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陰陽道研究現(xiàn)狀與反思
[Abstract]:Japanese Yin-Yang Road, which was born from the thought of Yin and Yang and five elements in China, once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ancient Japan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ed resear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Through the combing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yin and ya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irst, the research on Yin and Yang Road in Japan starts earlier than that in China, the quantity is large and the content is rich,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Especially for the definition of yin and yang, the process of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among Japanese scholars. Second, Chinese scholars have not yet formed a systematic scal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but there is a lack of subjective research on yin and yang channels. Most of them are scattered in the relevant works, 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are inadequate. Third,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ross-cultural and cross-linguistic field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lags behind. On this basi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research trend of Yin and Yang Tao, it is considered that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its origin, the traces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society, the inquiry and textual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magic books,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語學院;
【基金】:華僑大學青年學者成長工程項目“《周易》東渡傳播的‘海絲之路’構建研究”(14SKGC-QG03)
【分類號】:B9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孫亦平;;“日本的道教”抑或“道教在日本”——百年來有關道教在日本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06期
2 孫亦平;;論中國道教對日本陰陽道的影響——以陰陽道的泰山府君信仰為例[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3 張麗山;;日本京都大將軍八神社與中國文化的淵源——兼論陰陽道在中日文化關聯(lián)中的一個側面[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4 張麗山;;中國古代土公信仰考[J];宗教學研究;2014年02期
5 王靜;;日本“陰陽道”成立端委探析[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6 王靜;;日本古代陰陽思想成因探究[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烏日古木勒;;柳田國男與日本民俗分類[J];民俗研究;2010年03期
8 姚傳森;中國古代歷法、天文儀器、天文機構對日本的影響[J];中國科技史料;1998年02期
9 葉渭渠;“沖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再論日本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化[J];日本問題;199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桂熟;楊喬君;;論道教在日本的傳播與影響——以日本道教遺跡為線索[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2 王靜;韋立新;;日本陰陽道研究現(xiàn)狀與反思[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3 謝淑媛;;從五行色彩學說看村上春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為例[J];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4 徐鳳;;從日本歌論來看中國陰陽五行思想對和歌的影響[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5 張麗山;;朝鮮半島土公信仰考[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6 王春波;;東岳廟建筑規(guī)制與東岳信仰——以蒲縣東岳廟為例[J];文物世界;2016年02期
7 吳昊;;情感周圈論初探——以“黃山的來歷”傳說為例[J];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04期
8 朱麗麗;徐鳳;;論日本上層社會對陰陽五行思想的受容原委[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08期
9 朱麗麗;徐鳳;;中國陰陽五行學說與日本古代政治——以陰陽學說的流變與東傳為中心[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年10期
10 劉鐵梁;;城市化過程中的民俗學田野作業(yè)[J];文化遺產;2013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齊明;;《佛說安宅神咒經》所見安宅觀念及其影響[J];宗教學研究;2011年03期
2 姜艷斐;樓筱寰;;中國禪宗“山笠”對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響——日本博多yG園山笠祭起源新解[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2期
3 張麗山;;淺析日本的牛頭天王信仰——以《| 簋內傳》為中心[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11期
4 方益f ;江曉原;;通天免酒祭神忙——《夏小正》思想年代新探[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于成龍;;戰(zhàn)國楚卜筮祈禱簡中的“五祀”[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02期
6 閔祥鵬;;五方龍王與四海龍王的源流[J];民俗研究;2008年03期
7 王曉平;;泰山府君與日本古代的都狀[J];尋根;2008年01期
8 楊永俊;羅陸英;;對民間補土醮獨尊土地龍神的文化內涵解析——以贛西萬載縣株潭鎮(zhèn)棗木村田氏補土醮為例[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9 徐方宇;;漢族、越族民間灶神信仰之比較研究[J];東南亞研究;2006年03期
10 劉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發(fā)病書》研究[J];敦煌學輯刊;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24744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474458.html