篇體現的儒者治國的禮法原則25-28
- 第三章 儒教國家重要法典中的世俗法律和宗教規(guī)范28-33
- 3.1 《唐律疏義》的世俗律法與宗教規(guī)范28-30
- 3.2 《大明律》的世俗律法與宗教規(guī)范30-31
- 3.3 《大清律例》的世俗律法與宗教規(guī)范31-33
- 第四章 古代主要國家宗教的世俗法律與宗教規(guī)范33-38
- 4.1 古代印度教的《摩奴法論》、古代猶太教的《舊約》33-35
- 4.2 柏拉圖的《法篇》和西塞羅的《法律篇》35-38
- 第五章 《禮記·王制》篇體現的儒教禮法思想的終結38-42
- 5.1 儒者與儒教法律原則的實施38-40
- 5.2 儒教禮法思想的終結40-42
- 結論42-46
- 一、論文創(chuàng)新點42-43
- 二、論文研究展望43-46
- 參考文獻46-50
- 后記50-51
- 發(fā)表論文51-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紅運;;傳統的走向:讀《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J];理論界;2011年07期
2 伍玉西;;“孔子為耶穌”——丁韙良論耶儒關系[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易思平;;韓愈《師說》儒佛道三教思想交融探微[J];社科縱橫;2011年07期
4 白欲曉;;周公的宗教信仰與政教實踐發(fā)微[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4期
5 張志強;;傳統與當代中國——近十年來中國大陸傳統復興現象的社會文化脈絡分析[J];開放時代;2011年03期
6 化sョ
本文編號:3123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1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